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铁口直断、有口难辩(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206字 发布时间:2022-04-13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六集

 

有一说一,关于井上十四郎如何从臬司衙门越狱一事,何茂才作为主管领导,最多也就是担个失察的责任,你指责何大人管理不力可以,但非要说人家通倭,还是得拿出相应证据才行,不然就成诽谤污蔑了。对于王用汲的质问,何茂才不屑地冷哼了一声,从容不迫地答道,“寇劫狱的事时常发生,王大人为何不去查问,是不是淳安县的刁民齐大柱他们干的”,凭心而论,何茂才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哪怕就是现在的灯塔国,越狱的事儿也是层出不穷,著名美剧《越狱》,史泰龙拍的电影《金蝉脱壳》都是现成的例子,谁能保证井上十四郎不是个高智商的犯罪分子呢。拿不出过硬的证据,扯什么都是白瞎,编故事谁还不会阿,有本事就学名侦探柯南自己找证据调查真相去,郑、何二位都当堂翻供了,还指望人家自己招供,无异于痴人说梦。何茂才话音刚落,郑泌昌眼中精光一闪,语带调侃地接过话头,“我们刚才说的话,请二位钦官记录在案”,案子还没审完,郑大人已经开始嘲讽了,一句“记录在案”好似要吐尽胸中的块垒,当堂打一打两个鸟知县的脸。

 

王用汲率先开团,抬手就是一套大范围的AOE,气势十足、招式华丽,可惜没打出什么伤害,反而还招来了对面的一阵嘲讽。王知县有些郁闷,用求助的目光望向了一旁的海老爷,海老爷倒是一脸淡定,云淡风轻地说道,“他们说的不错,请将两罪犯所招供词一一记录在案,王大人,请记录”。见海老爷没有异议,郑、何二位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至少审讯进行到现在还算一切顺利,姓海的也没再整什么花活儿,自己还免了皮肉之苦,似乎胜利已经唾手可得了。王用汲有些发怔,诧异地盯着海老爷,海老爷冲他努了努嘴,递了个“稳住!我们能赢”的眼色过去,王用汲也只得皱着眉挽起袖子,笔走游龙般地在纸上写个不停,郑、何二位则是微闭着双眼,享受着暴风雨前片刻的宁静。

 

也不知过了多久,海老爷见王用汲停了笔,随口问了句“记录完了”,随即又朝堂下扫了一眼,轻描淡写地说道,“请画押”。郑泌昌睁开眼,刚想起身却倏地一下顿住了,有些狐疑地望向海老爷,今晚发生的一切似乎有些过于顺利了,眼前坐着的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海瑞嘛,难以置信地问了一句,“这就画押了?”海老爷则是郑重其事地答道,“是,画押吧”,何茂才也是一愣,犹豫了一瞬便下定了决心,咬了咬牙说了声“我画”,随即站起身走到王用汲身前提笔就要画押,郑泌昌仍不放心提醒了一句,“且慢,看看供词”。王用汲强压着怒气,把供词递给何茂才,轻蔑地瞥了一眼郑泌昌,不以为然地问道,“你的也要看嘛”,“当然要看!”郑泌昌理直气壮地答道。

 

郑泌昌端的是老谋深算,连窜改供词这一手也考虑到了,郑、何二人举着供词端详了好一阵,这才将信将疑地签字画押,空口无凭立字为证,看起来此间事已了,郑泌昌心中一松,冲着海瑞王用汲拱了拱手,意味深长地说了句,“革员深谢钦官明镜”,何茂才也不忘添油加醋地调侃道,“钦官如此明察,革员心服口服”。对郑、何而言,只要把重审的供词报送朝廷,一切便可以尘埃落定了,自己能安分守己地做一个贪污腐败分子就好,抄家肯定免不了,流配三千里总比人头落地强,人生可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毕竟还有诗和远方嘛。难得姓海的这次终于干了回人事儿,咱们还是再见来不及握手吧,让这份孽缘就此画上句号,以后无论是山高水长,还是马高镫短,都希望彼此不要再相见了。

 

何谓大起大落、天意弄人,便是如郑、何今晚这般,本以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来的却是山穷水复疑无路。只见海老爷揶揄地盯着郑、何二人,脸上忽然换了一副老猫戏鼠的表情,止不住地一阵冷笑,随后一本正经地说道,“是不是明镜,是不是实察,现在说还早了点,来人!”海老爷用力一拍惊堂木,在堂外等候多时的几个衙役一拥而入,“将二人押到隔壁录房,让他们在那儿,好好听听”,前戏演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该进入正题了,真枪实弹立刻开搞,顺便让郑、何二人就在隔壁好好听着,也好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给他们演一出大明版的《夫目前的犯》,想不到海老爷刚正不阿的内心之中,原来也藏着那么一丝的放荡不羁,就为了这点小小的恶趣味,也要努力地给海老爷点赞。


几个彪形大汉直接把一脸懵逼的郑、何二人驾到了隔壁,不由分说摁倒在地,还贴心地拿出两块抹布绑在了二人嘴上,海老爷只说让他们在隔壁好好听着,可没让他们随便搭茬。待一切准备停当,海老爷收起了郑、何的供词,在王用汲的注视下,让衙役把蒋千户、徐千户押到堂前,两位千户身穿囚服,戴着手铐脚镣,满脸沮丧地跪了下去,海老爷朝堂下望了一眼,不徐不疾地问道,“问你们两件事,你们如实回答,新安江大水,你们当时带着兵,是在哪个县的闸门边看守?”海老爷也是开门见山不多哔哔,张嘴就直奔主题,扯什么河工失修,分明就是这两个千户带着臬司衙门的兵拆了两个县大堤的闸门。

 

两位千户都是何茂才的得力部下,早些年损阴丧德、胡作非为、横行霸道、缺德带冒烟的勾当估计是没少干,如今海老爷忽然问起了毁堤淹田,兹事体大,那蒋千户想也没想,换上一副无辜的表情,一张嘴就抵赖,“回海老爷,小的们是臬司衙门的千户,守大堤是河道衙门的事,小的们怎么会去?”此处原著里其实有特别解释,“大明官制,各级衙门上司因公罪犯案,涉案下属如将官、士卒、书办、差役凡奉命执行者概不牵连,即所谓千差万差,奉命不差”,因此哪怕是毁堤淹田、私放倭寇这种滔天大罪,只要抓住了元凶巨恶,也不会牵连到两位千户头上,当然这二位以后还能不能在臬司衙门继续干千户,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说别看两位千户跪在堂下,心里却是有恃无恐,只要海老爷不用刑,自己可以随便忽悠,一点儿也不虚。

 

明知道蒋千户睁着眼睛扯谎,海老爷也不动气,气定神闲地随口问道,“那天晚上你们在哪里”,徐千户不服不忿地回怼了一句,“自然在家里睡觉”。果然是武大郎养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像两位千户这样的兵痞无赖怕也是颇得了几分何大人的真传了,海老爷微微点了点头,随手拾起手边的那份供词,不咸不淡地说,“这里有你们下属士兵的供词,有二百余人的签名,他们都说那天晚上,蒋千户带了一百兵去拆淳安县大堤的闸门,徐千户带了一百兵去拆建德大堤的闸门,给他们看”。俗话说媚上者必欺下,想必两位千户平时对何大人跪舔的十分用力吧,对手下人咋样根本就不用问,海老爷统共才消失了两天,手里攥着份要命的供词暂且不说,关键是竟能凑齐两百多号人的签名,细思极恐阿。那一晚两位千户拢共就带了二百人去拆闸门,扭头就有二百人实名举报他们,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秦桧还能凑几个狐朋狗友呢,两位千户这人品也算是空前绝后、断子绝孙了,简直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早有书办把供词举到了两位千户面前,两位千户的脸色顿时就变了,整个人犹如霜打过的茄子一般蔫在了原地,海老爷与王用汲交换了下眼神,不禁轻声一笑,随即又一本正经地高声调侃道,“徐千户,你现在还说那天晚在家里睡大觉吗?”徐千户尴尬地笑了笑,立马换了副嘴脸恭敬地答道,“小人记错了,那晚小人确实奉命去了建德大堤,可不是拆毁闸门,而是防护堤坝”。不吹不黑,徐千户的心理素质还是相当过硬的,对着200人签名的证词,铁证如山面前还能梗着脖子把拆毁闸门硬掰成防护堤坝,这才叫铁齿铜牙一张好嘴呢,甭管什么人、什么事,到了徐千户嘴里,弯的能给掰直了,直的也能给掰弯了,这口才不去《奇葩说》当什么BBKING,实在是有些屈才了。

 

眼瞅着徐千户还在表演他最后的倔强,海老爷又把目光转向蒋千户,揶揄地问道,“这事不是也是你的供词”,蒋千户毫不犹豫地答道,“没错,小的那晚确实去了淳安,也是为了防护堤坝”,王用汲闻言也停了笔,目不转睛地瞪着这对最佳辩手,眼中恨不得能喷出火来,此时就差喊一句赵贞吉曾经的台词,“大奸大恶从来冥顽不灵”,然后让人把这俩鸟人摁住屁股,举着大棒可劲儿地招呼,看看到底是两位千户的嘴硬,还是衙役的棒槌硬。海老爷冲王用汲摆了摆手,递了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从容地说道,“你们可以不招,有这二百人的证言,本官也无须要你们的供词,将证言存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