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藏十二部
书名:弘愿纪 作者:佛国的弘愿 本章字数:2664字 发布时间:2022-04-22

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弘愿一直打坐到天亮,思维净土法门,《观经疏》善导大师的著作,此乃净土宗,立宗之根本经典。

修行的行法:要门与弘愿,三福九品,定善散善,三心四修五门。最终都回到正行的正定之业,称名念佛。

弘愿有所感悟,更想深入经典,拜读祖典,就起身往藏经楼去。

漫步自然而行,身心舒坦,又昨日精进思维,精神奕奕。不知不觉气韵外发,给人感觉十分清净,烦恼全无。

这时,一片红色枫树的落叶,飘在眼前。弘愿此时,心静如深潭之水,平静不起微浪。他伸出右手,接着枫叶。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红色的枫叶。枫叶由红色慢慢变成青色,再变成绿色。是有枯死到再现生机,不可思议呀。

然后接着逐步变大,变得越来越大,最后成了莲花叶。又缓缓升空,离弘愿的头顶一米高,莲花叶,开始旋转,放出绿色光,绿色光放出金色光,非常绚丽。

旋转着金色不到一会就变小,莲花叶也变成金色菱形叶子,最终印在弘愿的右手面上,有大拇指一样的的金色树叶。

弘愿心念一起,金色树叶就发出光芒来,心念一去,光芒就消散,所以取名叫金叶!

若人看到这般场景,定然想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境界,也是含藏。

树叶的形成需要:阳光、雨水、土地、空气。它不是简单的存在,是四大因缘和合而成。最后有分散成四大:地、水、火、风。

弘愿顿悟,脚踏实地,地有泥尘自然散开,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一直沿至藏经楼,久久不散。

藏经楼二楼都是了知师兄在打理,整理、抄书、校对。

平时不曾有僧人到二楼,弘愿到藏经楼,沿着楼梯上二楼。

尔时,弘愿足步虚空,离地三尺,步步而行往二楼。未到之时,了知就感受到强大而外泄的气场,气息逐强,没有缓下之意。

这是是新进修行的境界,没有稳固,不懂得收心,所以收不住气息,也不知道气息外泄。

就知道应该是弘愿,有所顿悟境界,还未出来,在顿悟中行走,是危险的,也是机缘。

“这个弘愿呀,也不知道,静坐下来,反而要上来二楼,还好我在,不然我这里的经书都要化行了。”了知直言感叹。

即时示现神通,了知双手合掌,口念佛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引《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这时经文化成净土小世界,场景变换。

弘愿即见黄金为地,广大无边,平坦晶莹。

七宝行树,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花花相顺,果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

感觉清凉入心,气息入体,安稳平伏,安心气顺。

又看见突然化显的了知师兄,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身穿金色天衣,庄严无比。

“南无阿弥陀佛,弘愿,你可知道你发生什么事情?”

“了知师兄,你怎么这么庄严呢?这么殊胜的环境是哪里?这里就是藏经楼二楼么?”

“师兄,我就是昨晚打坐,有所感悟,想来找你,拜读一下经书。一路走来,感觉不可思议,十分神奇。”

了知平静下来说道:“弘愿,你这是经法加持,佛力灌顶。你遇到落叶,它是无情之物,都能让它焕发生机,若是遇到种子,即可让它生根发芽,成长为大树。

如果需要有情众生,当下就会依靠佛力,经藏奥义,让其得度。

经与经会共振,所以我出来拦着你,不让你进二楼。不然所有的经本都会被你的气息牵引,化相成经文世界。那样的话,事情就会惊动三界,摇动魔宫。

这样你就把师兄忙坏的,师父没有具体和说经藏神通,应该是认为你没有修行这么快,来不急说……”

了知说话时,突然明白了。心想“这哪是师父来不及说,很明显。师父是在考验我呀。”

紧接着就说“弘愿,今日你的状态不宜读经了。我已知道你两天后就要下山了,我给你说一下,经藏!这样不说不定,你在三途还能用的上。你仔细听!”

一切众生皆有念心、慧心、发心、勤精进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虽念念生灭。犹故相似相续不断。故名修道。

如来灭后,弟子们结集法藏,一切经,首字安何等语者。

阿难,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名为经藏!

何等名为修多罗经。

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

佛说的一切法,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类集为经律论三藏。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

故从三藏分出十二种名称,通称三藏十二部经,总则称一切经,别则称十二部,但并非每一经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

“弘愿,佛陀讲经说法,分为五时段: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三藏:经、律、论。

十二部:修多罗,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故又称“长行经”。

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颂前经长行经文之义,此类颂经,名“重颂经”。

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当来必当成佛之记,于缘觉后世当得道,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余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

何等名为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名“伽陀经”。

优陀那,此译自说或无问自说经,凡无请问者佛自宣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

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之处,即名“本事经”。

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弘愿,以为你说,三藏十二部经。又总称为法藏,佛法!经文又无量义,更能加持力,是大法宝,是故常有龙天八部守护。”

“你今日的思维,所以化显神通,经文奥义之一种,你未剃度那时,读《观经》经文不是也化成小精灵么。经能持法,而人能说法,而法亦需人弘。你还年轻,重任会落在你的身上,以后多读经修习。而最后都导归极乐净土,一切自然成。”

说完后,净土小世界化去,只见弘愿和了知站在,一楼的楼梯口对立而站。

此时,了知已归于平淡,弘愿恭敬合掌,原来了知师兄不简单呀。

“感恩,了知师兄的法布施,为弘愿解惑。我后天就下山,请师兄多多保重!”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弘愿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