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嬷嬷眉头紧锁,不确定的开口道:“当年少爷在战场上遇刺的消息原本是瞒着夫人的,夫人当时快怀着您,怕动了胎气。”
赵嬷嬷回忆着往事慢慢的开口说道。她的声音如同远方传来一般。
“夫人原先也是不相信的,毕竟出了那么大的事。当时的老国公下令封锁这件事情,下令府中众人若是夫人有问起,都说少爷临时接到皇上的旨意到南郡去了,其他的一句话也不能让夫人听到…”
“可夫人是个多聪慧的人啊,她原先就有所怀疑,后来又不知是从哪得来了消息,直接冲入紫云堂中,那时的我也拦不住夫人,夫人命令我出去守在门口,等我再进去时…”赵嬷嬷顿了半晌,叹了口气。
“等我再进去时,只看到夫人脸色煞白,失魂落魄的跌坐在椅子上,我急忙将夫人扶回听竹轩中,可被这一刺|激,夫人到底还是动了胎气…”
赵嬷嬷说完便看向了林熙瑜的眼睛。
只见她的眸底如冰窖般一片冰凉,眉头蹙起,不知在想些什么。
赵嬷嬷轻唤一声:“小姐。”
林熙瑜突然看向她们三人,喃喃道:“嬷嬷,我现在就只有你们了。”
“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有的声音说是二房的人害死的我爹娘,而我以后也会被她们害死。”林熙瑜狠狠闭了一下眼睛,惊恐的说道。
“所以我现在不敢相信大姐姐她们,更不敢再与她们多接触,我害怕,嬷嬷。”
说到最后,林熙瑜甚至有了哭腔。
赵嬷嬷赶紧将林熙瑜搂近怀中,轻轻的拍着她的背。
看着自家小姐那样,依兰与芍兰面面相觑都有些不知所措,就连平日里油嘴滑舌的依兰都说不出话来。
稳定了一下情绪,林熙瑜强撑着一个笑脸说道:“嬷嬷,你们都是我娘留下来的人,也是我现在唯一信得过的人。”
“放心吧小姐,我们没能保护好夫人。”赵嬷嬷面色凝重的说,“如果再连您都没保护好的话,老奴就是连死后都愧对九泉之下的夫人。”
依兰芍兰二人听了赵嬷嬷这话,忙跪在林熙瑜面前。芍兰低着头开口道:“小姐,我与依兰二人若不是受夫人的恩惠,早就已成为两缕亡魂。夫人不在了,小姐就是我两一辈子的主子。”
“我俩誓死效忠小姐。”二人同声说完就给林熙瑜磕了个头。
赵嬷嬷赶紧将二人扶起,笑骂道:“你们这两妮子,这不是在折小姐寿呢!”
林熙瑜闻言,微笑道:“嬷嬷,你别怪她们。”
“小姐既然您这样说了,那我们是不是要早做打算?”赵嬷嬷轻声问道。
林熙瑜轻轻摇了摇头:“不急,我们慢慢来。”
孙氏,二房,李启然。
不急,我们慢慢来。
隔天林熙瑜还是如往常一般早早就醒了。不知为何,自她重生以后,她每天睡梦中都会梦见前世所经历过的事情,无论是好抑或是坏。
估摸着离去向孙氏请安的时刻还早,她在床榻上又躺了好一会儿才起来。唤来芍兰伺候其洗漱梳妆后,这才缓步朝紫云堂走去。
她可没忘记她今天还有件事要做。
今儿请安林熙瑜来得早了些,她到正屋里时,里头就只有杨丽岚和她的一双儿女。见林熙瑜进来,杨丽岚微笑着朝她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二房的人也来齐了。
老国公自遭受刺杀且又被大儿子的死所刺|激到,早早的就上奏书请求皇上允许将爵位传给二儿子林清海。
虽说林清海原先走的也是武官的路子,可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摆脱不了不如自己大哥的阴影,所以就改走了文臣的路子。改走文臣路子之后的林清海愈发的如鱼得水,不仅娶了周太傅家的嫡女,还继承了爵位。
在朝堂中顺风顺水,他的后院也未曾起火。周妙娴肚子争气先后给他生了两双儿女。而唯一的张姨娘还是原先孙氏身边的大丫鬟,也只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周妙娴开恩,允许其与女儿林熙茹同住。张姨娘对此感恩戴德,平日里一般都呆在自己的院子中不出来,丝毫影响不到周妙娴的地位。
由于孙氏爱热闹,所以她们一般请安之后都会留下来陪孙氏用早膳。但是孙氏同样重规矩,饭桌上的规矩还是得严严格格的实施。
这对林熙瑜来说简直比不让她吃饭还难受。他前世嫁入韩王府中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用膳,最多身边只留一个丫鬟伺候,到被囚禁在院子中时,也是自己一个人吃饭。这一下,让她又回到在好几个丫鬟婆子的注视下吃饭,她还真有点不习惯。
好不容易吃完一顿饭,在丫鬟们伺候着漱口后,众人便纷纷起身告退。
林熙瑜特意落后众人一步,等走出紫云堂时。她想了想,抬脚朝书房走去。
老国公除了休息时会回后院,不然一般都待在前院的书房之中,连用膳都是自己一个人。虽说林清海已经继承了爵位,但他也只在前院另开了一个书房,原本的书房还是归老国公所有。
因为本朝民风开放,男女之间的交流往来也不似前朝般强调“男女之大防”,所以国公府中从内院去往外院还是较为轻松的。
林熙瑜经过一条长廊,走出垂花门后便到了外院。国公府的外院除了平日里林清海办公地点,老国公书房,门客所居住的小院外,还有宴请宾客正堂与偏厅。
老国公向来喜静,他的书房坐落在离正堂有一定距离的东南处。
跟随在老国公身边多年的小厮,见林熙瑜走来恭恭敬敬的朝她行礼道:“二小姐,您稍等,奴才这就进去通报。”
林熙瑜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不久,那小厮就退出来,朝林熙瑜道:“二小姐,老爷让您进去。”
林熙瑜轻轻的推开门走了进去。
身后的依兰见状便候在门口,等待自家小姐出来。她知道规矩,老国公的书房是不许多人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