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烽火狼烟128章 上将拥旄西出征
书名:赤龙军神 作者:白少宇 本章字数:9240字 发布时间:2022-04-11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将拥旄西出征


 

上回说到,罗伯特·爱德华率领铁鹰军团、血鹰军团攻占娄蓝之时,“大虾”弗兰·米克率领黑鹰军团,向青龙大营发起了进攻,两军在此发生了一场小规模战斗。面对敌众我寡的情况,霍青率领龙武卒一连、二连,没有硬拼,而是智取,先用猪敲鼓,故布疑阵,再设下重重机关,对敌人进行有效杀伤,最后霍青出场,将敌将科尔·琼斯斩杀。

 



逃出青龙大营的蓝鹰士兵,士气颓废、精疲力竭,带队军官科尔·琼斯又被斩杀,愈加斗志全无、溃不成军;

龙武卒一连、二连,以逸待劳,士气高昂,个个争先、奋力争功,如砍瓜切菜,将剩余百余名蓝鹰士兵,尽数歼灭。

 


霍青屡经战斗,但多数情况下,都是孤身一人或率领少数人,像今天这种指挥人数较多的部队、与敌厮杀,还是第一次;

兵力对比是一比三的情况下,居然全歼敌人,己方人马无损、可谓完胜,他嘴上不言,心中得意非凡。

 


当初,霍青率领龙武卒一连、二连,奉命留在青龙大营,阻击蓝鹰军,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这仗怎么打,令他很伤脑筋;

虽说龙武卒是特种部队,每个士兵都能以一当十,但双方人数相差太多,硬拼肯定不是办法;

不能硬拼,就只能智取,问题是怎么个智取法呢?

 


霍青百思无计,恰好下属将马牵来,他接过缰绳,刚欲上马,见那马很是调皮,正前蹄蹬地,马蹄铁与地面相撞,发出当当声响;

霍青闻听此声,心中一动,计上心来;

恰好几天之前,为犒劳青龙军团,娄蓝那边送来了几十头猪,正好派上用场;

遂命令下属们,在营中布置停当,单等敌人上门。

 



果然,蓝鹰侦察小队来了,尽管尖兵小心谨慎,实际上其一举一动,皆在霍青监视之下;

等到那尖兵要伸手推门时,霍青立刻鸣锣,发出信号。

 


龙武卒一连、二连加在一起,一共三百人,其中两百人立刻擂鼓,剩下一百人立刻过去,把鼓捆到猪的下面;

等到猪开始擂鼓之后,龙武卒们就可以休息了。

 


那尖兵吓得不轻,哪有胆量进去细看,就此逃跑;

这套虚实难辨的布置,真把蓝鹰军给唬住了,一时不敢乱动。

 



此时霍青,本想趁夜色之时,对黑鹰军团发动夜袭,争取烧毁其粮草辎重;

可到了黑鹰军团的营地附近,才发现对手也不是易与之辈。

 


黑鹰军团的营地,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营里营外、灯火密集;

营地周围,又是一片平坦空阔之地;

若想进入营地,很容易暴露身形,根本不可能偷偷接近;

霍青虽说武功天下无双,但毕竟不是神仙,见此情况,无机可乘,只得作罢。

 


返回之后,霍青将三百名龙武卒,兵分两路,留一百人潜伏于青龙大营之中,暗中观察敌人,启动机关;

他带领剩下二百人,潜伏大营之外,等残敌逃出之时,给予歼灭。

 


幸好,霍青上次带领龙武卒一排,去救罗兰的时候,他们歼灭了一支蓝鹰骑兵部队,获得了一批蓝鹰盔甲、旗帜;

他和部分龙武卒换上蓝鹰盔甲、打蓝鹰旗帜,走在前面,却不拿火把;

后排的龙武卒依旧身着赤龙盔甲,却打火把,利用夜色、虚虚实实,迷惑接近对方;

此后,发生的一切,也就基本上都在霍青计划之中了。

 


任务完成,霍青下令撤退;

得到命令,龙武卒们立刻执行,此处不作赘述。

 



初战获胜,斩将归来,霍青返回青龙军团之时,得到了所有人交口称赞;

罗兰一直为丈夫担心,得知他平安归来,顾不得行动不便,跑出营帐,扑到霍青怀里,开心之下,在他脸上留下了无数个吻。

 


由于马原在龙武卒中进行了严格审查,并一再强调保密,因此,罗兰的间谍身份,并不为青龙军团大多数人所知道;

大多数人只是知道,罗兰曾经是青龙军团营妓院中的名妓,因为比箭,与霍青相识、结婚,然后金盆洗手、从良不干了,后来怀孕之后,回来找霍青探亲;

这是马原给罗兰编的故事,至于二人的父女关系,青龙军团的官兵们并不知晓。

 


众人见霍青、罗兰相拥,亲吻不止,为了避免暴露行踪,不敢大声叫好,只能是各带笑容、静静围观。

 



这等围观,比叫好还令人感觉古怪,霍青于众目睽睽之下,颇感别扭:“这么多人都看着呢。”

罗兰调皮一笑,眨了眨眼:“那怎么了?怕你老婆知道?”

霍青闻之,哭笑不得,一脸尴尬。

 


此话一出,围观众人,再也忍不住了,压低声音、哄笑起来;

战争开始之后,所有人神经是高度紧张的,总算能有点开心的事情,让他们为之一笑。

 


闹了一会儿,罗兰平静下来,也明白众人眼前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拉着霍青的手,便往自己的帐篷那边走。

 



这一走,有人不乐意了,旁边传来一个大嗓门:

“弟妹,有什么事儿,不能在这儿说啊,非得急着回去说,让大哥听听,行不行啊?”

 


霍青回头一看,见说话这人,个头中等,身形粗壮,脑袋大、脖子也粗,连在一块儿,完全浑然一体,犹如身体上长了个大南瓜;

一看到他,霍青笑了,认识此人,关系还不错。

 


青龙军团三千人,分为三个团,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这位大南瓜老兄,是第一步兵团团长,姓袁,叫袁旁;

您看这名儿起得,多贴切,的确又圆又胖,所以大家给他起外号,叫“圆胖儿”。

 


“圆胖儿”性格爽朗、不拘小节,好开玩笑,和霍青关系不错;

霍青觉得此人,性情真诚、内心坦白,是个可交之人;

袁旁呢,佩服霍青武艺高强,又喜欢他谦虚低调,平时就喜欢叫他小弟,自己则以大哥自居;

他比霍青大十岁,当大哥倒也不算占便宜,如今见罗兰拉着霍青要走,遂过来开个玩笑。

 


罗兰闻之,也不生气,落落大方:“行啊,那就请大哥一起来听吧。”

说着,她还真朝袁旁一伸手,有邀请之意。

 


袁旁虽不拘小节,但并非不知礼法,也就图个嘴上开心,见罗兰真邀请,他反倒退了:

“可别,可别,你们小两口要是有点私房事儿,你说我这大哥怎么办啊?总不能在旁边看吧。”

此话一出,引得周围人又是一阵小声哄笑。

 


罗兰心胸开阔,不让须眉,听了之后,也不含糊:

“好啊,霍青经验不足,大哥多指点指点他,这样他好、我也好啊。”

 


霍青在旁边感觉自己被忽视了,到了这里,实在听不下去了,没等袁旁回话,他红着脸拍了拍罗兰:

“行了行了,别贫了,赶紧走了。”

 


袁旁本就是开个玩笑,图个开心,见此情况,借坡下驴:

“行了行了,弟妹,我兄弟都等不及了,赶紧回去吧。”

 


罗兰也是一笑,在众人笑声中,拉着霍青的手,往回走。

 



走出一段距离,仍听到袁旁和众人继续开玩笑:

“这弟妹,可以啊,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材有身材,关键这脾气一点不次于咱老爷们,哈哈,霍青可有得受啊。”

 


旁边有人逗他:“那人家都请你了,你怎么又不敢过去看啊,难不成你是个银样镴(là)枪头?就剩个嘴好使唤?”

“我去你的吧,小兔崽子!”

“哈哈哈哈……”

 



众人嬉闹声中,两人回到帐篷,将布帘拉下,罗兰伸手就要给霍青解衣服。

 


霍青吓了一跳,犹如要被人非礼的良家妇女,忙按住衣服,后退一步:“干嘛?你不会真要……”

 


罗兰见他这副娇羞之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你想得倒美,我现在怀孕了,不能做那种事情。”

她来到近前,满面温柔,和之前泼辣大方,判若两人:“我是想看看,你有没有受伤。”

 


霍青见她双眸中似有泪光闪动,心中涌起万缕柔情,将她抱入怀中:

“放心吧,我可是天下第一高手,谁能伤得了我呀。”

 


罗兰知道他的本事,摇摇头,贴紧了他:

“你知道吗?正因为这样,我才更担心得要死。

我怕你艺高人胆大,我怕你总是冲在前面、身先士卒,我怕……这毕竟是打仗啊……”

话未说完,终没能忍住,两行珠泪,流了下来。

 


霍青心中一暖,眼睛不由自主也湿润了:

最了解我的,还是罗兰啊。

想到青龙大营一战,自己确实冲在最前面,遂暗生愧意,抱紧罗兰:

“放心吧,为了你和孩子,我会小心的……”

 


两人正卿卿我我、暖语相慰,帐篷之外有人说道:“哥,你在里面吗?将军有重要军情,让你马上过去商议。”

这是王季的声音,他知道霍青、罗兰在里面,生怕撞见某些事情,便先从外面通知。

 


霍青没来得及搭话,袁旁先接话了:“小三儿,放心吧,他在里面,不信,你进去看看?”

众人知道,“小三儿”是王季外号,“圆胖儿”是在捉弄王季,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王季也不客气:“去你的,臭圆胖儿,你怎么不进去看看?”

 


霍青和罗兰对视一笑,目光写满不舍。

罗兰虽舍不得,还是轻吻霍青嘴唇:“去吧,别让他……别让将军等急了……”

 


霍青发现:罗兰对马原,改了称呼。

以前,她不叫父亲,也不称呼名字,一律用“他”代替,这回改成了“将军”。

或许,她也在恨与爱中,挣扎犹豫吧,毕竟骨肉情深。

 


霍青看破,但不说破,吻了吻罗兰额头,又抱了抱她,出了帐篷。

面色焦急的王季,迎了上来:“哥,赶紧走吧。”

霍青点点头,沉默不语,跟在了王季身后。

 


王季神情严肃,又朝袁旁说道:“团长,将军让你也马上过去。”

袁旁注意到了,王季没叫他“臭圆胖儿”,也连忙跟了过来,他是个话多的人,一边走,一边絮絮叨叨:

“急事儿?除了打仗,还能是什么急事儿?哼,弄得神神秘秘的。”

 



青龙军团新驻地,在娄蓝北面山地密林中,可谓依山而建,傍水而修;

马原大帐旁边,有一棵老槐树,树龄应在百岁之上,主干粗壮,少说也得三五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分枝丛生,树冠也甚是广阔,犹如一把巨大木伞,将周围数米范围,遮挡得严严实实;

树皮更是粗糙、坚硬、厚实,像一位饱经沧桑、皱纹纵横之老人的脸。

 


三人进到大帐之内,发现他们来晚了,步兵二团、骑兵团的团长,早已到了;

大帐的布置,简单至极,军用地图挂在一旁,正中是地形沙盘。

 


马原站在沙盘前,见霍青等人进来,略点了下头,神色凝重;

霍青注意到,另外两位也一脸凝重、表情严肃。

 


袁旁依旧维持了粗线条,朝其他两位团长做了个鬼脸,又朝马原笑道:

“怎么了?将军,你们这一个个脸拉得老长,跟欠了人钱似的。

霍青打了个胜仗回来,该高兴才对啊。”

 


马原素知他个性脾气,也没计较,取过一封信笺,递了过去:“你们也看看吧。”

 


没等霍青伸手,袁旁先抢了过去:“什么呀,我先瞧瞧。”

看之前,他一脸不在乎;看完了,他火了,把信狠狠扔在了地上:“他奶奶的,一群王八蛋!”

袁旁骂人时,最喜欢用的,就是这句“他奶奶的”。

 



霍青把信捡起来,掸掸灰尘,仔细一看,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这是一份盖着兵部印章的军令,内容很简单:

十五天之内,务必要将蓝鹰军,阻击在娄蓝一带,不计代价。

 


军令字数很短,从头读到尾,不需要多少时间。

霍青看了看马原,把军令放回桌上;

这是一张不算宽大的桌子,上面乱七八糟堆满了令箭、书笺、笔墨等办公用品。

 


霍青了解马原,以前其桌案之上,东西无论多少,都摆得整整齐齐,不可能这般杂乱;

或许这张摆放凌乱的桌子,也是马原现在心情的写照吧。

 


霍青没有骂娘,因为正在骂骂咧咧的袁旁,已把各种脏话说了一个遍,把兵部的全家成员、男女老少、祖宗八辈、子孙万代,基本上问候了一个遍。

 


霍青饶有兴趣打量了一下马原,见其对袁旁居然没有阻止;

或许,这些话也是马原想骂的,只不过,他身为主将,若也这样破口大骂,未免有损形象。

 



马原等袁旁骂累了、消停了,才开口:“命令都看过了,说说吧,怎么办?”

他声音有点嘶哑,显得很疲惫。

 


步兵二团团长、骑兵团团长,面带苦笑,长叹口气,没有说话。

是啊,说什么呢?有什么可说的呢?

三千人的青龙军团,阻击近十五万人的蓝鹰军,还要阻击十五天?

这叫痴人说梦,这叫借刀杀人,能下这种命令的人,纯属脑袋被驴踢了。

 


袁旁搭话了,适才声嘶力竭骂了半天,嗓子没哑,依旧声音洪亮:

“他奶奶的,能怎么办?这跟送死有什么两样?谁下的军令,谁去阻击!

他怎么不让金龙军团来阻击啊?

军饷是他们的多,官儿是他们的大,要送死了,让老子上了?

他奶奶的,老子不干!”

 



马原依旧没有制止他,等袁旁把牢骚发够了,才叹口气:

“霍青,你来说说吧,这仗该怎么打?”

 


霍青听出来了,马原前一句话是“怎么办”,现在这句话是“怎么打”,一字之差,意思可截然不同;

他凝视马原,发现短短几天,这位老将军苍老了很多:

马原脸上皱纹更深了、更密了,腰杆更弯了,泪囊肿得厉害;

之前总是炯炯有神的一双大眼,被挤小了,且布满血丝,透出疲惫忧虑的目光,精气神儿远不如以前。

 


霍青读懂了马原的潜台词,也读懂了他的无奈:

军人效命疆场,当义无反顾;军人服从命令,是第一天职;

牢骚可以发,娘可以骂,命令却必须执行;

这仗能打不能打,都得打;

不然的话,违抗军令、临阵脱逃,这样的罪名,也难逃一死;

反正都是一死,还不如死在疆场之上。

 


霍青心中有个疑问:

战争昨天刚刚打响,远在龙城的兵部,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得到消息,且今天就做出反应,把军令传来;

可他什么也没说,除非能证明这份军令是伪造的,否则这种怀疑,说不说毫无意义。

 



霍青没有马上回答,仔细凝视地形沙盘,沉思片刻,抬手指向了一个位置:

“如果一定要打,那我的想法是,选择在这里阻击蓝鹰军。”

 


话说到这个程度,袁旁虽满腹牢骚,两位团长纵然无奈,愿意不愿意,也只好把注意力,放到了战术讨论上来。

 


马原往沙盘上看去,霍青所指之处,叫“长山行原”,是位于娄蓝、章夜中间的一片丘陵地带;

此处以山区为主,连绵起伏的地形之中,只有几条官道。

 


霍青语速不快、声调不高,一边思考,一边在说:

“长山行原不是平原地带,蓝鹰军人数再多,也难以完全展开;

蓝鹰人若继续北上、进攻章夜,此处是必经之地;

要通过此处,就必须打通这些官道;

这些官道两边,是连绵山脉,我们可以把阻击阵地建在山上。

等蓝鹰人走入官道之时,我们用滚木、巨石阻塞道路,然后居高临下攻击他们。”

 



马原注视霍青的目光中,不乏赞赏之意:

这阻击战,要是我来打,也只能如此布置;

看来,龙飞云还真是下了功夫培养他,这小子长进不小啊。

 


马原没马上回应,回头瞧瞧袁旁等人:“你们怎么看?”

 


步兵二团团长耸了耸肩膀:“如果一定要打,除此之外,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这样。”

没有反对,但口气中也不乏勉强之意。

骑兵团团长没说话,略一点头,算是表态了。

唯有袁旁挠了挠大圆脑袋,摇了摇头:“即便这样,这仗也不好打,咱们人太少了,他奶奶的……”

 


到了这会儿,再发牢骚也没用了,马原这回打断了他:“行了,你的牢骚发得不少了,说说吧,你想怎么打?”

听话听音,袁旁不是傻子,这一次回答简洁多了:“我没啥想法,就这么打吧。”

 



马原捋了捋胡须,把手往桌子上一拍:“众将听令!”

霍青等人闻之,都下意识站了个笔直:“末将在!”

 


马原先取过一支令箭,略一沉默,犹豫一下,把令箭放下,拿起了将军之印:

“霍青接印,从现在开始,青龙军团由你指挥,务必要在十五天之内,将蓝鹰军阻击在长山行原一线。”

 


什么?

霍青以为听错了,呆呆瞧着马原递过来的将军之印,哪敢伸手去接。

 


马原见他如此,心说:

你小子不是一直想当将军吗?

如今,这将军印送过来了,你倒不敢接了?

 



马原不是开玩笑,作出这个决定,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自己已经老了,身体、精力都大不如前;

龙飞云虽然活着,但已不可能再带兵打仗;

沈介溪更不用说了,成了蓝鹰人的俘虏;

上一代的将领,已难堪重用。

 


新一代呢?

沈东楼?上次霍青大闹龙城之时,其表现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糟糕透顶。

 


霍青?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统军大将,还有诸多不足;

可他上有长公主李秀凝栽培之恩,中有龙飞云授艺之幸,下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目前看来,霍青是唯一可以被寄托希望的青年将领。

 


这本就是一场绝户仗,无论怎么打,青龙军团都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既然如此,还不如将此次长山行原阻击战,作为一个机会,让霍青好好锻炼一下;

因此,他决定交出主将之职,让霍青负责指挥此次战役。

 



袁旁等人对这个决定,虽有点惊奇,但没有特别意外:

霍青在青龙军团中,早已建立起极高威信。

 


霍青离开青龙军团时,是个排长,回来之后也只是个营长,职位都不算高;

可青龙军团有条不成文的法则,只有朝廷任命,而未经基层官兵认同的军官,是不可能拥有足够威信的。

 


霍青职位不高,但身手高强、屡立战功;

不说别的,单是以三百之众完胜一千蓝鹰军,就凭这一件战功,足以令青龙军团全体官兵心服口服,认为他绝对是“真正的军人”;

因此,霍青即便没有任何职务,在具体作战之时,大家也愿意听从他的指挥,服从他的命令。

 



马原见霍青迟疑,微微一笑,正色说道:

“众将听令,从今天开始,你们要无条件服从霍青的命令,绝对听从他的指挥,违令者,斩!”

袁旁等人不敢怠慢:“末将遵命!”

 


听到此处,霍青总算反应过来,马原不是在闹着玩儿,这是要来真的了;

这意味着,他将第一次作为将军,指挥青龙军团作战。

 


霍青的心,不争气地急速跳动起来;

以前,成为一名将军,建功立业,这是他的梦想;

如今,真要履行一名将军的权力时,他并不觉得开心,而是感到压力沉重。

 


霍青瞧着马原手中将印,心里发虚、忐忑不安:

这可不是一枚普通的将印,接下它,意味着青龙军团三千多条人命,都被交在我的手中;

我之前指挥作战的经验,都是人数规模较小的特种奇袭作战,像这种大规模军团作战,还是第一次,我能行吗?

 


霍青的手颤抖起来,眼神胆怯迟疑,与马原相遇时,感觉到后者目光中的期待与寄望。

 


好吧,霍青咬了咬牙,沉下心来:

也罢,马原将军如此信任,我绝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霍青,你不是一直想成为一代名将吗?

那首先你要敢于去承担责任,即便这副担子再重,你也得把它挑起来!

 


霍青心事已定,不再犹豫,先朝马原行了个军礼,然后跪倒在地,双手接过将军之印:“末将领命!”

 



战争爆发之后,天气一直不怎么好,今天也不例外;

天始终阴沉沉,云层不厚,紧相连接,犹如一层灰暗幕布,将天空挡得严严实实;

见到了太多死亡,太阳没精打采,偶尔从幕布中现身,也难有往日风采,变成了殷红色,犹如干涩的血……

 


青龙军团临时营地中,建起一个平台,泥土堆的底座,上铺一层红毯,又加了张桌子;

这或许是,青龙军团有史以来,最破烂简陋的点将台了,随便找个乡村戏台,都比这强。

 


点将台之前,青龙军团三千名勇士,肃然而立;

丛林中不可能排出过于整齐密集的队形,但从军官到士兵,每一名军人,都挺胸抬头、站姿标准。

 


现在要进行的,是霍青的封将仪式;

按说,这种仪式,应该是隆重的,敬天地、祭鬼神等内容,都是少不了的;

但非常之时,一切从简,顾不得那么多讲究了。

 


霍青先上场,在点将台中央站定;

马原手持将印、令箭,其后上场,等霍青跪下接过之后,就退到台下。

 


霍青没有说话,把将印、令箭放在桌上,未感到丝毫兴奋高兴,反而一阵难过;

他凝视青龙军团全体将士,目光从每个士兵脸上扫过,心中感慨万分:

 


自己从军时间不长,但和他们每个人都很熟悉;

白天,一起早起,在训练场上、演习之中,流血流汗、摸爬滚打;

晚上,篝火堆旁,举杯痛饮、欢笑畅谈。

彼此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早已成为了生死之交的兄弟;

可接下来,自己将要命令他们,走上战场,去流血、去牺牲。

 


霍青眼眶湿润,说不出的难受,此时才明白为什么“慈不将兵”:

眼睁睁看着,相处多年的兄弟们死去,的确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可身为统军将军,为了取得胜利,你必须学会面对这一切、承受这一切。

 



霍青深吸口气,强忍泪水,轻咳一下,清清嗓子,用沉稳的声音,开始训话:

“兄弟们,再过几个小时,我们将走上战场,去面对几十倍的敌人,进行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

很有可能,我们将战死疆场、无人能还。

 


这么多年了,没有充足的军饷,没有晋升的机会;

不能退役,甚至没有回家探亲的年假,无法见到年迈的爹娘;

我们人数越来越少,还得不到补充,那些龙城里的大人物们,似乎已经把我们忘却了;

可我们一直驻守在赤龙帝国的边疆,就像一道坚实的城墙,坚定守卫着赤龙帝国的边境线。

 


为什么?

因为,我们是赤龙军人!

因为,从成为军人的第一天起,我们就立下誓言:

有生之年,必当以我们的全部生命,誓死保卫祖国!

 


现在,战争爆发了,蓝鹰人已经闯进了我们的家乡,杀我们的人、占领我们的地;

即便,今天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们也要无所畏惧、战斗到底,我们要让蓝鹰人知道:

在赤龙帝国的土地上,容不得他们横行霸道!

赫赫赤龙,卫我河山!”

 



霍青气沉丹田,将“赫赫赤龙,卫我河山”八个字,喊得异常响亮。

 


三千青龙将士,挥起拳头,一起呐喊,喊得震天动地、气势庞然;

或许,他们想到了,如此一喊,很容易暴露位置;

可此时的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成为青龙军团主将的霍青,作出了第一个战略部署:

长山行原第一道山脉,是“大粮山”,由骑兵团、一千人,沿山脉构筑防御阵地,构成第一道阻击防线;

长山行原第二道山脉,是“空苍山”,由步兵二团、一千人,在此构筑防御阵地,形成第二道阻击防线;

步兵一团、龙武卒一连二连作为预备队,驻扎“内嘉山”,随时待命。

 


霍青原本是想让第一步兵团扼守大粮山;

可袁旁从接到兵部军令到现在,始终怨气很大;

这种情绪,不适合带兵打仗;

因此,才做了这种配置。

 


布置完毕,霍青说道:

“此次阻击战的地方,是我选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决定的。

身为主将,我责无旁贷,不能看着弟兄们拼命,自己躲在后面享受安全。

所以,我决定,由我亲自率领骑兵团,在大粮山阻击……”

 



袁旁打断了霍青,拍了拍霍青肩膀:

“将军,你有这句话就够了。

他奶奶的,要玩命,现在还轮不到你。

我光棍一个,就算是死了,也没什么牵挂,你呢?

你死了,弟妹怎么办,弟妹肚子里还有孩子呢,你不为她娘俩想想?”

 


霍青眼泪夺眶而出,刚想坚持,袁旁再次打断了他:

“我带着我的团,去守大粮山。

你什么也别说了,就这么定了。

他奶奶的,龙城里那帮官儿,的确不是东西;

可你说得对,这是咱们的家园,绝不能让这群蓝鹰狗来横行霸道。”

 


袁旁一改以往吊儿郎当的样子,站直身体,面色严肃,朝霍青敬了一个军礼:“将军,多多保重。”

说完,也不等霍青回礼,朝步兵一团挥了下手,便带队出发了。

 



霍青擦了擦泪水,朝着袁旁背影,行了军礼;

又回身朝马原也行了一礼,遂跳上战马。

他要带领骑兵团、龙武卒到内嘉山,刚想扬鞭,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看罗兰。

 


本来,霍青已下定决心,不去理睬罗兰,因为他怕自己一见到罗兰,便失去了离开的勇气;

可袁旁一番话,深深触动了内心,他难以抑制牵挂,还是回头望去。

 



只见罗兰站在马原身旁,凝视于他,两眼含泪,楚楚可怜,但还是点点头,强压难过,喊出一句近乎破音的话语:

“去吧,不要回头!”

 


这一句“不要回头”,令霍青当场泪崩,他几乎想跳下马去,把罗兰抱在怀里;

可他终究忍住了这份冲动,扬鞭打马,纵马而去,一时间烟尘纷飞,挡住了他远去背影……

 



罗兰看着他远去,看着他的身影,消失于远方,终于难以抑制难过之情,向前追了几步,哭了出来:“霍青……”

地面坑洼不平,她脚下一绊,险些栽倒,一只有力的大手,扶住了她。

 


罗兰回头一看,正是父亲马原,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扑进了马原怀中,痛哭起来,她的声音断断续续,传进了马原耳中:

“他……他还能回来吗?”

 



马原曾经无数次在梦中,拥抱女儿罗兰,如今得偿所愿,不禁难抑激动之情,老泪纵横;

他此时才感觉到,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再想到自己戎马半生,所谓功成名就,不禁有了一种生命虚度的感觉。

 


马原抱住罗兰,轻轻说道:

“孩子,我向你保证,霍青一定会平安无事,活着归来的。”

 


不知是不是天公作美,此时风起,密布阴云,微微散开一个云洞,阳光从洞中钻出,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辉;

马原凝视天空,感受阳光温暖,心中为女儿罗兰,发下了这辈子最重的誓言……

 



青龙军团三千人;

蓝鹰军十五万人,减去被霍青歼灭的一千人,还剩十四万九千人;

双方人数对比,接近一比五十。

如此悬殊的差距,还要执行一个等同于送死、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阻击命令。

霍青和青龙军团,就这样踏上了战场。

接下来,他们将和近十五万人的蓝鹰军,进行一场残酷的阻击战。

他们能否成功?能否在长山行原,将蓝鹰军成功阻击十五天?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一百二十九章《可怜无定河边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赤龙军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