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轩跟随叶仪、耿四往天津赶去,路途之中,难免来个盲棋口弈,以解旅途之闷。
叶仪深谙排兵布阵之法,行棋绵密稳重,然而在中局搏杀之时,往往放不开手脚,失了先机。
耿四则相反,布局稍欠火候,但敢拼敢杀,中局之时,常常弈出仙招,可以扳回开局之颓势。
故两人之间的对弈,以和棋居多。
孟文轩则与二人不同,开、中、残局皆见功底,叶仪、耿四对孟文轩信心满满。叶仪道:“小兄弟棋艺卓绝,定能击败吕秀才,找回京城棋人的颜面,看他是否还敢再笑我京中无人!”
等到了天津,叶仪、耿四心急火燎,暂且放下手中生意不顾,先带孟文轩去找吕秀才。
恰逢此时,吕秀才正大摆“棋杆斗”擂台赛,迎战各路棋客。
所谓“棋杆斗”擂台赛,就是比赛之中,有擂主守擂,挑战者皆可攻擂,如果挑战成功,可取擂主之位而代之。
吕秀才在天津棋坛名气不小,他虽诨名“吕秀才”,实际却从未及第,几番落榜之后,对科举丧失了信心,转而投身于弈棋之道。
曾有人戏言:“如果科举不考四书五经,而考象棋,他一定能得个棋秀才!”于是,他便有了个“吕秀才”的外号。
这吕秀才虽然考不上秀才,但棋艺却十分高超,擂台赛已经摆了十天,竟百战百胜,无人能敌。
叶仪、耿四遂替孟文轩报名攻擂,吕秀才的擂台与别处略有不同。
按照惯例,象棋擂台赛当由擂主常执后手,攻擂方则执红棋先行,而吕秀才擂台的规矩却是:如果只出十文钱的彩金,则两人猜先对弈;如果肯出二十文的彩金,则由攻擂方执先手。
叶仪、耿四对孟文轩的棋艺很有信心,偏要孟文轩“猜先”与吕秀才对弈,好杀杀他的威风,遂直接拿出七十文钱,和吕秀才约战七局,皆猜先对弈。
孟文轩登上擂台,心情却紧张起来,他在京城虽然挑战过众多名手,但都是在茶馆之中,看客也就寥寥数人,不似今天这般多。
为了能够看清棋盘,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将两人围了个水泄不通,擤鼻涕、咳嗽等各种嘈杂的声音相继传来,更有人小声议论:“这小鬼毛还没长齐吧,就敢来挑战吕棋王的擂台,真是白白送钱!”
首局开始,先进行猜先,由孟文轩一手执红“兵”,一手执黑“卒”。
吕秀才道:“左手为红‘兵’。”
孟文轩伸开双方,果然正如吕秀才所猜,遂由吕秀才执红先行。
只听“啪”一声,棋子干脆地落在棋盘上,正是当头炮开局。
这吕秀才棋艺高超,尤其擅长“斗炮局”,并且喜欢“摔”子,行棋时落子用力,常发出如“炮”般的声响,故还有一个外号叫“轰天炮”。
他对待擂台赛从不马虎,目的是求胜、求财,不管对手年龄是大是小,他绝不谦让,也从不轻敌,必然使出自己的拿手绝技。
孟文轩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一吓,心里更加紧张了,慢慢稳定情绪,刻意放缓了行棋速度。
待心跳的没有那么快了,他接走“顺炮”,局面遂演变成了吕秀才尤其擅长的“斗炮局”。
有人小声嘀咕:“这后生不知‘轰天炮’的神威,竟敢走顺炮开局,怕是凶多吉少啊!”
孟文轩从跛足道人那里习得“橘中秘法”,也以“斗炮局”为主,故孟文轩亦尤善“斗炮局”。
两“炮”相争,都是攻击型棋手,对杀起来果然是激烈无比,开局阶段,双方围绕中路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十几个回合以后,双方中路都无所得,反而形成了各攻一翼的局面,双方都是车马炮侧面作杀,谁都无暇防守,拼的是进攻速度。
两人的第一盘棋,从清晨时分直弈到日近正午才宣告结束,结果吕秀才棋快一招,拔得头筹。
晌午时分,双方各自休息一个时辰,叶仪、耿四请孟文轩吃了“狗不理”包子,并鼓励他莫灰心,下午定能扭转局势。
到了下午,双方再度开战,又弈了两局,皆是“斗炮局”,第一局为列炮,第二局又成顺炮,结果孟文轩再度连遭败绩。
首日过后,孟文轩三战三负,如果再输一局,则意味着挑战失败,两人约定改日再弈。
叶仪、耿四一直在旁观看,感觉心灰意冷,看来此次“复仇”计划落空了,又得被吕秀才耻笑。
两人将孟文轩在客栈安顿好,叶仪道:“不必灰心,这吕秀才确实棋力不俗,输了也正常,我和耿兄要出去做生意,大概两三天时间,明日你可自行前去弈棋,输了也不必恼,等我们回来!”
说罢,叶仪掏出一包铜钱递给孟文轩,权当这几日的生活费。
夜晚时分,孟文轩躺在床上,回忆昨日的对局,这三局棋,自己过度紧张,以致影响发挥,的确是输棋的一方面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吕秀才的“斗炮局”确实是厉害,即便自己正常发挥,也未必赢得了他,明天如果贸然出战,想必还会输棋。
师父所赠的《梅花谱》中,有以“屏风马”抗衡“中炮”之招,不如在此一试,只是这棋谱我还并未研究透彻。
想到这里,孟文轩从床上爬了起来,连夜钻研梅花谱。
第二日,吕秀才依旧按时前来摆擂,未见孟文轩前来。
第三日,亦未见孟文轩前来,吕秀才心想:“这小兄弟定是输得太惨,自觉羞愧,不敢前来应战了!”遂将此事抛之脑后。
直到第五日,孟文轩终于出现了,原来这几日他都在客栈之中,“闭关”演练梅花谱。
孟文轩一到,就立马上台约吕秀才大战,他还在赛前故意大放厥词:“这几日遇高人指点,棋力大涨,师父说现在的棋力可让你常先,我看我们就不必猜先了,由你常执红棋吧!”
有围观棋客大呼:“此子狂妄,敢言让吕棋王常先,你所言高人是谁,不妨报出名姓!”
孟文轩道:“时机未到,暂不可说,等到七局赛罢,方可言明!”
吕秀才道:“败军之将,竟敢如此说法,我就让你常执后手,看你所谓‘高人’有何手段?”
两人摆开阵势,厮杀起来,吕秀才照例走中炮开局,孟文轩却改走屏风马开局。
吕秀才身经百战,这中炮对屏风马的开局也弈过不少,哪里有什么畏惧,心想:“这小子改了个套路,就以为能赢我,也罢,这次让你输得心服口服!”接着走了巡河车。
孟文轩早有预料,挺起了三路卒,十几个回合下来,吕秀才正中孟文轩“谱中陷阱”,误丢一车,只好推枰认输。
接下来,双方又弈了两局,皆由吕秀才执先手,孟文轩以屏风马应对,都获得了胜利,加上第一日的对战,两人共弈了六局,已经三比三打成平手。
众棋客惊叹不已,有人赞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后生果然棋力大涨,看来这回吕秀才要翻船了!”
就在这时,叶仪和耿四也赶了回来,闻言孟文轩三战三胜,兴奋不已,却也十分纳闷,孟文轩为何在短短三日之内,棋力进步如此之快!
吕秀才三战皆败之后,心态也有些崩溃,心想:“教这个小子的高人果然有些手段,屏风马使得出神入化,最后一局定不能让他如愿!”
最后一局,吕秀才坚持要孟文轩执红棋,说来也怪,弈棋之道,为了争胜,都抢夺先手,而此两人却纷纷去抢后手。
孟文轩挟连胜之威,果断答应执红棋,率先走了当头炮,吕秀才应以顺炮,终于又形成了他所擅长的“斗炮局”,心中暗思:“定要在此局杀得他落花流水!”
然而弈棋之道,高手之间的对决,心境十分重要,孟文轩连胜三盘,正在势头上,况且研究梅花谱,给孟文轩带来的进步并非只限于开局。
结果,孟文轩再度获得了胜利,以四胜三负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吕秀才。
众人纷纷向孟文轩问道:“你所说的高人是谁?”
孟文轩道:“我所说的高人正是梅花谱啊!”随即从怀中拿出一本棋谱。
众人听罢,这才恍然大悟,耿四道:“孟文轩小兄弟能杀善战,真乃棋坛‘赵子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