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
北海1蹄碑2跋尾3前,长安再演贵生宣4。
丰容㓦划5太真舞6,镇肇珍书是此篇。
注释:
1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文选学士李善之子。《端州石室记》是由唐代书法家李邕撰的石刻,自清初刻在广东肇庆七星岩石室洞外后,素有“镇岩之宝”的美誉,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2相传户部侍郎李绅因为锋芒毕露,得罪了宰相李逢吉,于长庆四年(824年)被贬谪为端州司马。他是一个敢于抨击朝政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一位有名的书法高手。他来到端州后,好长一段日子都是闭门谢客,独自闷坐在书房中。一天,他得知七星岩石室洞有“书中仙手”李邕的石刻,喜极忘形,便从马厩牵出坐骑,跃马扬鞭直奔七星岩。坐骑在古道上疾驰,马蹄声声清脆,瞬间就跑到了七星岩。《端州石室记》石刻就在眼前,罩护在五彩祥云中,透射出熠熠的红光……这一奇丽的景象,让李绅叫绝,叫坐骑惊异!李绅一见石刻奇景,欲下马细看,便猛勒羁绳一下,不料羁绳勒得太紧,坐骑一惊,长嘶一声,腾空而起,一只前蹄正好踏在石刻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马蹄痕印。
3跋尾:谓在文末署名。 唐朝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古今公私印记》:“自古及近代,御府购求之家,藏蓄传授阅翫,其人至多,是以要明跋尾印记,乃是书画之本业耳。”
4长安再演贵生宣:据说,此石刻拓本传到京城(长安)时,即时名动京城,使端州在京城有了名气。北宋书画家米芾评论他的书法风格曰:“举动倔强,礼节生疏。”清代书法家、金石学家翁方纲在《粤东金石略》中称石刻为上选之作:“丰容盛鬈,似太真不能为掌上舞。”
5㓦划:摆划。
6太真舞: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霓裳羽衣舞又称霓裳羽衣舞,是一种唐代的宫廷乐舞,杨玉环曾舞之,是为唐玄宗作曲。这里比喻李邕字迹之清秀与浑然。
(平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