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制冰
“什么原因?”果然其他几人一同问了出来。
“因为这样养的鱼味道也鲜美呀!”云烟洛呵呵地大笑出声。
“你呀!”风语琴无语地看着云烟洛,这丫头果然是为了吃。
“难道你们不觉得这是一举两得吗?肥料有了,鱼也吃了,又可以卖钱。”她可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
忙碌的日子过得很快,已经农历六月了,现在就是让云烟洛出去,她也不出去了。
她这个人就是怕冷,怕热,只有这个时候她才能闲下来。
兰茹给云烟洛打着扇子,突然说了一句,“哎…小姐,你上次醒来后不是说等夏天到了,就让我们见识你学的法术吗?”
看到小姐怀着孩子那么辛苦,天气热她还不想吃饭,那两个小主子在肚子怎么受得了。
云烟洛也是一拍桌子,“兰茹还好你提醒我了,我都差点忘记了。”
对着旁边的兰茹说道,“你去帮我找几个丫头过来,帮我去干点事。”
如今天热其它的活都停了下来,现在所有的人都是干着大棚的活。
现在天气热得,大棚的篷布也撤了下来,都种的应季蔬菜,还有云游带回来的番茄和草莓秧。
如今这两样也被她种了出来以后想吃就不用大老远的种了,当然当初培育出来她也给太后送了一些去。
“小姐人都叫来了,有什么吩咐。”
“你们去山脚下我大伯家,那些土墙的墙壁上有那些晶白的东西多刮一点回来。”
看着兰茹又想发问,云烟洛连忙打断她,“你就别问了,我也不会解释的,莲心你也跟着去。”
“可是小姐我们都去的话,你这怎么办?”她们害怕出现上次的事。
“这不是有姐姐在这陪我吗?你们放心去吧!还担心我跑了呀。”现在天气热说什么她也不会跑的,睡觉又睡不着。
“洛洛准备这些是要做什么?”大热天的这么大动干戈,肯定不会是小事。
“姐姐,你猜猜看?”云烟洛俏皮地说道。
“我猜现在天气这么热,你这么做应该与温度有关。”不然洛洛干嘛让她们等到夏天。
见风语琴猜出了,云烟洛不得不佩服她的聪明才智,“姐姐猜的没错,我打算制冰。”
“制冰?”风语琴双眼瞪大,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着云烟洛。
感觉到自己的失态,调整了一下情绪,“没想到洛洛居然会制冰,不得不佩服你。”
“但是制冰需要老房子上的晶块吗?”
“姐姐这个我不好解释,但是买硝石的话需要时间,我们不如就地取材。”
这还是她当时在一家冷饮店打工的时候,当时他们无聊在一起聊天,不知道怎么聊到这个话题,有一个年纪大点的大姐给他们说的办法。
但是她也没有实践过,今天第一次做,一次不行就多次,她相信会成功的,反正现在没事做。
如今大棚旁边的养猪场也建起来了,村子的人她也安排了一些去帮忙盖房子,还招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养猪。
如今她的名声在村子没有人说她不好的,除了洛依梅偶尔的说些阴阳怪气的话,也没什么人说了。
就连云老太听说也被云序清接走了,因为年后他果然参加了科举,也正如当初云老太放话出来说的当了官。
只有云老头一人留了下来,照看他的一亩三分地,他认为庄稼人就不能忘本,所以没有跟着去。
“洛洛,你在想什么?”看着云烟洛发了好一会儿的呆,风语琴就问了一句。
“我在想我奶奶他们,如今村子已经慢慢变样了,如今已是旧人已去,都成了我们的回忆。”
“这不是更好吗?她在村子里的话,每天都是和东家吵西家骂的。”平日里兰茹每次都会把在村子发生的趣事讲给他们听。
“希望这次她是去享福的,她的一生为了她的小儿子,苦了另外两个儿子,但愿一切都值得吧!”
“行了,你也别感慨了,路是她自己走的,你现在想那多也没有用,我们过好自己的就是了。”
“你想呀!当初那么穷的上岭村如今已经被你带动的有了繁荣的趋势,如今连接镇上的路都被你修了,是不是一件美好的事。”
看着风语琴这么夸奖自己,云烟洛不好意思了,“姐姐你快别这么说,我这么做都是有私心的。”
路那么不好走,修路了这样她的车队送货也方便点,有时菜杨掌柜来不及拉,都是她这边送过去。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村子也跟着方便了不是吗?以前他们都是走另外一条路,如今也都是走咱们门前过,人来人往的多好。”
风语琴见到从大门外传来说话声,就说道:“好了,她们应该回来了,我们也要见识洛洛你的仙术了。”
果然风雨琴话刚落下,去刮晶块的人都出现在院子里,兰茹快步跑了进来,“小姐你看看是不是这。”说着就举起手中的的东西。
“你们其他人都退下吧!兰茹莲心留下。”
“是小姐。”其他人回答完行了一个礼就退下了。
“走吧我们去厨房,我先来试一下看能不能成功。”说完站起身率先往后院走去。
走到厨房,拿出一个盆倒入一些刮来的晶块,加一些水进去让它们溶解,除去泥沙,开始上锅蒸发浓缩。
又准备一些草木灰加水搅拌,倒入锅中加热,然后过滤蒸干水分。
“洛洛你这是在干什么?”
“姐姐你只管看着就行,其它的我不知道怎么给你解释。”
她要怎么解释那些她们都听不懂的词语,所以还是保留一份神秘吧!
不得不说草木灰是一个神奇之物,她所做的肥皂还有其他一些东西都离开不这个。
风语琴不明所以的看着云烟洛一人忙的团团转。
不止是她。其他人也是同样不理解,这么热的天县主怎么突然来到厨房了,做这奇怪的东西。
结果就是奇迹出现了,还是在他们的眼皮底下逐渐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