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就听夫人大喊:“老爷,你醒了,你终于醒了……”
吴耳连忙伸出手指探触他的颈动脉,发现有了跳动,在观察他的胸腔也有了起伏。这才放下心来。
夫人见老爷 醒转,喜不自禁,连忙吩咐巴忠带吴耳出去大厅,好茶好水伺候着。巴忠见他将老爷救过来,怨恨自然也少了许多,态度也变得好许多。
稍后,巴老爷坐在躺椅中,由家奴抬着出来,夫人随后跟随。老爷的脸色已经红润了些,到底是正当壮年,即使病入膏肓,依然能在短时期恢复精神,在大厅里坐定后,老爷和夫人又对吴耳好一番感谢。
随后,那老爷困惑道:“听说你是范五的大哥?我怎么不知道范五有个大哥。”
吴耳连忙摆手:“误会。我和他并不认识,只是见他被打,路见不平。当时我也并不知道他是个贼。”
“贼?唉!”老爷叹了一口气,“尽管他偷了我的药,但我不能否认,这范五不是个坏孩子,他只是孝顺罢了。”
原来,这巴老爷在乡下还有家业,而范五家则和巴老爷家世代为邻。范五的爷爷和巴老爷的父亲还是好友。尽管两家贫富悬殊很大,但巴老爷却始终都没有瞧不起他家,每次范五的爷爷带着范五进江洲城,都会到巴老爷家坐坐。后来,范五的爷爷患了怪病,范五不知在哪里得知巴老爷家有药能够治疗爷爷的病,便混进府里偷走了。
为吴耳恍然明白,为什么门口的家丁要将范五置之死地而后快。原来是因为巴家的看门家丁当初因他脸熟放进府去,导致药被盗,所以才对他恨之入骨。
夫人在旁边接话道:“老爷,你的宅心仁厚世人皆知。但是你宽恕他,谁来救你?这灵液可是及其难寻。今日你昏倒,多亏了这位恩人。下次怎么办?”
吴耳这才顾得仔细打量这夫人,只见她也就二十多岁的样子,说话却不温不火,很是沉稳。
老爷沉默不语,良久,他道:“夫人,可能这就是我的命。想我巴家,从我祖上中年忠烈自刎开始,便没有长寿之人。为了避过灾祸,我选择不做官,只做百姓,只想安稳度过此生。谁知道还是逃不过这一劫。即使范五不偷走灵液,我还能坚持多久?这是命,夫人你不要难过。”
说到这里,老爷哽咽了,夫人也掉下泪来。
看得出来,这夫妻二人颇为情深,却偏偏情深不寿。吴耳心里感慨着。他本是存着困惑心而来,但现在见此情景,却也不好再开口打扰。于是便起身告辞。
那巴家夫妇也未多做挽留,派巴忠将他送出府去。
………………………………………………………………
旅馆中。客房里,四个人围坐在一起。
“吴耳,你说什么?巴府?他祖上忠烈自刎?”巴清听了吴耳的话后,惊奇地嚷起来,“你知道巴府老爷是谁吗?”
“谁?”
“你还记得,我们之前去巴南区的双忠祠,看到一副‘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的对联吗?这其中的双国士,我当时告诉你是谁?可还记得。”
“是——巴蔓子将军和秦良玉。你还说,这个巴蔓子将军是巴渝文化的精神图腾,因为他为了平定巴国战乱,去楚国借兵。被楚国大王趁机要三座城池。他答应了,说要么给三座城池,如果给不了三座城池,就把项上人头给楚王。后来楚国出兵帮他平定了巴国战乱,他没有给城池,而是把自刎以谢楚王。”
“是的。这就是忠烈自刎将军。巴老爷还说他放弃官场权势,”巴清道,“综上所述,我敢肯定,这个巴老爷就是巴蔓子将军的后人。”
“你分析的有道理。清儿,那你说灵液是什么?”
“灵液?这我倒不清楚,什么灵液?莫非是少数民族研发出来的东西?对了,这个时代可是研制仙丹的方士盛行,莫非是方士们研制出来的仙丹?”巴清自言自语着,嘴里还不停嘀咕|“仙丹,灵液,灵液,仙丹……”
忽然,她一拍脑门,大声嚷起来:“我知道了,不就是水银吗?”
其声音之大,竟是吓住了屋外的人们。很快就有店家来敲门:“客官,你们需要点什么?”
老八连忙出去应付店家:“不,不要。”
“不要喊什么?”店家拽拽地,还探头向里张望。老八眼疾手快,一下子关紧房门。屋里,巴清和云儿都忍不住笑起来。
“你说什么?”吴耳惊诧地问,“为什么说水银是灵液?”
“因为水银在古时候就是用来治疗鼻血的呀。古药方上说‘胆热鼻血。用水银、丹砂、麝香等分,研细,每服半钱,新汲水送下’。可见古人是把水银用来治疗止血的。而且水银的别称就是灵液。”
“水银又称呼灵液?我怎么不知道呢?”
“哎,你说你理科生,知道水银的生产过程,也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但水银的别称你们理科生可就不知道啰。听我这个文科生给你普及一下基础知识吧。”巴清笑道,“在历史上,水银还有:白澒、姹女、澒、神胶、元水、铅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子明等别称。为什么叫水银,是因为它外表银白闪亮,和白银很像,但它又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所以它被形象的称为“水银”。”
吴耳兴奋不已:“如果这灵液真是像你说的那样是水银的话。这还证明一件事情。”
“什么事儿?”
“现在人们还没有叫它水银。也有可能后世的‘水银’还是咱们叫起来的。”
“你这一说,还真是这样。”巴清也很兴奋了。
“吴耳,你这一趟不白瞎参合啊。咱们是不是通过这个灵液,咱们就能找到巴清和水银了?”
“不行。”吴耳道,“巴老爷说了,灵液只有那么一点,世上再无灵液了。”
“此话怎讲?既然之前有,现在就会有呀。除非……”巴清思考了一会儿,道,“除非他们还没有发明制作水银,只是靠大自然的杰作得到天然水银。”
吴耳一听,也觉得巴清这番推理很有道理,。于是二人决定,找机会去巴府探问灵液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