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六)严阁老深夜教子(下)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47字 发布时间:2022-03-31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五集

 

听到严嵩说让把大爷严世蕃叫来,那个掌灯的管家摆出一副诧异的表情,试探着问道,“阁老是不是说,叫小人们去把小阁老请来?阁老,您老人家白天可是吩咐过,这半个月谁也不见,尤其不能让小阁老进府阿”,严嵩这一手朝令夕改把管家也给整懵了,讲道理领导布置了工作底下人照办就是,本不该多嘴的,但考虑到老人家今年81了,万一真是老糊涂了,说话颠三倒四、前后矛盾也不是完全没可能,那管家也只得硬着头皮给严嵩提个醒,生怕老人家忘了自己白天说的话。严嵩驼着背缓缓走了几步,意味深长地感叹了一句,“可有人他就是不守规矩阿,徐阶今天下午不就在内阁见了张居正吗?”堂堂内阁首辅又怎么会对两个下人解说内阁的事,这话分明就是说给道长听的,是他们清流先坏的规矩,徐阶白天能见徒弟,严嵩晚上自然也能见儿子,道长真要怪,那就去怪徐阶,怪清流那群人做事没有底线。

 

碰壁了一天的小阁老正在家生着闷气,突听得老爹半夜召见,满腹委屈一扫而光,飞也似的赶到了严嵩府邸,兀自走进书房却看不见一个下人,环顾一周方才看见坐在书堆中的老父亲,轻轻唤了声“爹”,低头走上前来打了个招呼,随即脱掉长衫,二话不说便开始埋头干活,这熊孩子在外面遭了社会的一顿毒打,再回到家果然变得识相多了。严嵩坐在原地,怔怔地盯着严世蕃忙碌的背影,眼中时不时地闪过一丝疼爱,似乎异常享受这片刻的宁静。看着儿子干的汗流浃背、热火朝天,严嵩决定给儿子说点儿正事儿,多少也给他交点儿底吃颗定心丸,省的他没头苍蝇似的在外面到处惹祸,便开口说道,“不忙搬,先擦把脸喝口茶”。“不累,爹歇着吧,儿子很快就摆好了”,严世蕃脸上沁着细密的汗珠,活儿干的格外卖力。

 

严嵩意有所指地吩咐道,“那匣《韩昌黎集》帮我找出来”,严世蕃寻了一阵把便把书递了过去,严嵩循循善诱地说道,“把那个,那一卷《祭十二郎文》,那一卷找出来”,严世蕃依言照做,却又听爹说了一句,“我不看了,你给我念吧,就念‘吾自今年来’那六句话”。严世蕃的表情仿佛凝固了一般,心中忍不住划过一丝酸楚,这是一篇高中语文课本要求背诵的文章,小阁老语气中多了几分萧索落寞,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日渐衰老的父亲,尤其念道“几何不从汝而死也”这句时,眼眶中隐隐有泪光闪过。三十岁前子凭父贵,三十岁后父凭子贵,一代更比一代强,超越自己的父亲,成为家族的骄傲,这大概是每个男人心中的梦想,只可惜现在社会卷的实在太利害,不少人年近不惑还是只能在家啃老。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尸无骸,能够飞黄腾达,实现阶级跃迁的毕竟只是凤毛麟角,男人们辛辛苦苦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到头来还要被女拳嘲讽为普通且自信,更是贴上了“垃圾”的标签,只能长叹一声,何苦来哉,不如躺平,似乎扯远了,还是说回严世蕃。

 

严嵩瞟了一眼满脸委屈的严世蕃,沉声问道,“知道爹为什么让你念这段吗?”,严世蕃平复了下心情,垂头丧气地答道,“无非还是在责怪儿子罢了。爹是老了,儿子也没想在您老这个年岁给您招风惹雨。可二十多年了,我们杀的人、关的人、罢的人那么多,爹想早点安度晚年,他们也不会放过您,儿子要不在前面给你顶着,还有谁能替爹在前面顶着。”都混到这般田地了,小阁老还是改不了死鸭子嘴硬的毛病,竟好意思舔着脸说自己没给老爹招风惹雨。改稻为桑怎么就出了岔子,毁堤淹田是谁在幕后主使,胡宗宪凭啥连严府的大门都进不来,今早带人大闹西苑的又是谁,严党今年出的这些幺蛾子,哪一件事背后没有小阁老的影子,如果这都不叫招风惹雨,那什么才叫招风惹雨,大概是严党分200万两银子,道长分100万两银子,这种吧。小阁老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我们杀的人、关的人、罢的人那么多”,没有你爹在后面撑着,你一个负责给道长修宫观的包工头,能杀谁、关谁、罢谁,有这吹牛哔的能耐,还不如静下心,好好学学韬光养晦之策,你爹为啥81了还不敢退休,小阁老你自己心里没点哔数嘛。


一个八十一岁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而且思路还异常清晰,像严嵩这种情况在嘉靖一朝大概算得上半个医学奇迹了,一把年纪的严嵩也想早些金盆洗手、安度晚年,可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尤其是自己这个宝贝儿子,都快奔五十的人了,还整天在外面招风惹雨,让老父亲一刻也不得安生。如果只考虑自己,严阁老这把岁数早就活够本了,对于清流的秋后算账老人家根本不惧,正所谓舐犊情深,想一想严世蕃还有严家那些子子孙孙,严嵩果断选择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放手一搏,只为能给子孙后代求一条生路而已。至于小阁老,拜托你还是消停消停吧,扯什么“儿子要不在前面给你顶着,还有谁能替爹在前面顶着”,真是顶你个肺阿,小阁老你不顶在前面还好,就是因为你每次都顶在前面,才闹出这么多幺蛾子,前面有毁堤淹田、以改兼赈,后面还有鄢懋卿巡盐,整个严党都被你搭进去了。

 

所以说教育孩子要趁早,到了小阁老这般年纪,已经是什么道理也讲不通了,自己的主意比谁都大,严嵩斜着眼盯着严世蕃看了半晌,心中充满了无力感,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教训道,“就凭你们几个人到西苑禁门去闹,那也叫在前面替我顶住了?你爹也就一天不在内阁,你和罗龙文、鄢懋卿就没有一个人,能进得了西苑那道门。张居正就进去了,就能够和徐阶策划于密室,传令于天下。哪天我要是真死了,你们不用说到西苑去闹,坐在家里人家也能一道令把你们都抓了!”既然道理讲不通,严嵩索性就换个话题,要跟儿子从技术角度探讨一下,到底该怎么为官,怎么做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小阁老不缺骂他的人,真正缺的是能骂醒他的人,当然即使骂醒了,这份清醒也只是暂时的,毕竟一时上头一时爽,一直上头一直爽阿。

 

严嵩事情看的通透,说起话来自然也格外地刺耳,没有自己在背后撑着,就凭严世蕃那几个人、几杆枪,连朵浪花都翻腾不起来,西苑的门都进不去,也就只能占点儿嘴上的便宜,比起人家张居正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只要严阁老在,小阁老还是小阁老,有一天严阁老不在了,小阁老立马就得变小赤佬,人家随随便便一纸公文,就能上门抄家抓人。当然严阁老今晚的话也有些过于乐观了,事实是没等严嵩咽气,人家一道令就把严世蕃他们全抓了,所以这人阿,甭管处在什么位置上,最好不要轻易立flag,否则很容易被打脸。听了老爹的一番训斥,严世蕃眼中闪过一抹惊愕,没想到老爹宅在家里这消息也是蛮灵通的嘛,随即心中涌现出一股淡淡的羞耻感,低头尴尬地答道,“今天的事,爹在家里都知道了”。

 

严嵩还是那般目不转睛地盯着严世蕃,不经意间显露出一股极强的威压与自信,却又云淡风轻般地说道,“你知道的我都知道,你不知道的我也知道!我还是首辅,是大明朝二十年的首辅!二十年我治了那么多人,朝局的事我敢不知道吗?老虎吃了人还能打个盹,你爹我敢打这个盹吗!”所以小阁老你现在明白了吧,很多事都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自欺欺人罢了,内阁值房的事儿,用不了半个时辰你爹就全知道了,那你在你爹大门口故意拦着胡宗宪,然后去驿站逼人家第二天辞职的事儿,你猜你爹当天晚上知不知道。

 

再多问小阁老一句,你觉得毁堤淹田这么大的事儿,你不说你爹就真的不知道嘛,当初为什么不拦着你,估计和道长一样,左右不过是几个县的事儿,严阁老心中装的可是两京一十三省。毁堤淹田这事儿如果做成了,补了国库的亏空,自然是一美遮百丑,就算未来出了事儿,到时候也可以把郑泌昌、何茂才、高翰文推出去顶缸。严嵩也没料到,自己这宝贝儿子愣是把一大锅饭给做夹生了,国库的亏空没补上,搭上了浙江一群小弟不说,最后还给自己惹了一身骚,赔了夫人又折兵,实在是得不偿失。严嵩说的明白,这二十年来杀人、关人、罢人的是老人家自己,你严世蕃别什么事儿都往自己脸上贴金,一口一个“我们”叫的那么欢,你爹是你爹,你是你,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最好再加上点自知之明,什么事儿都往自己身上大包大揽,将来你爹走了,人家秋后算账不找你找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