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80年。
中唐312年的秋天,武关外的葫芦山地,打了一场罕见的恶仗。
这是唐帝国被四分之后,近三百余年来,规模最大,伤亡最重,参兵人数最多的一场攻关之战。
黑色衣甲中,写着“魏”字的大纛旗迎风招展,与白色衣甲中,写着“燕”字的大纛旗遥相呼应。
两个不同国家的步兵车兵,已经从主战场退到了各自驻守的阵地,也就是葫芦口左右的两座山林里。
燕国负责左边,战车辎重可以从距离战场最近的郦县中转过来。
魏国负责右边,他们的战车和辎重,主要从国都襄阳直接运输,也可以从钖县那边调动。
只是钖县的战略物资,重点是用来防守西城,以及随时能够支援上洛,没有王权特许,不可擅动!
上洛和西城,这两座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重大关隘,任何一方在得到之后,都会布置重兵。
因为,这两座关隘,是南江汉和北关中的链接要地!
谁得到了它,谁就占有主动权!
如果不是五年前,魏国拿下了西城,断然不会有今日,燕魏两国联军,惨烈的强攻武关之战发生。
秋天的暮色中,武关城墙上,紫衣甲士的唐国军人们,各个严阵以待,愤怒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着关外的敌军,恨不得冲杀出去。
食其之肉,饮其之血!
将这群乱臣贼子,杀个一干二净!
口子两边的山地上。
燕魏两国的士兵们,在总指挥官的令旗下,又重新凝聚成了步车两阵,只等进攻的号角吹响,他们将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一切为了荣耀!
残阳如血,悄无声息的消退。
敌我双方,就这样死死的对峙着,没有任何一方撤离,也没有一方冲杀,都在权衡着各自的利弊。
本就不太宽阔的山谷腹地之中,目光所及之处,尸横遍野,箭支如林,随处可见奄奄一息的骏马,破败不堪的战车,宛如溪流的血痕。
这是一场攻守之战,奇特的没有出现胜负,形成三败俱伤的局面!
武关,四大天关之一。
唐帝国尚未分裂的时候,这里的最多驻军是八十万,后来天下五分,被迫降到了十万人。
纵然现在偏安一隅,在得知,西城落入北魏之手后,依然从国内紧急征兵五万,稍做训练,就被派来驻守边关,中唐可以死了君主,绝不能丢了武关!
经过刚才的那波防守之后,武关的那些守军里面,再也找不出一个新兵,因为新兵,已经在刚才死掉了。
他们的尸体,或许被马蹄踩的面目全非,也有可能和敌人葬身火海。
这,就是战争!
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了边关多少年头了,临死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家中的等待的人儿。
只从自己被征走之后,她应该一直在等待中悲痛的啼哭吧?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把目光看向家乡所在的地方,混杂着血液的泪水,缓缓滑过了他的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