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子他们观察了一会儿,看那几个外番人表现正常淡定,根本不注意周围,似乎是断定不会有人来此。
这不对,黄家亮心里嘀咕起来,还是要深入进去瞧一瞧,看看敌人在搞什么鬼。
留了两个人在这里盯着,另外几人分为两队,一南一北,想要攀爬山峰而上,其实两边的山峰并不十分陡峭,却是不能供大军行走,但是对于少数的突击人员来说,还是可行的。
尤其是南面山岭,小五子领着几人迅速爬到山顶,往里行了有五六里地,就行不动了,因为西面是两座比较高的山,上面竟然覆盖着厚厚的雪层。
敌军的营帐就在那雪山下驻扎,士兵们仪态安闲,聊天的,试身手的,做饭的,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
几人观察了几个时辰,没有发现异常,可是又实在觉得诡异,决定等到天黑,看能不能下到谷底,一探究竟。
只是在上边转了半天,却并没有找到可以下的地方,又恐怕夜里出意外,惊动敌军,只得作罢。
退到山口,几人会和,北面那一组由大壮领着的也回来了,同样是摸不清头脑。
只是,他们还是发现了一个可以突破的口子,这山口的一队,现在已经摸清了,一共十五人,大概是担任放哨工作。
但是此处离敌人大营较远,就算发生点什么,只要不是放声高喊,大营里的人应该不知道。
黄家亮此人胆子大,敢行动,立即召集队员,制定作战计划。等到天黑,几个人先填饱了肚子,就瞅着下手的机会。
夜半,敌人只有放哨的四个没有睡觉,小五子,大壮等四个一人盯着一个,发出讯号一起动手,其余人则迅速解决掉睡觉的。
整个过程没用几分钟。然后迅速换上敌人的衣服,掩藏了尸体,向谷里摸去。
但是这么一队人要想混进去也不容易,黄家亮决定孤身进入敌营,其他人在外围打掩护。
趁着敌人接班巡逻之际,黄家亮混了进去,却没想到转了一圈,各个营帐都很安静,似乎再正常不过。
直到经过一个不起眼的帐篷时,听到一种声音,似乎又听不真切,似乎有人十分开心,感叹着什么。这个帐篷里定然是藏着秘密。
黄家亮想要凑近去,却见帐篷帘子一掀,有人走了出来。接着招出一小队士兵,搬运着什么东西,黄家亮一看,得赶紧溜了,于是顾不得再看敌人搬运什么,抽了个机会脱身而去。
十几人回到松洲城,已经是第二天天明时分。江柳正在吃早餐,与程大金对坐而食。两人神色轻松,看到黄家亮几个回来,方才起身到了议事厅。
听了黄家亮等人的汇报,江柳陷入了沉思,从敌人的表现来看,自然是有阴谋的,只是在这个山谷里,地形一目了然,这阴谋又该如何使出呢?
“黄家亮,你在那个帐篷听到一种声音,能不能想想像什么声音?”程大金问。
这,黄家亮抓耳挠腮的想了一阵:“反正听了浑身难受,就像是两种东西碰撞发出的刺刺啦啦的那种。”
江柳和程大金对视一眼:“那搬运的东西可看清是什么形状?”
“大概是四四方方的,包裹得挺严实。”
江柳想,这种情况倒是让他想起来看过的一部电影,老电影,几度翻拍,这部电影的名字是《地道战》,江柳看了好几遍,那时候真是感叹地道队员的智慧,家家户户都相通,地道口设计得十分巧妙,既能藏身,又能作战。
难道,敌人是从哪里挖了口子?若是敌人大军能顺利撤出,这个地道应该不远,因为敌人一共没有几天的时间,总不会早早地就做这个工作了吧。
既然敌人要撤军,那么,把大楚军引进去自然是想消灭的,敌人凭什么呢?
“老江可是想到了什么?”程大金问。
“我在想敌人是不是又挖了地道?却想不通敌人凭什么断定咱们进去能给咱们重创。”
“地道?看过的古书里面确实有过记载,只是很难有适合的地形。要想在那样一个环境重创我军,估计敌人是想利用自然地势。”
“难道是火药?”
“火药?什么是火药?”程大金一脸不解。
江柳一看这情况,就知道火药在这里还没出现,心里嘀咕着,李靖来了这么多年,就没把现代的玩意儿弄过来一些?不过,想着李靖也并不懂火药的配方,只是,江柳是懂的。
既然没有火药,那么敌人的杀手锏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