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败也青宁
书名:控天传 作者:微雨清奇 本章字数:4126字 发布时间:2022-04-09

  成铭一行七人迎着火红的朝阳,渐渐离开了福安镇,离开了这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地方。


  刚走出镇头,便看到不远处浩浩荡荡停着一大队人马。


  在人马的最中间,数十名锦衣卫围着一辆豪华的马车。


  马车四面由丝绸装裹,镶金嵌宝的窗牖被一帘金黄色的绉纱遮挡,使人无法觉察到车中的乘客。


  但想来也知道,那马车里坐着的正是皇长孙朱允炆。


  朱允炆掀起金色的绉纱,看到了成铭等人,不禁目露喜色的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吓得身旁的几名锦衣卫连忙上前护驾。


  “都让开,都让开。”朱允炆皱了皱眉,忙挥手叫众人闪开。自己径自向成铭等人走去。


  “你要去哪!”朱棣忽的从身后叫住了他。


  朱允炆回头,行礼微笑道:“四叔,如今要走了,我和几位朋友道个别。”


  “你……”朱棣看着面前的侄子,怔怔的有些说不出话。


  不知为何,朱棣忽的有一种感觉,自己这个柔弱的皇侄好似真的变的成熟了些,难道是他这次外出历练所致?父皇啊父皇,您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朱允炆见四叔没有阻拦,便向着成铭他们走了过去。


  成铭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长孙殿下。”


  朱允炆连忙还礼,随后笑着低声道:“其实,我更希望你叫我允炆。”


  成铭微笑不语。 


  “诸位英雄,”朱允炆抱拳高声道:“允炆再次感谢各位的救命之恩,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但允炆很荣幸能识得诸位,诸位的大恩大德允炆没齿难忘。” 


  “不敢,不敢。”萧振和陈御等人也都上前客气了几句。


  随后,朱允炆便对众人拱手告辞了。


  在走之前,朱允炆略一迟疑,又望了成铭一眼,低声道:“仁兄可否再多送允炆几步?”


  “当然。”成铭微笑应道。


  成铭与朱允炆走出数丈之后,朱允炆忽的站住脚步:“仁兄,由于时间仓促,允炆没有准备什么厚礼报答仁兄的大恩,今日,允炆便将自己的一块随身金牌送给仁兄,如果有缘,仁兄可能会用得着。”


  说着便从怀里拿出了一块小巧精致的金牌,递给了成铭。


  成铭却之不恭,便就收下了,心中暗想:自己身为一名江湖家族遗孤,与朝堂八竿子打不着,这金牌是难用上了。


  “那么,允炆告辞了。”朱允炆再次一抱拳。


  “长孙殿下……”成铭见到朱允炆离开,忽然又叫住了他,肃然道:“在下没有什么可送你的,临行前,就送你一句话吧。”


  “仁兄请讲。”


  成铭凑到他的耳边,低声耳语道:“日后,小心你的四叔。”


  说完,不待朱允炆回应,便转身离去了。


  只剩下满脸惊愕的朱允炆还呆呆的立在那里,许久,许久……


  成铭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朱允炆说这句话,仿佛是自己潜意识里的一种感觉,就这么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了。


  事后,想起的自己的举动成铭也是大为不解。


  如今这次朱允炆的绑架事件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因为此事的严密性和及时的解决,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浪。


  黑衣门虽然没有达到目的,却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钱、袁、孙三堂以及林氏一堂都已顺利撤离了福安镇,并没有让朱棣抓到什么把柄。


  至于朱允炆,经历了这样的事情,湖广自然是不能再待了,朱棣和蒋桓亲自送朱允炆返回应天。


  ……


  五日后。


  应天府,皇宫。


  御书房内,身穿常服的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


  身旁站着一位衣着华贵、体型略胖的老太监。


  在两人的身前是一张巨大的红木书案。


  书案的对面还站着一个高大英武的男子,身上御赐的红色蟒袍表明此人在锦衣卫中的地位极高。


  此人名叫解川,是锦衣卫的指挥同知。


  此刻,朱元璋身旁的那位老太监正面带忧虑的望着门外,嘴上还不停的喃语着,如热锅上的蚂蚁。


  “还不快再去看一看啊!”老太监焦急的吩咐门外侍奉的宫女。


  小宫女闻言连头都没敢抬便立即迈着小碎步跑出了殿外。


  朱元璋表面无常,依旧是一副不怒自威的神态,可心里却泛起了波澜。


  因为他正在等自己最疼爱的孙儿朱允炆的到来。


  从接到朱允炆出事的消息到现在,朱元璋的心就一直悬着,头上的白发不知添了多少,痛失长子的他,已经无法接受自己孙子再出现任何闪失。


  片刻过后,皇长孙朱允炆步伐稳健的走了进来。


  黄色龙纹的长孙服合体的穿在他的身上,显得格外精神。


  “允炆拜见皇爷爷,孙儿不孝,让皇爷爷担忧了。”朱允炆跪在朱元璋的面前,行礼道。


  “起来吧。”朱元璋和蔼的说道。


  “谢皇爷爷。”


  “哎呦长孙殿下,老奴可把您给盼回来了,看到您平安无事,老奴真是……真是太高兴了。”老太监边说着边抹起了眼泪。


  “让王公公担心了,是允炆的错。”朱允炆向老太监拱手道。


  “允炆有没有受伤?一会让太医给你诊诊。”朱元璋关切问道。


  “皇爷爷,允炆幸得几位江湖朋友所救,没有受到半点损伤,不必劳烦太医了。”朱允炆回道。


  “那怎么行,长孙殿下您此番受了这么多苦,一定要让太医好好瞧瞧,调养调养贵体才好。”王公公急忙说道。


  本来出了这么大的事,朱元璋即便再疼爱自己的孙儿,不免也要训斥、教导一番的。


  但此刻见到朱允炆安然无恙的出现在自己面前,发现他除了之前的温文尔雅,竟还多了几分成熟,这让朱元璋十分欣慰,已不忍心再对他有半句责骂。


  “允炆啊你一路颠簸劳累,皇爷爷就不留你了,快些下去歇息吧。”朱元璋道。


  “是,孙儿明日再来拜见皇爷爷。允炆告退。”朱允炆拱手缓缓退出了御书房。


  等朱允炆走后,朱元璋不紧不慢的问一旁的老太监王公公:“元生啊,那日在华盖殿向朕进言,让允炆出宫历练的有谁来着?”


  “回皇上,有吏部侍郎李逊、通政使司副使刘贺。”王公公略微一沉思,躬着身子毕恭毕敬的答道。


  朱元璋看了眼站着笔直的锦衣卫指挥同知解川,沉声道:“去查查吧。”


  解川立即躬身抱拳,谨慎的问道:“不知您想查到什么程度?”


  “灭三族。”朱元璋手一挥,吐出了三个字。


  “是。”解川领旨,快步而去。


  离开御书房后,解川轻轻松了口气,堂堂皇位的继承人在外被人绑架,这么大的事肯定是要有人承担责任的。


  当然这个承担的人一定不会是朱棣,解川很庆幸自己没有参与这次朱允炆的外出事宜,那么,不用说这个人就只有蒋桓了。


  至于调查李逊、刘贺的事情,解川根本不放在心上,处理官员这种事情锦衣卫早已驾轻就熟。


  在肃贪最严重的洪武朝,贪污白银六十两以上便是死罪。


  像这种三品大员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但毕竟是灭三族的大罪,若不是扯上谋反叛乱这种罪行是说不过去的。


  不过也难不住解川,如今蓝玉案正办的如火如荼,只要能查出吏部侍郎李逊和通政使司副使刘贺的叔伯、丈人、门生的与蓝玉的七姑八姨有关系,就好扯到蓝党余孽上面。


  在朱允炆来御书房之前,朱棣就已经提前拜见了朱元璋。


  朱棣将皇长孙的绑架和青宁郡主的死一股脑儿的甩给蒋桓。


  蒋桓是这件事最大的失败者和牺牲品,现在他连面圣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了。


  朱元璋如此精明之人,自然也晓得这其中的蹊跷,但朱棣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朱元璋虽然狠心,但还没到惩治自己亲儿子的地步。


  其实就算不因这件事情,蒋桓也必死无疑。


  因为朱元璋在诛杀大将蓝玉之后,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被株连杀戮的官员实在太多,这批人都被冠上了同一个名号:“蓝党余孽”。


  而在蓝玉案前期,几乎所有的事务都是蒋桓负责的,所以蒋桓必须死,才能平百官的怒愤。


  蒋桓,作为明朝锦衣卫第二任都指挥使,确实有他风光无限的时候,但是要知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他的那些手段在朱元璋手里,简直不值一提。


  要说蒋桓这一生的命运,可谓是“成也青宁,败也青宁”。


  蒋桓当年正因为救下了李青宁,并将其送给了朱元璋,才得到了朱元璋的器重,成为了后来的锦衣卫指挥使,达到了他的人生巅峰(好嗨哦),并以“蓝玉案”作为他的最高功绩载入史册。


  然而,也正是因为李青宁,才引发了朱允炆的绑架事情,使得蒋桓犯下了人生最大的一次错误,成为了此事的牺牲品。【注】


  经过这件事情,朱元璋是彻底的恼火了。


  他要在自己临终前铲除一切对大明存有威胁的势力,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在以前,江湖上的那些宇控势力朱元璋根本看不上眼,但自从游龙使命传闻的出现到此次允炆被绑架,朱元璋越来越发现这些乌合之众已经影响到了大明的政权,不得不清理了。


  所以朱棣被再次派到了湖广,继续以铲除元朝余孽为名,暗中调查江湖上的叛逆势力。


  随着蒋桓的被杀,锦衣卫在朱元璋心中已大不如前,早有了撤销废除的打算。


  而朱棣便趁机接收了不少蒋桓的势力,连锦衣卫三大高手“杀破狼”也被纳入朱棣的手中。


  ……


  离龙家堡召开宇控大会的日子还有十几日光景,成铭一行人因为路上的种种事情,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如今,距襄阳还有一段不短的路程要走,殊不知,还会有什么事情在等待着他们。


  按照萧振的路线,众人走出城镇,再次进入了一条偏僻的林间小道中。


  刘炜依然最有精神的走在众人的前面,仿佛这一路上发生的这一切,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更不会对他产生任何的影响,自始至终他总是活在故事的外面,好像也只有他一个人把这次远行,当做是一场旅行,而自己只是一个匆匆过客。


  然而,走在最后面的成铭,却在想着最近发生的事情,想着这一切发生的根源是什么?


  成铭瞄了一眼前面的陈御,不由的加快脚步,来到陈御身边,叹息道:“陈兄,你说这人世间为什么会有仇恨呢?人们都友好和平的相处,不是更好吗?”


  在成铭的内心世界里,一直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建立一个没有纷争、没有高低贵贱的阡墨一族。


  这是他对小直的承诺,更是对自己的承诺。


  陈御有些奇怪的看了看成铭,肃然道:“那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成铭愕然道。


  “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感情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它总是难以捉摸,而且变化无常。人与人之间在产生友情、爱情的同时,也会因为某种契机转变成羡慕、嫉妒,甚至杀意,从而产生仇恨。”


  “你的意思是说,有爱便有恨,难道只有爱的世界就不存在吗?”成铭问道。


  “是的,”陈御抬头望天,缓缓的道,“正是因为有了亲情爱情友情才有了自私、偏袒与不公,更甚至出现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而又正是因为有了对事物的喜爱、馋涎,才有了贪婪、行贿,当事物丢失或被人夺去时,又会产生悔恨、憎恶。所以……恨由爱生,有爱便有恨,无爱便无恨。”


  成铭默然点头,若有所思:即便真的是恨由爱生,但也正因这世间的冷漠、仇恨太多,才更能衬托出友善、爱情的可贵。后者是自己要用一生去追求和守卫的。


  【注】蒋桓,原名蒋瓛,锦衣卫都指挥使。洪武年间,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毛骧因胡惟庸案牵连入狱。蒋瓛随后掌管锦衣卫,参与审判监狱事务。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蓝玉谋反,牵连到十三侯、二伯,连坐族诛达一万五千人,把打天下的将军几乎一网打尽。“蓝玉案”后,朱元璋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将蒋瓛处死,随后,朱元璋正式废除了锦衣卫。直到朱棣永乐年间才重新启用了锦衣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控天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