大伙都替柯笔着急,比任何事还要努力一般。
任凭别人七大姑、八大姨的说着各种竹筒倒豆子的话。说再多,事情不在自己身上,谁都会说。
最有意思的说法是,大伙看到奶奶路过,从嘴边飘出的声音是,如何如何打土匪,如何如何打胜仗。
完全没有心里想说的一句话,却把嗓门提得老高。
奶奶不理会那些,只管转头做着自己的事去了。
倒是柯笔不自在起来,远远的在旁边躲着,看奶奶做事,也等着。
就像大伙在旁边一边看着柯笔,一边擦拭着手里的土枪靶子。
看着看着,擦拭土枪靶子的手却越来越快了。
大伙等着柯笔迈前几步,三言两语说完就回来。柯笔一步也没迈出去。
只是等着,看着。柯笔等着奶奶,柯笔看着奶奶。
等着,看着。
大家伙儿等着柯笔,大家伙儿看着柯笔。
等着柯笔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好给大家伙儿的关心添上一点欢喜。
看着柯笔如何触动自己的行为世界,也好让大家伙儿的等待加点希望。
“大家不要等了,也不要看了”,指导员发话。
指导员等不下去了,指导员也看不下去了。
指导员的意思是,收拾座山雕的事情算是打了一场胜仗,借着打胜仗的高兴劲儿,再添一桩喜事,成全柯笔和奶奶的姻缘。
柯笔愣愣的出了神,还没反应过来,只是笨嘴拙舌的张张嘴,又闭上了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感觉。
柯笔的眼神却是毫不含糊的表示,刚刚打得胜仗就是最好的聘礼,全凭首长做主。
首长是有这么一个用胜仗为聘礼来作媒的意思,也是有这么一个眼神儿。只是怕委屈了奶奶。
所以没开口,只好把这种眼神儿传递给柯笔。
柯笔学习这样的眼神,可不是一般的灵光,用极光来形容都不为过。
当时的情况,当时的条件,当时的环境,这样的眼神无一人不欢喜。
听说队伍里有喜事传来,乡亲们纷纷前来。
有的手里捧着刚从地里掰下来的玉米棒子,有的拿着用衣服裹着的鸡蛋,还有的送来自己做的针线活,衣服,鞋子,等等。
恭喜着难得一回的人生大事,而且是在新四军队伍里。柯笔和奶奶的人生大事。
乡亲们盼望着队伍多打胜仗,多给人民群众带来丰收的庄稼、和平的岁月。
和平的岁月是要有的,可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岁月得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