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三十八)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091字 发布时间:2022-04-02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五集

 

讲道理,事物的发展需要符合客观规律,并不会以个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别说是离开严嵩了,就是道长没了,大明朝依旧是那个大明朝,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无非是江河日下、气数将尽、亡国有日罢了。严阁老这番话才是最朴素的至理名言,可惜小阁老到死也没悟透,什么是一个合格的一把手,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合适的人去干合适的事,这才是个合格的一把手。举个例子,严嵩让胡宗宪兼任浙江巡抚,这叫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胡宗宪负责改稻为桑,这叫让合适的人去干合适的事儿,胡宗宪冒死上疏要求延期三年分批执行,这就叫用对了人。

 

再看看严世蕃是怎么用人的,先是逼走胡宗宪,然后提拔重用了郑泌昌、何茂才还有高翰文,其实郑泌昌能力绝对是够的,就是品行差了点,小阁老让郑大人去搞改稻为桑,这才是真正的败笔,事情坏就坏在这上面了。郑泌昌可不是高翰文,“官场婊子”的花名绝不是白叫的,明知是必死的局,拼着鱼死网破,也要多拉些人下水才够本,美其名曰“打断骨头连着筋”,于是后面才有了挂着织造局的灯笼去买田的事儿;何茂才分明是个没心没肺的粗人,节外生枝的通倭案就是他的手笔,画蛇添足不说,还习惯性地出卖领导,第一个供出小阁老的便是这位十几年的老刑名;至于高翰文就更拉胯了,这位小阁老的爱徒,半路就投敌叛变胡宗宪了,到了杭州跟着清流那两个知县一通折腾,差点就把以改兼赈给折腾黄了,弄得郑泌昌、何茂才疑心生暗鬼,误以为小阁老要拿他俩去顶缸,这才打定主意铤而走险,要借织造局的名义去买田。

 

正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严嵩早早就把用人的权利给了严世蕃,这才有了后面这许多的幺蛾子,严阁老用了一辈子的人,最后却在自己儿子身上看走了眼,这大概就是宿命吧,总之是谁的孩子谁抱走,自己的屁股自己擦,严嵩除了自认倒霉,似乎也怨不得别人。严世蕃自然知道自己被郑、何给卖了,要不然白天他也不会着急忙慌地跑去找严嵩,更不会带人去西苑大闹宫门了,小阁老但凡要是有解决办法,也不至于满大街鬼哭狼嚎、撒泼打滚地丢人现眼了。很多事知道了也无济于事,严阁老倒是什么事儿都知道,可摊上这么个宝贝儿子,不是一样没辙嘛。

 

严嵩用手指着严世蕃的鼻子点了点,长吁一声,甩了甩袍袖转过身去,严世蕃心中羞愧难当,倏地站起身,面色铁青咬着牙骂道,“这两个狗日的!上本,我立刻叫人上本,我要杀了他们,杀了他们!”心浮气躁爱上头,这小阁老确实难堪大用,严嵩微闭着双眼转过头,依旧用那副恨铁不成钢地语气问道,“你怎么上本,上谁的本,杀了他们,杀不杀你?去,坐到书案前去”,单纯地宣泄情绪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老人家已经懒得再跟熊孩子多解释什么了,自己的屁股都没擦干净呢,竟然还有心思去弄死别人,小阁老,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这会儿又行了。

 

严世蕃如遭当头棒喝一般,一肚子腹诽却又不敢顶嘴,垂头丧气地走到书案边,满脸不情愿地坐了下去。严嵩瞥了他一眼,便开口吩咐道,“拿起笔,我说你写,汝贞仁兄台鉴”,一听是给胡宗宪写信,严世蕃握住笔,一脸不可思议地望向老爹,弱弱地问了一句废话,“爹是让我给胡宗宪写信”,严嵩倒背着双手,轻描淡写地答道,“不是写信,而是谢情,还有赔罪”。让严世蕃主动给胡宗宪写信,这已经是勉为其难了,听说还要自己低下头谢情、赔罪,这如何使得,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小阁老也是个爱面子的人,“啪”地一声撂下笔,皱着眉头、梗着脖子争辩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就这么信他?这今年的改稻为桑,要不是他从中作梗,这后来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事情发生呢?儿子不知道还要谢他什么情,还要跟他赔什么罪!”正所谓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就严世蕃这个眼光和认知水平,跟他讲道理纯属是浪费时间,最后道理讲不通,说不定还得把他爹气出个好歹来。


严世蕃是一个蛮有意思的人,你说他要脸吧,人家大白天能站在自家大门口,当着那么多路人的面,对着自己老爹一顿破口大骂;可你说他不要脸吧,这会明明刀都架在脖子上了,小阁老反而还爱惜起羽毛来了,死活不愿意给胡宗宪低头认错,这人有时候吧,还真是挺矛盾的。听严世蕃这口风,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那完全是胡宗宪的错,即使胡宗宪没错,那也是郑泌昌、何茂才的错,总之绝对不可能是他严世蕃的错,既然自己没错,那凭什么要给胡宗宪赔罪呢。按照小阁老这个铁逻辑,再往前多推一层,其实一切都是严嵩的错,要不是老人家几十年前情不自禁地那一哆嗦,也就不会有严世蕃了,没有严世蕃自然也没有今天这么多的糟心事,所以说,一切都是严嵩的错,小阁老这个逻辑,问题不大!

 

像赔礼道歉这种事,根本就无关对错,用现在的话来说,道歉提供的只是些情绪价值罢了,这个浅显的道理,对于结过婚的男人而言,懂的都懂,与其花时间、精力去给自己老婆讲道理、辨是非,还不如直接低头认错来的省事,想不通为啥小阁老娶了九房媳妇,这个道理还没悟透,只能感慨一声,还是封建男权社会好阿,大老爷们儿的家庭地位是真心的高。家庭和职场从来都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更没啥是非曲直,领导说你错了,你就是错了,你爹让你赔罪,你痛痛快快地赶紧赔罪便是,扯那么多有的没的,不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吗,不如学学《庄子》那一套,“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严嵩此时也是动了几分肝火,自己挑了几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想去考一考儿子,这熊孩子答的是风马牛不相及,驴唇不对马嘴;让他写封信去给胡宗宪勾兑勾兑感情,他梗着脖子犟嘴不说,还把错都推到了胡宗宪身上,合着全天下都得惯着他严世蕃一个人呗,熊孩子的智商肯定是随他妈了,这情商怕不是随了邻居吧。严嵩倏地睁开眼,直勾勾地盯着严世蕃,冷冰冰地训道,“毁堤淹田,作了天孽,要不是他九个县都淹了,几十万人都死了,查下来有多少人头落地,他一肩把担子都担了,这个情不该谢吗?你们几个还罢了人家的浙江巡抚,还不让他见我,让个郑泌昌、何茂才闹腾,还弄出个什么通倭的大事,人家暗中都给平息了,这个罪该不该赔?”

 

严阁老虽然上了年纪,但这一双老严却并未昏花,要不是胡宗宪及时分洪,一下子淹掉九个县,河工失修这个解释怕是很难搪塞的过去了,也没有一波杀九个县令的道理。到时候层层追查下去,再加上清流这帮搅屎棍暗中推波助澜,情况怕未必比现在好多少。这天大的干系胡宗宪一个人全担了,洪是他分的、人是他杀的、河工失修的理由是他上报的、小阁老的屁股也是他给擦干净的,这份人情不该谢嘛。胡宗宪到了北京,在严府大门口站了大半夜却进不去门,回了驿站又被严世蕃一通臭骂,逼他辞职,小阁老端的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干了这么多狼心狗肺的事儿,给人家道个歉,难道不应该嘛。要不是胡宗宪暗中派兵去淳安帮忙,织造局灯笼谁能摘的下来,海瑞连同齐大柱一帮人都得变了焖炉烤鸭子,坏了道长的名声不说,还把要命的把柄送到了清流手里,到时候又该如何善后,这些事儿小阁老你真的有考虑过嘛。

 

见老爹动了真火,严世蕃也不敢再回嘴了,垂头丧气地坐在一旁,心里还在默默地问候着胡宗宪的家人,严嵩转过身吩咐道,“拿出你写青词那些小本事,就说自己糊涂,用错了人,叫他看在我已经老了,请他务必做好一件事。”严嵩对自己学生的性格拿捏的很准,胡宗宪这种人吃软不吃硬,如果硬逼他做事,哪怕是道长说话也未必管用,最好的方式就是用道德和亲情绑架他,打着授业老恩师的旗号,求他拉兄弟一把。严世蕃心不甘情不愿地提起笔,皱着眉问了句“什么事”,严嵩不徐不疾地说道,“杨金水就要押解到京师,让他一定在这半个月以内打好几仗,稳住东南大局”。严嵩话还未说完,严世蕃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这些事不说他也会做”,似乎是嫌老爹人老话多,没话找话还啰嗦起来没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