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都成并没有在零陵路府停留太久时间,只是带了一些资料才是返回了驻军堡。
对于路府来说,存在感都没有。毫无任何事情可言!
神隋帝国改年号从民主改为共和后,称之为神隋共和国。
共和年代的地方编制,是道,路,线或领。根据朝廷颁发的合同法,也就是宪法。共和年代的宪法不是人大批准产生,而是合同高于一切。因此,合同才是绝不被允许违反的。除非,朝廷甩赖皮!毕竟,啥都是朝廷规定的。
根据地方和朝廷达成的合同,地方编制必须要有足够的社会贡献度,才可以维持编制。
换句话说,谁的社会贡献度越高,谁就有足够的编制,养活三千万公务员。
按照合同规定,路府的贡献度和线衙的一样。也就是说,只要路府还有一个国家正规编制线,那么,路府就有足够的贡献度保证编制不被撤销。
那么,贡献度来源于什么?
这里不得不说另外一个合同。便是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要保证年薪百万。可是,共和年代,地方最高基本工资是上海的三千块钱一个月。
高于百万年薪,才是完全履行了劳动合同。那么,无法高于百万年薪呢?
那么,就需要参与工分和贡献度制度。
越是工资低,工分就越高。工分最高是每日八分。
工分可以购买一些物品,这些物品可以计算成为贡献度。
地方政府依靠工分和贡献度,获得朝廷发放的民主元。
民主元和共和币这个正规货币不一样。澳元周期性抹零并且一旦兑换,打一折。不过,正常情况下,澳元购买力和共和币一样。
问题关键在于,未成年人不得签订劳动合同。
退休养老人员,可以合法要求分摊地方政府获得的民主币。
因此导致了一个问题,地方政府无法维持自身存在。
这其中,最惨重的便是线衙。
为啥地方政府无法维持自身存在?一方面,地方政府依靠人口获得民主币,可以另外一方面,足足三倍人要分发民主币。
最惨重的是什么?地方政府必须获得贡献度来保证自身编制不被撤销。
不过,这里有一个漏洞。人口数量直接和工分贡献度民主币挂钩。如果,要一部分人,不持有户口?又有产出去支付获得贡献度?
因此,共和年代,无户口现象非常严重。
总之,工分和贡献度制度,导致了不获得户口,可以支撑其它人去支付获得贡献度。
线和领,一个最大的区别便是,一个是国家正规编制线,一个是路辖领。
简单的说,线,有国家正规地方机构。但是,需要贡献度保证自身编制不被撤销。
而领,没有国家正规地方机构,只有路府派出的工作组,去保证最基本的人权。
换一个说法,领要被路府剥削。而线可以自行抗下所有。要是路府剥削,线甚至是可以选择变成路府或者更换门庭。
当然,这个世界没有好人。天下路府一样黑。
绝大多数情况下,路府不会对线衙动刀子,只会瞄准领,往死里打。
倒是道府,有多少线,就代表着有多少钱,反而是一天到晚琢磨如何增加更多的编制线。
这次驻军堡领被变更,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里面。一件事情的发生,绝不会是一两个原因导致的,而是诸多原因共同影响发生。
因此,对于路府来说,只要还有一个线存在,就可以各种浪!而对于道府来说,如果拆了路府可以变成两个线,那也是可以考虑拆分路府。
可惜,路府只需要有一个线存在就可以保证自身存在。
每年,路府虽然可以获得民主币,但是,自身消耗巨大。特别是还有分摊给线衙,可以说,领就不要幻想太多。
不过,不仅仅是地方政府可以获得民主币。只要是有贡献度产生,就可以获得民主币。因此,民主币并不难获得。
最难的是共和币,除了合法拥有共和年代户口的公民,可以获得基本工资必须支付的共和币外,无户口,就连获得基本工资的权利都没有。
不过,共和年代无户口现象太过正常。因此,除了出道会被监管外,离开线衙,持有路引,反而是可以通达全道。
路府和线衙一个最重要的功能便是签发路引。这路引可不是好拿的,一旦触犯刑法,那么,要扣地方政府的民主币获得资格,严重的甚至是要扣贡献度。
唯一幸运的是,由于编制不足,基本上没有人大街小巷查身份证明。
为啥户口现象如此严重?也是因为社会公共安全被破坏太多,导致地方政府不愿意签发户口。除了嫡长子外,任何一个户口颁发,都是要三思而熟虑。
至于谁是嫡长子?那就是户口持有者自己担保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只要有地方政府愿意颁发户口,那么,就是有户口的公民。
这也是为啥宇文家可以颁发户口的原因,因为宇文家是神隋帝国皇室,要扣也是扣朝廷的。
除非,朝廷彻底取消君主制度。
不过,后知后觉,宇文家已经是失去了颁发户口的实力了。
无户口者获得户口的方法,或者说,获得户口的方法。一是继承户口。每一个户口可以指定血统的人继承。二,便是通过义务教育考上大专中职本院。每个路,只收取一人。三,便是获得士族证明。
无论是否有户口,都拥有受教育权。这便是未成年人保护法。
换句话说,只要大专中职本院还有一个本路学生?那么,就不会有人考上大专中职本院。
至于士族证明,又分为两个。一个是学士证明,大专中职本院毕业便是签发学士证明。或者,获得四年一届民主文学奖或五年一届共和科技奖一等奖。
另外一个便是士兵证明。为国捐躯,有概率获得士族证明。这个证明,已经是很数十载都没有签发了。
因为,没有战争爆发!所以,判定为国捐躯,实在是太难了!
任何一个共和年代的人,无论是有户口还是没有户口,最梦寐以求的,便是获得稳定的贡献度。
无论是否有户口,都可以获得贡献度。
贡献度如何获得?有人愿意用工分支付即可!
那么问题来了,工分又需要公民劳动才可以产生,超过百万年薪不在获得。
这就陷入了一个谬论!
因此,便是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领,各自维持自身存在。只有极少数强大的领,不愿意被路府剥削,尝试变成线衙。
任何一个领都可以向道府申请变更成为线衙。三年之内,不需要获得贡献度。可是,一旦第四年没有办法支持自己获得足够的贡献度,便是触犯刑法。
在共和年代触犯刑法有多么严重?宇文家都有太子被判处死刑。
要知道,合同保障着人五条权利,其中第一条便是,不允许判处死刑!
触犯刑法,连合同都保护不了你。
不过,宇文皇帝倒是没有被判处死刑,都是善终!
尽管这些年来,宇文家越来越做,可是就是做不死!喘着气,呼吸着长老院不断输来的氧气。
用一句话形容,蝼蚁尚且贪生!
领的存在维持并不难。因为,朝廷大规模的收购口粮和以此发放贡献度。
若不是口粮可以无限兑换贡献度,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应该是无法维持自身存在。
因此,领只需要完成路府分摊的口粮任务,就不会被为难。
对于路府来说,把所有领逼死了对自己也没有好处。毕竟,线虽然名义上属于路府,但是,实际上是道府管辖。唯一属于路府的,是这块土地。
因此,驻军堡归属郴路,是驻军堡搬迁过去郴路,并不是驻军堡被化给了郴路。
除非路府垮台 绝无行政编制变更之可能。
地方政府的发展壮大,可以简单的归结为研究获得更多的贡献度。
贡献度便是地方政府的底气。线衙为啥理直气壮,便是可以获得稳定的贡献度维系自身存在。
最简单的贡献度获得办法,便是获得士族证明。这也是路府资源的主要溢出。毕竟,各路第一,稳定隔几年产出一个大学士。
其它的办法,便是会被民主币阻击。
因为民主币实在是贬值太严重,官方抹零,最为致命。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获得的,只有民主币。
能够被工分兑换的,只有紧缺性资源。也包括必需品。
有关于取消口粮任务的提案,每年都有。但是,在各地严防死守下,都没有讨论的必要。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政府,允许取消口粮任务。
哪怕是经济最发达的上海,获得贡献度最稳定的办法,也是提交口粮任务。
为啥上海那么小反而口粮任务最高?
很简单,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是酒囊饭袋。只要完成最基本的要求,往往都是吃喝玩乐。
而不是办理更多的贡献度,去试图发展壮大。
不过,工分终究还是要花的。因为,持有越多工分,获得工分的难度就越大,因此,并不是只有紧缺性资源才有人兑换。贵的很的,也有。
比如房子车子等大宗商品,很多时候,没得办法,只能是便宜点工分提供兑换了。
宇文都成看完了零陵路治,终于是明白了为啥零陵路如此破烂不堪。
原因很简单,零陵路府搬迁到了平原,导致,口粮任务完成都受到了影响。
特别是,零陵路处于丘陵地带,本身就不是以产粮见长。
可惜,所有的农产品中。只有水稻,小麦,以及猪。是指定的口粮任务。
其余的口粮任务,不是朝廷发放贡献度。
因此,除了极少数农产品,要么是过于稀缺。要么就是价格太高。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这种农作物。
宇文都成也是看着零陵路府工作报告。整个零陵路,有无户口比例,达到了惊人的十比一。
这里有无户口,并不意味着不被记录信息。而是,是否上传到朝廷。
比如,考上大专中职本院,那么当然是要上传到朝廷。否则,无法跨道而行。而受教育权,是受到严格保护的。
这也是为啥宇文家可以操作。本来是上传到宇文家,不过现在,改为洛阳了。
为了点钱,宇文家的权柄又被削弱了。
当宇文家所有权柄被削弱,那么,便是帝王变迁之时。
取而代之,有太多的地方蛇梦寐以求这个位置了。
猪不可怕,可怕的是,是队友。宇文都成心里隐隐约约已经是有了打算,不过,时机未到。
为啥宇文家需要接管零陵路府?宇文都成也是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便是平衡。
宇文家权柄被削弱了,长老立刻又补强了。
长老院和宇文家,是神隋帝国的一个平衡。
宇文家占据正统象征,可是却没有任何实力。长老占据几乎所有权利,却名不正言不顺。
为啥不彻底推向共和制度?
宇文都成理解更深,因为不可行。这种地方机构下,必定是会导致拥兵自重,继而席卷天下。
对于宇文家来说,零陵路不重要。重要的是,位于宁远的皇宫终于是修建完成。
宇文家正式开拔,从驻军堡,迁移前往宁远皇宫。作为太子,宇文都成也是离开零陵路府,跟随搬迁大军,前往宁远。
当年长老院变更的承诺,直到如今,才是兑现。那么,没有变更的承诺,又何时才可以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