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迟早要还,平时蹦跶得再欢,结业大考一塌糊涂时,果然大家都笑不出来了。少年看了眼分数,超常发挥比平时还顺利,回想起当初没有“同流合污”靠背答案应对考试,真要感谢父母没让自己参加补习班。
贫穷使他远离了好多诱惑。
所以艰苦朴素和脚踏实地才能赢得今日成就。
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无人庆祝的辉煌。
全校第36名的成绩使宁栩尘完全可以在乾城所有中学里随便挑,如果找人托关系还能稳进一中快班。但他压根就没考虑这事儿,家里不会找人,也没人可找。即使很想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打起精神告诫自己英雄不问出处。
对同班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来说,全封闭式学校简直是人间炼狱,脑子有病才去那种鬼地方。
但他不同,他承载着某个人的希望。
只要能进三中。
只要能摆脱霸凌者们。
是不是好班都没关系,就像小学那样。
光阴如同白驹过隙匆匆而过,转眼间已经尘埃落定。接到录取通知时,宁栩尘心里长舒一口气。
他终于不用再受人欺凌,不用再提心吊胆地面对间休放课上厕所,可以踏踏实实睡个安稳觉,吃口食堂的热乎饭菜了。
从此天高海阔,拥抱属于自己的生活。
《道德经》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饱含了辩证关系。祸可以转换成福,福也可以转化为祸,如果说考入三中是幸事,那少年也正在坠入不幸的深渊。或许十四岁前他人生过于惊心动魄,老天爷才把接下来这三年安排得索然无味。
乾城按方位分为林东、江南、振西、邵北四个地盘,以前他念的实验二小归振西这片。而三中属于邵北,位置比较偏远,偏远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下了最近的公交站打车还得坐一个多小时。经过那些鸟不拉屎的荒郊野岭。
说实话,宁栩尘从不怀疑常慧等人能跟他再次相遇,谁家父母舍得让孩子来这活受罪。闵城作为优秀教育示范基地,升学率连年位居全国榜首,“闵城一中”也就变成魔鬼式教学集训营。三中是乾城模仿闵中打造出的山寨版,可想而知哪是人待的地方。
乾城统共就两所大型病院,三中惨无人道的教学手段远近闻名,校友便被外界同期生戏称为“三院患者”。也就是说从他们这儿出来的人,脑子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
这点宁栩尘必须承认,连他都知道自己是副什么德行,才来不到一周就已经有点后悔了。这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用丧心病狂来形容:头疼脑热有校医,回家奔丧要特批。衣、食、住、行都在学校里面,只有规定放假回家的日子才能出大门。基本是每月最后一个双休,周六回家住一宿周日再回来,其他时间一律不允许家长进校探望或隔门送物。
逃课上网?不存在的。传说要想出去首先得穿过刺绳拧编成的网架,才能在遍地铁蒺藜中逃生。最后攀爬两米多高的围墙时,还要留意顶端那一排排钉板……不想脚底扎漏除非会轻功飞檐走壁,签完卖身契后执意如此后果自负。
除恶劣天气上自修外,每天早上六点半集合,运动一小时后吃饭,八点准时在班级坐好。课上禁止大声喧哗或交头接耳;间休去操场不能追逐打闹、拈花惹草;晚自修结束后排队依次回寝,决不允许在走廊自由活动;三餐也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洗好餐具才能出屋……
简直就像生活在监狱里一样,没有手机,没有漫画,有的只是做不完的试卷背不完的书。为了锻炼意志力而精神折磨,把孩子塑造成一个个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少年甚至会想,他要是有天熬不住死在这儿也没人知道吧。
原来小学毕业,只是从一个火坑跳入另一个。
小柔,幸好你不在。
一个月后终于能“出狱”了,他书包里只背了课本和各科作业,没什么要拿的,也没什么能带回来的。校车统一把人拉到城内公交总站,方便他们各自安排。经过篯邦的车有七路和十六路,想回老家只能等,碰上哪辆算那辆。
进屋就看到桌上放着一坨柟蕉,今天也不是什么大日子难不成想让他带到学校?他正想问母亲,就发现女人已将穿戴齐全要出门,临行前忽然想起来特意嘱咐他别动。
宁栩尘乖顺地点点头,知道自己没有资格碰这种成串的香蕉。这蕉是柟城特产,价格昂贵软糯可口,光是闻闻包装袋就知道有多香甜。和做橘灯的貢橘一样,好东西都要留着送礼或者孝敬长辈,他和父母只能吃青涩的柠子。
摊贩销售的,最便宜的水果。
对这玩意儿可以说是既爱又恨:不能说有钱人不爱吃青柠,但像常买的一定生活在不怎么富裕的家庭。
他讨厌它。为什么要存在这个代表社会最底层穷苦劳动人民才买得起的涩果呢?
却又欲罢不能,除了它就是秋冬才有的樑橘,但他家目前的经济状况只能买得起这种廉价的柠子。青柠和樑橘好歹很新鲜,不像成兜处理的特价水果,看着杂七麻八什么都有,实际挑不出个囫囵的。多数都烂了大半,能吃的地方太少。
每次放假回家同寝其他人都会带着一堆美食返校,宁栩尘总是假装看不到。自欺欺人也没办法,条件好的孩子可以买昂贵的龙华果、柟蕉、灵桃、蜜溏瓜……他却连青柠都吃不上溜。
好在尝习惯后总能品出酸中带着甜。
蛮像人生。
奇怪,他还没开始经历什么,却好像已经知道了它的味道。
周末吃完午饭,宁栩尘背好书包准备返校,临行前母亲塞了罐刚腌好的黄瓜咸菜。容器是吃完腐乳后的空瓶,他刷干净晾晒好留着用,仓房里还有好多。因为铁盖拧不紧,母亲特意套了两层塑料袋免得洒汤。原本没想带,想到下次回来还得一个月,思念家人时正好可以吃就没说什么。
他盼着放假,但其实也很怕放假——校内超市商品种类少,室友回家总会带些零食和水果。分给自己如果不要肯定不合群,可是收下拿什么还人情呢。
黄瓜咸菜吗?
十六路公交站牌在篯邦入口,他走得快还提前到了几分钟。去邵北的四路与十六路不交叉,只能先坐到乾城总站换乘,再拦出租车返校。那时候的手机卡并不限制最低消费,家人没有大事也很少打电话。坐上的士后宁栩尘给母亲发了条简讯,简讯比通讯便宜,可他每次编辑前都会想好说什么,这样不会超字数。
收到回信后将手机揣兜里,他在后排靠窗坐,不方便玩电话。周日是学生返校高峰,大家一般凑成四个人包车,安全又省钱。下午两点正是全天最热的时候,阳光照在身上暖烘烘的。少年倚着车窗神游天外:下辈子要是不当人,能托生个什么呢。
宠物?家养还行,流浪猫流浪狗也很可怜,吃了上顿没下顿,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
飞禽?野生的不好找食吃,养殖的最后被人吃。
当个大老虎吧,森林之王多威风啊……不行,要么被关进动物园失去自由,要么在马戏团干活,不钻火圈还得挨打。
反正猪马牛羊逃不过被屠宰;狐狸鳄鱼那种稍微珍贵点的也得被扒皮抽筋;有利用价值更惨,活熊取胆看着都疼。
变成植物的话,连动一下都费劲儿,还不赶动物。
想来想去还是好好做个人吧,虽然有时候很痛苦,但人类有创造力。可以制造工具发明机械来改变生活条件自己动手整吃的,不像动物只能用现成环境有啥吃啥。
这么一比较,生而为人真是老天爷的恩赐。
除了上学。
下车后陆续有同学从他身边经过,大家表情一致如丧考妣。难受也好开心也罢,好歹也得走完这一生吧。三中女多男少,宁栩尘也不像小学时那样惶惶不得终日。他现在正卡在最重要的节点上,已经厚着脸皮巴结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是欠些火候。
所图之事关系重大,即使忐忑也没办法,大不了再忍三年熬到高中。但在此之前,该做什么尽力去做,小柔会在天上保佑自己。对于未来不确定的事情我们都喜欢求助神灵,所以有人拜佛有人烧香。宁栩尘对这种精神寄托深信不疑,甚至可以听到天空传来的巨响,仿佛有旁白插入:
不要怕,你有主角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