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蒙恬从外急匆匆进来,正好听到扶苏那句话,他道:“公子,你又答应什么了?现在答应得快,到时候你要办不到,我可不帮你。”
“裨将大人回来了。”扶苏站起身来,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指着巴清和吴耳道,“裨将大人,我帮你陪贵客呢,你还说不帮我。可见你对我不及我对你好。哼!”
这一“哼”音又纯又萌,既有皇家与生俱来的霸气,又有小儿在父兄辈前的淘气,直把巴清的心都听得酥了。
“哟,那我可要多谢公子了。”那蒙恬答应着,想必是见多了扶苏这个样子,他笑着抚了一下他的肩膀,像安抚小孩子一般。
扶苏顺势问道:“裨将大人,你既然说谢,那我也不客套,你怎么谢我?”
“公子这可难倒我了。”蒙恬抚着额头,一脸的难为情,“你要什么有什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要不,晚上请你吃饭?”
“吃饭算什么谢,何况我就是留下来吃饭,也是蒙夫人请。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每次我在蒙府吃饭,可都是她安排厨娘做我爱吃的,而不是你去安排。”扶苏露出顽皮的笑容来。
这下子揭了蒙恬的短,他尴尬地笑。然后双手一摊:“那公子要我怎么谢嘛?”
扶苏道:“裨将大人,我昨天听到你和父皇的谈话了。你已经被封为将军,要领兵去齐国是不是?”
“是。”蒙恬点头,随即警觉起来,“你莫打主意。”
扶苏收起笑容,双手背在身后,挺起胸脯,表情严肃地道:“蒙将军,听令。”
蒙恬一愣,道:“公子,你这是……”
扶苏不为所动,依然板着小脸:“既然喊我公子,为何不听令?”
“这个,”蒙恬顿了一下,弓腰施礼道,“公子你说。”
“蒙将军,本公子要求跟随你出征。”
“这本将没有权力,得让你父皇同意才行。”
“你去和我父皇说。”
“那不行。驰骋沙场不是儿戏,刀枪无眼,公子尚幼。”
“我不管,你得去说服父皇,让我跟你去。”扶苏很执着。
蒙恬也坚持自己的观点,两个人谁也不妥协,一时间客厅里僵持起来。
巴清和吴耳交换了一个眼色,上前拉住扶苏的手让他坐下,细声问:“公子为什么执意要去战场?”
扶苏说也奇怪,本是态度强硬。但巴清拉他,他的情绪瞬间柔顺下来,他回答道:“你们都知道,我父皇为了天下统一,征战了这么多年。到现在只剩下齐国这一关。把这一战打完,父皇的心愿就能完成。我想要去征战杀敌收复齐国,帮父皇完成这个心愿。蒙将军你一定要帮我。”
说到最后,他再次要蒙恬帮他去说服父皇。由此也可见这孩子的心意之坚决。蒙恬闻言只能苦笑着摊手,然后便转头和吴耳说话叙旧去了。
巴清则耐心向扶苏解释:“公子,你还小,征战杀敌的事情有大人去做。”
“我不小了!我已经十二岁了。”扶苏道,“父皇去年就已经把祭祀大典等事情交代给我独立去完成。父皇还夸我做得好哩。在父皇心里,我已经长大了。”
巴清听了有些怔忪,历史上将秦始皇记载成一个残暴凶狠、冷酷无情的皇帝,却不知道,他不但有侠义心肠,还懂得教育之道。
扶苏见巴清走神,便转头看向蒙恬,准备再和他讨价还价。却听到蒙恬对吴耳说:“吴公子,你去年所说,我之前还一直心存怀疑。但是昨日里大王果然封我为将军,并下令让我率兵出征齐国了,这都一一印证了你当初说的话。所以我还想着登门找你去。没想到你们竟然回来了,真好。”顿了一下,蒙恬又道,“自从你们走后,我看到怀浩带人铺设街面,我也经常和他聊天。听怀浩说,你们在江州城发展得不错,怎么突然回来了?”
“将军不必客气。”吴耳道,“我们这次特意赶回来,就是想求将军一件事来着。”
蒙恬爽快地道:“什么事?你们尽管说,只要我能帮上,一定在所不辞。”
“我想随将军出征。”吴耳道,“我要杀入齐皇宫,活捉齐王。”
“为什么?”蒙恬不解,“我记得当初你是齐皇宫的统领,因为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才离开的。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啊。”
吴耳道:“是的,我和齐王本没有过节。但是他和我这兄弟有过节。”
“哦?!”蒙恬看向巴清,悠悠地问,“什么过节?可否说来一听?”
巴清还未来得及说,就听吴耳替她回答:“将军可还记得当初我曾告诉将军,我这兄弟是从齐国逃出来的。”
“记得。”
“就因为那齐王想要我这兄弟入宫去被拒绝,齐王恼怒,派人将我兄弟家的十几口子人全部屠了。当时血流成河。此仇不共戴天,不报誓不为人。”
蒙恬一听这话,也气愤填膺,连声道:“还有这等事?该报,一定要报。”说完,他再仔细打量巴清,这仔细打量不要紧,他不自觉地嘟囔了一句,“没想到齐王还有这癖好!”
巴清和吴耳闻言,都是一愣,随即哂笑。他们都是成年人,自然明白蒙恬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小孩扶苏却不懂,他好奇地问:“什么癖好?”
“公子,就是,就是喜欢有才之人。”蒙恬也意识到自己不该在小孩面前说这话,于是撒了一个善意的谎。
扶苏闻言笑道:“我明白了,就像我父皇对蒙上卿那样是吧。”说着,他也仔细打量巴清,然后又笑道,“别说那齐王了,我想,如果是我父皇看到你,只怕也会招你进宫的,就像上卿大人那样。”
巴清闻言,更加啼笑皆非了。要知道,后来的野史上就曾记载,秦始皇之所以与蒙毅同行同吃同住,而蒙毅之所以名为蒙参乘,就是因为他二人有龙阳之好来着。
吴耳听了这话,却是心中警觉意识再度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