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贤五年六月初,马敬功就下令从户部、宫苑府逐步分批拨出三十万两现银交予宁阳府,让宁阳府建设顺安、东阳村的港口。并为顺安的港口起名为海宁港,为东阳的港口起名为汉宁港。
马敬功决定海宁港的主要作用是通商用,但兼作军港,屯驻部分战船,而汉宁港的作用主要是军用,但也可作为贸易之用。同时下令从民间征调民工前往两地进行建设。在建设顺序和重点上,马敬功明确下令以汉宁港为优先,要求兴建城防、炮台、水寨、码头、营房、仓库、武库等等,规定的很细致。还做出了规定,凡是参与兴建港口的百姓可免除两年赋税,凡是官员和士绅、大族家庭中参与兴建的直系亲人可以在科考时得到特殊优待。并鼓励大族、富豪出钱。尤其是让顶级大族、富豪出钱,并做出承诺,谁出的最多,将来在港口建成后的贸易上,可以得到减少关税的优待。
在采煤的问题上,马敬功让宁阳府知府李宽时全权办理,授予其临机行事和便宜处置的权力,目的是要办好煤矿。
海山洲的矿产并不多,南洋的很多,尤其是保宁行省和永晋行省地方。特别是保宁行省昭顺州一带,在马运扬时代,特别对此地进行了清剿,在昭义年间最终完成了清剿,但是因为之后晋国时局动荡及李颖冰主张节约,开采事宜陷入了停滞的局面,为此马敬功在绍贤五年十月下令重新恢复对昭顺州的开矿和生产,下令由兴京府拨出十万两,保宁行省拨出五万两,户部拨出五万两进行开采。
马敬功自去了一趟宁阳府后,对开矿、贸易、军港一事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也发现了这是生财之道,为此他想对所有的矿产全部官营,作为如同盐酒茶等那样的专卖,但是户部、工部认为这不现实,而且一旦纳入官营,贪腐必然严重。最后决定南洋属地重点开发昭顺州一带的矿产,但是必须纳税,上缴朝廷,其余地方暂时不做大规模变动。
绍贤五年九月,马敬功与周英彤的女儿出生了。
马敬功请母亲杜思雨起名,杜思雨则谦让给李颖冰,但是李颖冰还是让杜思雨起名,杜思雨思索后起名为马郁芯。
十一月,马敬功与柳瑜靖的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女儿。
马敬功请祖母起名,李颖冰想后让柳家最重要的人也是晋国的元老柳梦绮起名,柳梦绮虽然为是女儿有些不怎么太高兴,但终究还是答应了,给孩子起名为马郁雁。
绍贤六年三月,马敬功与田思婷的儿子出生了,马敬功请祖母起名,李颖冰非常高兴曾孙出生了,起名为马建洵。
绍贤六年五月,从双海方向得到消息,东町国再度出动大军十五万于当年三月向乐东国发起了进攻。
乐东国无力支持,而驻扎乐东国的武军也与之陷入了僵持之中,而武朝内部就是否再次全力支援乐东国产生了争执,但是万庆皇帝毫不犹豫地决定出兵,派兵三万再度进驻乐东国北部。
战争再起,让马敬功看到了发财的希望,下令如当年李颖冰决策那样继续照前次的办法执行。
六月,马敬功派人上表万庆皇帝,孝敬粮草十万石,食盐五万斤和十艘战船给武朝,大表忠心。同时表示只要朝廷给予支持,愿意派水师同天朝水师一起对抗东町国。
其中有段话这样说道:
东町贼寇,侵犯乐东,实欲谋求天朝东北边防。陛下神武,明晰万里,两次出兵援救属国,臣万分钦佩。臣之曾祖、祖母受嘉佑先帝及陛下庇佑,时刻教导臣不忘天朝恩德。今天朝东北边疆遭难,亦如臣之辖区遭难,臣请派所部水师三千及战船数十艘出海随同天兵援救乐东,征讨不臣。
万庆皇帝接到了马敬功的上疏后,十分高兴,准备允许晋军水师出征,但是武朝大臣纷纷反对,万庆皇帝也陷入了犹豫,但是最后还是万庆皇帝乾纲独断,决定允许马敬功派所部水师出战,在年底前先赶赴登莱集结,然后听候官军陈朝龙调遣,军饷粮草由武朝一同发放。
八月十六日,马敬功接到了万庆皇帝的诏命,决定派兵出战。
马敬功上表,两府是知道的,但是派兵则纯属他个人决定,两府大臣根本不知道,直到万庆皇帝的诏书下来后,他才告知,很明显是造成既成事实,以武朝皇帝的命令来压服众臣。
八月十八日,马敬功在怀晋殿召集众臣议事,主要商议出兵问题。
除左相田文悦和参知政事除杜义宁、潘士成与侍御史陆文松、仪仗司副都指挥使杜长文、兵部正判孙德臣等少数大臣以外,大多数人都不主张派兵。
马敬功没有当场发火,但是让他们再议。
二十日,马敬功下令免去反对出兵最激烈的参知政事兼刑部正判周宗宁的参知政事衔,仍为刑部正判,参知政事衔由兵部正判孙德臣接任。
很明显,马敬功是在杀鸡给猴看。
二十二日,马敬功再次召集众臣议事,还是出兵问题。
周宗宁依然反对最激烈,马敬功不高兴,但是却夸奖了他的直言,不过没有恢复参知政事。
不过此次议事上,赞成出兵的虽然没增加多少,但是大多数人则持观望态度,反对的人不那么激烈了。
马敬功决定出兵,他说:“出兵确实要浪费不少,但是出兵一来可以获得武朝万庆皇帝的支持,另外更重要的是训练我们的水师。晋国的安全完全依靠海上,而自从剿灭海寇之后,已经三十年没有战事了,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此外,这几年建造的战船也应该派上用场了,也该看看其是否精良,所以我决定出兵。”
孙德臣:“臣赞同出兵,但是宜少不宜多。以水师为主,两三千人和十余艘战船足矣。”
陆文松:“出兵可以,但是我们此次是协同武军作战,不宜打出也不可能打出晋国的名号,要换成武朝的名号。否则一旦有什么意外或者闪失,会影响我们与东町国的关系,尤其是贸易。”
潘士成:“另外,还应该在南洋及思岭一带做好戒备,防范那些西洋人可能的袭扰。”
马敬功:“对,说的都有理,作战必须要考虑周全。至于主帅人选吗,以陆文松为安北将军,加兵部正判衔,便宜行事,庾光悦、杜长文为安北左、右副将军,选带水陆精兵数千,战船二十艘以内尽快出海北上。”
陆文松等:“臣遵命。”
马敬功:“陆大人,就作战你有什么打算。”
陆文松:“臣认为要打好,但是不能做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事情。我们鸣响就可以了,但是不必惊人。打的不好会让武朝和东町国小觑,打的太好又会让武朝心生忌惮。所以臣认为中规中矩即可,要表现出应有的实力,但绝对不可将实力全部暴露。”
马敬功:“好,老成谋国啊。”
马敬功选择的主帅是陆文松,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陆文松文武兼备,有在南洋海战的经验,也做过地方官,资历也足够,是适合做主帅的。庾光悦副之,也可以,他和陆文松也算是故交。而杜长文虽然相对年轻,但毕竟是大族之后,完全撇开大族也是不合适,尤其他刚执政。而其余大族普遍文职可以,只有杜家历代军功显著,杜长文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九月初,陆文松等率领精选的战船十五艘,水陆精兵五千余人从岚山岛海域出发,开始向北方登莱一带挺近。
此次精选的战船有大海龙战船三艘、小海龙战船五艘,一艘仿武鸟船式样的大鸟船,辅助的船只五艘,总计十五艘,共搭载火炮数百门。
历经近两个月的航行,中途经停了飞扬岛、宁绍府、郁岛等地后,到十一月二十日抵达了登莱的荣山水寨一带集结。
按照之前得到的诏书,陆文松所部归陈朝龙节制。
陈朝龙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将了,早年在南方平定过多次的匪患贼寇,是颇有战功的。对晋国的这些援军也比其他人更为重视和看重,所以陆文松部还是受到了一定的礼遇。
十二月中旬,陆文松部跟随陈朝龙部水师主力共二百多艘战船和一万三千多人由荣山岛出发,向东北和乐东国西部、南部海域集结。分布在金山、忠罗、全清等武朝和乐东国各主要海口。往来巡逻,以震慑东町国水师,使其不敢于海上行军。
绍贤八年夏季,因为武朝前线军饷运输发生了问题,所部曾发生了一定的哗变,晋军是没有携带军饷的,但是携带了较多的粮食,加上途中在南方的采购,所以粮草没有问题,虽然军心也受到了影响,但是问题还不大。
八月底,东町国大将军康平广德因病去世。而乐东国陆地上的战斗也已经接近尾声,在武军和乐东国军队联合打击下,东町军败局已定,开始向南大撤退,陈朝龙下令水师各部要在海上截击敌人,消灭其最后残余。
武朝和乐东国联军水师的作战计划是:
主力由各地开始向前推进,前出到左水营、猡老岛以东海面;
建立基地和联合作战指挥所;
以一部兵力占领猫岛,封锁光阳湾,控制海峡并且截断东町主力第三大军之退路;
另外以一部兵力在东部海域巡逻,监视各地敌军军之动向。
十一月十九日丑时,东町军将领石曼弘率军万余、战船五百艘西上,进入联军军预伏地,遭陈朝龙部阻击,调头南下。天亮,发现前有伏兵,又向北回师,遭到北岸联军截击。联军三面合围,在梁津海与日军展开激战。
联军驾船逼近日舰,跃上敌船,短兵肉搏。
战至中午,陈朝龙派水师副将陈梁、游击赵金率部来援。与此同时,联军水师左右两路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大岛以东海面之敌军船队主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陈朝龙所率主力与陆文松之全部兵力与乐东国将领的船队夹击敌军舰,联军各种大小火器一齐发射。晋军的长蛇炮与武军的加长型佛鹰炮,还有乐东国的喷火筒,焚毁敌军大部分战船。敌军跳水登岸,又遭陆上联军截杀,死伤大半。石曼弘不支,仅率数百只战船溃逃。乐东国水师跟踪追击,进入潭口,再度与之血战。陈朝龙也亲率水师主力赶来支援,用虎蹲炮连续轰击,敌船纷纷起火。在一片混乱之中,敌军军仍垂死挣扎,拼命反击。
石曼弘率领残余船只百余艘遁入外海, 经过联军一天的追击, 只剩下百余艘船狼狈逃走, 其余倭船均被联军烧毁,二百艘战船沉入海底。其余残部不足万人趁海战之际, 率军成功逃脱。至此,海战结束, 联军获得大胜。而晋军水师方面因为在联军中的兵力和比例都不大,损失也相对较少,只是损失了战船一艘和二百余人,伤亡并不大。
晋军在海战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但因其兵力投入较少,作用是不大的。不过却表现出了应有的战斗力,尤其是其战船在速度、远程火力上较武军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近战能力上却有所欠缺。也许是与西洋接触较多所致,其装备的火器多是中远程重炮,而近距离的轻炮较小。而武军的船只则相反,近距离上优势很强。尤其是虎蹲炮,虽然在武军那里是大炮,但在晋军看来则属于小炮。它比火枪力大,能防御大股敌人的火器,比鸟铳,一可当百,比佛鹰炮更轻,更便于携带,野战和海战时机动性强,防御则可控扼险隘。
而在作战的其他方面,陆文松奉行的是服从命令、保护属下的利益,对于其他的武朝和乐东国的事情绝不插手,也不许任何人插手。也不和其他官军将领多打交道,对于武朝的内政兵务等,则是只听不说,因此在武朝看来,尤其是陈朝龙看来,这些人倒是安于本分,所以看起来十分不显眼,这实际上也是陆文松乃至马敬功想要的局面。即政治上、战略上积极高调,但具体方面则极力低调。
此战之后,联军开始逐步从乐东国撤回。
绍贤七年正月底,晋军奉陈朝龙的命令撤回了荣山岛。
绍贤八年二月初,得到了武朝明确的命令,可以返回海山洲。
二月十五日,陆文松率水师从荣山岛南下原路返回海山洲。
三月十八日,在抵达飞扬岛附近海域时,遭到了大风。经与当地官吏和守将协商,在飞扬岛外停留了三天的时间。陆文松、庾光悦、杜长文等将领得以上岸,购买了一些食品和饮水。同时也顺便在岛上游览了一番。
陆文松、庾光悦对飞扬岛并无什么特殊感情,只是从国史上知道那里曾经是晋国的怀康州,后来改名叫昌宁州,在世祖马康远时代被迫南迁到海山洲,侨置在了宁阳府北部。
而对于杜长文来说,和他们的感觉也是差不多的。但是杜家先祖杜航曾经与马文慧等一起拿下了飞扬岛,并在这里生活过好几年。故而对飞扬岛的感情和印象及了解要比他们略微强一些。
游走在飞扬岛,这里如今是武朝的定海城。但是岛上居民官兵加起来最多只有万余人,远不能和晋国管辖时代最多五十万人的时代相比。想当年,晋国的怀康州在这里有五十万人,金帛边地,良田万顷、渔盐富饶,繁华富庶不亚于紧邻着其地的宁绍府和会安府。而飞扬岛一带最富庶的时代莫过于李景文任宁绍府知府时候,同时其子还管着怀康州,那时候晋国在怀康州的居民与狄国在宁绍府的居民几乎可以不受束缚的自由往来与贸易,是多么的繁荣啊,而如今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想到这里,杜长文慨叹道:“险要通衢之地,如今无异于荒岛,可惜啊。如若交由我等经营,绝对可以富甲一方。”
庾光悦:“此地进可攻、退可守,北通江淮可抵北方,南下可到双海,西连内地膏腴之地,东通东町国,可谓是腰部之地,确实险要之地啊。如果谁能占据这里,无异于拦腰切断。”
陆文松:“如若晋国能再有这里,该多好。”
杜长文:“不可能了啊,纵然有这里,如无内陆依托,此地虽然繁华,平时尚且无虞,但战时,却终究无异于鸡肋。”
陆文松:“是啊,哎,可惜啊。也许有一天,我们晋国还能重新领有此地,也未必可知啊。”
杜长文:“也许,但我们恐怕是看不到了。”
庾光悦:“杜大人,你的先祖和高祖在这里居住生活过好几年,现在还有凭吊的地方吗?”
杜长文:“哪儿能有啊,从文永五年正式在宁阳府侨置昌宁,到如今已经两百多年了,到哪儿有啊。我们这些后代也只是书上知道罢了,最多就是袁宪明、谢凝莹当年画的昌宁州的图画上见过,那副图至今还挂在宫中。如今有幸来到这里,但已全无当年风采了。对于先祖来说,他们的第一故乡是出生地,第二故乡是海山洲,第三就是这里了。而对我们来说,雍州本土和这里却几乎是永远无法回到的故乡。不看了,走吧。”
杜长文边走边流泪说:
“昔日繁华怀康州,膏腴之地,邻近千里之地,尽在我手;
北经江淮连北方,南屏连海捍海山,昌盛一方,无上荣耀。
今日荒凉定海城,如同废墟,可惜可叹。
昔日先祖血战之地,金戈铁马,
今日子孙空叹息,伤感万千。
举目见日不见故乡,今见故乡,无憾又有憾。”
庾光悦:“走吧,越看越伤心。”
杜长文离开了,不过却一步三回头。最后又捧起了几捧泥土,让随从装进了几个盒子中。
三月二十二日,陆文松、庾光悦、杜长文等从飞扬岛离开,继续南下。
四月中旬,船队顺利抵达了岚山岛。
四月二十五日,船队返回了宁安府屯驻地。
五月二日,陆文松、庾光悦、杜长文等返回了海京府,结束了此次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波澜的征战。
次日,马敬功在怀晋殿召见了他们,并设宴款待。
而在这一年多里,晋国一切平稳,贸易也进展的非常快,从中又赚了几十万两的白银,是个好年景。
不过在绍贤七年十月二十日,中书右相沈存忠因病去世,年七十五岁。
马敬功对这位老姨夫的去世深表哀悼,亲临其家致哀。追封为中书令、太保、开府仪同三司。
沈存忠去世后,右相职位悬空,由潘士成暂时署理。
不久之后,崔知昌也因病卸任枢密副使。
就在他们回来的这几天,武朝的褒奖马敬功的诏书也下达了。
万庆皇帝对于马敬功的忠心表示赞赏,同时下令自今年开始按照武朝亲王的待遇,每年赐其禄米万石,白银两千两,在海清县交付,作为其俸禄。
马敬功询问了他们具体的战况及一些中途发生的事情。
陆文松等如实上报,庾光悦补充,杜长文则显得很忧郁。
在正事谈完后,马敬功询问杜长文为什么神情忧郁。
杜长文说:“晋公,臣此次有幸随军出征,途中经过了飞扬岛,那是我晋国昔日之地。在那里,臣看到了如今的飞扬岛无比荒凉,而昔日的怀康州、昌宁州则无比繁华,又想到了高祖,还有先祖,不免有些悲凉。”
随后,杜长文拿出那装好的几盒子的土,说:“这是臣从飞扬岛那里带来的,臣请晋公将其放置于高祖及太师张璇强、太师崔子建和臣之先祖杜航等人的墓前,也算是我们我们晚辈对祖先的孝敬。”
马敬功:“应该的,另外给袁宪明、谢凝莹的墓前也放些。他们也曾经在那里生活过,谢凝莹还是孝宗的外祖母啊。还有就是田家,田欣澜也曾经与哪里有过渊源。”
杜长文:“是,晋公。”
马敬功:“这该我谢你啊,我将亲往高祖墓前祭奠放置乡土,飞扬岛那里也是故乡啊。”
五月六日,马敬功下令给将士们褒奖,凡是从征归来的将士一律厚赏,并给战死的官兵优加抚恤。
另外以陆文松正式接任中书右相;
以庾光悦接替杜义泽出任户部副判兼易物司使;
以杜长文接替卸任的崔知昌出任枢密副使。
而侍御史一职由李如山接任;
易物司副使由郑元彬出任;
仪仗司副都指挥使由王世兴出任。
对于陆文松出任右相,朝野没有异议,他的能力、资历加上其军功,是够的上的,而且谁也知道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正式出任左相。田文悦已经老了,他的使命也快要结束了。而如果陆文松出任左相,那右相的人选实际上已经有了,就是潘士成,从潘士成署理右相就可以看出来了。
五月十日,马敬功和祖母李颖冰及众臣元老亲往高祖墓前放置了杜长文从飞扬岛带回来的乡土。
不久后,张鸿晖、崔景休、田德昌、杜长文、田晨熙也先后前往各自先祖墓前放置了乡土。马敬功还派人前往周颖圆的墓前也放了一些,可以说想的很是周到。
对于杜长文经过飞扬岛带回乡土的举动,其父杜义祺和其母张舒扬极为欣慰和赞赏,这可是比战功更有价值的。在晋国,尤其是勋贵大族虽然已经繁衍了十几代人三百多年了,但是每一代宗亲和勋贵家庭的孩子在长大后都要求经历一遍完整的国史教育和乡土教育,重点就是讲述马文慧当年那一代人的创业历程,目的是凝聚力。虽然自从马若文之后,已经流于形式了,但马运扬时代开始极力恢复,而马敬功新登宝位,如今正好有这个机会,而杜长文又这么做了,无疑给马敬功树立了声望。同时也给杜家带来了重新崛起的希望,毕竟因为张舒扬当年擅自杀赵怡燕等人,给马致遥李颖冰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给杜家乃至勋贵家庭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杜义祺被迫守孝就是明证。虽然后来缓解,但不过是表面而已。而杜长文的举动,恰恰挽回了不少,而且不仅挽回的是杜家,也有整个勋贵集团。想到如此,杜义祺张舒扬夫妇是非常高兴的,而已经与张杜两家关系逐渐相对淡化的崔家也开始重新思考家族新的发展方向。
六月,陆文松、杜义祺等建议将有作战经验和军功的将领分散到各地出任水军方面大员,来训练水师,尤其是南洋方面。同时奏请仿制武朝的虎蹲炮,并可根据自身需要创新,得到了同意。
到九月,很快仿制出了第一批的虎蹲炮三十门。同时还进行仿制与生产了武朝的一些兵器,如神火飞鸦、水底炮、塌陷炮等。
十月底,崔知节因病去世,年七十七岁,追赠中书侍郎、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