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一个孩童兴奋喊着,随之而来是几个孩童的欢呼声。
周舸缓缓睁开眼睛,左面几小片树影,微风吹拂,树影摇晃;右面几个孩子拿着弹弓,不远处立有几块小木桩,最远的那块倒在地上。
这是他离开夕越境,在绿谷睡的第四个晚上,按当地人讲述,再有两天,就能北越绿谷进常茵山入绍闻境。
起身喝了几口水,吃了一点干粮,挑拣一些嫩草喂食坐骑;打路边摘几个野果,积蓄干粮。
算算时辰,是时候上路。一路打马入飞,向北奔去。
再次入夜前来到一个小镇。
镇前葫芦形的巨石上横刻有三个大字:飘零叶。石上挂有两串彩灯,灯光下,镇名非常显眼。
另一边立块长矮石,高四尺,长大概七尺左右,上刻一短诗:闻春花始红,闻冬叶尽枯;千家游子至,全问归何途。
周舸读过一些书,知道很多地方和夕越不一样,分春夏和秋冬,书上写的再多始终虚幻,没眉眼目睹皆是枉然,此行兴许能见上一见,他如此作想。
牵马入镇,沿路慢行。
镇上人不多,且绝大多数都是行路之人,路两边各个店铺挑灯拉客。每到一处,这个说“客爷过来看看。”,那个说:“客爷,打尖还是住店?”
小镇生意五花八门,夜里最惹眼得当属妓馆;几馆姑娘笑脸迎客,旁边还有挂牌卖惨,不知道真假。自认为应付不了花红柳绿,索性绕开。
又绕开几个赌庄,又绕过几个醉鬼,来到一个还算僻静的酒楼。酒楼正面挑着牌匾,上面三个大字:飘零叶。
飘零叶总共上下两层,二层几点零星的灯光,一层多点几盏油灯,往里望望,五桌客人。
楼名和镇名想同,周舸认为挺有意思,把马交给门童,交代完毕,撩衣进入。
打瞌睡的店官看见来了新客,主动迎接。
“客爷,住店呀?”
“也吃点东西,随便来两样点心就行,再来一壶淡茶。”
小店官上下打量一番:“您是第一次来吧?”
“怎么看出来的?”
“我们这别的收钱,点心茶水全免费。”
“还有这好事?住店也不收?”
“客爷说笑了,要是来个乞丐,我们店主兴许大发善心,管吃管喝,管几天住;您这装扮能没俩钱吗?要点别的吧。”
周舸有点明白了,店主如此大方,说明在此镇举足轻重,要不店名也不能和镇名一样。
“那就来碗粥吧,随便弄两个小菜,就我一人吃,点心就算了,沏一壶淡茶。”
“行行行,马上到。”
坐在这等着,摸出一个野果,当做开胃菜。
就在这时,酒楼门前止住一阵马蹄声,然后进来一位腰佩双剑的公子。
此人进入,引起一小阵骚乱。两个小店官放下手中活计,一前一后到其面前,一个打扫其他身上浮土,一个拿来湿毛巾服饰净面。
“少爷回来了。”其中一个说道。
年轻公子擦了几把脸,坐在一旁:“随便弄点吃的,也喂喂马。”
“这就吩咐,这就吩咐。”
周舸侧脸看着,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待此人走到灯火近处,看了一清二楚。
“是沈兄吗?”
沈桓顺着声音寻找,看见三桌距离地地方坐着一人,问道:“周兄?是周兄来了吗?”
“是我。”
熟人见面,自然亲近一番。
沈桓作为主人,做东请客,店官、店童见主人如此,不敢怠慢。
姜霄城的事,他已经听说了,郝运逃离的事,他也知晓了。此行是回北辞郡,向何郡守交令,没抓到也要交令。
他有点好奇周舸目的,问道:“周兄要到什么地方?”
“华珺郡,看望老师。”
“噢?南辞郡前,我们顺路,明日结伴同行怎么样?”
有熟人作伴,再好不过,周舸欣然答应。
没多久,饭菜上齐,两人边吃边聊。
对于绍闻,周舸完全陌生,正好借此机会熟悉一二。
沈桓很大方,将自己知道的悉数告知。他猜出周舸此行另有目的,多半任务在身。抱着好奇心,抱着对方不会详说的心态,随意问道:“敢问周兄要探什么事?”
“哦……飞星教的事。”很多人前来探查,他认为不算什么秘密,说也就说了。说罢看对方脸色,略显凝重。“怎么了?很多人来过吧……”
约莫小半刻,沈桓轻置茶杯,问道:“你可知雪雾山飞星峰主雪鬓银眉童子白谅。”
“小孩?”
“此人年近四十,怎么会是小孩?听说他会炼制一种缮生丹,可使相貌维持在十六七岁,就算年过八十,看起来最多像三十几岁。”
“为什么提他?飞星峰……难道?”
“周兄聪明,一猜即中,此人正是飞星教教主。”
“哦……”他万没想到如此简单,仅仅因为路上结识一位他国拘手。
沈桓见他眼睛打转,猜出大概:“正如先前所说,各地查飞星教不是什么秘密,飞星教主白谅自然也不是什么秘密;仁兄有没有想过,他手下的为非作歹数年,为什么没人动的了呢?不仅如此,据我观察,一个敢上飞星锋问罪的都没有。”
“仗势?”
“又是一猜即中,果然聪明。”
“白谅......仗谁的势?”
沈桓听罢,考虑还有自己不了解的,没敢下定论,他哀叹一声,说道:“此人说来话长;要想知道详情,随我同去北辞郡,如何?”
事情有些超出预想,看来想要探清查名,北辞郡不得不去。
“好,一路同行。”他当场答应。
周舸回到房间,想着桌上的对话,想着白谅。如果自己仗势做歹,无非三种,第一城主,第二家人,第三朋友,当然自己也要有实力。
此人仗势无非也是三种,第一,郡守或者更大的人物,说不定和国郡天顺有什么联系;第二师父,可能他的老师很支持他,很赞成他;第三自然也是朋友。
考虑到沈桓,靠山多半不是何郡守,究竟怎样,必须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