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四)徐阁老出恭(下)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090字 发布时间:2022-03-29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五集

 

徐阁老话说的客气,但语气中却透着一股淡淡的疏离与防范,陈公公心中暗自感慨,徐阁老如此一丝不苟、公事公办,归根结底还是信不过咱家啊,念及于此,陈洪放下手中朱笔,用平生最真挚的眼神望着徐阶,拿出十二分的诚恳,推心置腹地说道,“徐阁老,严阁老拟的票,吕公公是每次都叫我们几个一同核审,徐阁老知道,哪一次吕公公也没有改过严阁老的票拟,他们那都是在做过场。皇上现在将内阁交给了徐阁老,将司礼监交给了咱家,咱们就不来那些虚的,共事一君,对主子讲的是个‘忠’字,对彼此讲的是一个‘信’字。我是打心眼儿里信得过阁老,要不,下午晌在门口怎么会挡着严世蕃,只让张居正进来呢。”

 

现在干点啥事儿不都讲究个仪式感嘛,说句实在话,甭管是混职场还是谈恋爱,这形式主义的事儿根本就避免不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里边的是非曲直,谁又能说的清楚。是不是走过场,大家心里彼此都有默契,也不用急着把话点透,话不可说尽,势不可用尽,凡是太尽,缘分势必早尽。人与人之间最忌讳的就是交浅言深,陈洪越是掏心掏肺,徐阶便越会疑神疑鬼,无它,俩人交情没到那一步,彼此之间根本谈不上一个“信”字,最多是一个“防”字。陈洪最后还点了一下张居正进内阁的事儿,张神童选这个时候进内阁,瓜田李下的,谁还看不出来你们师徒之间那点猫腻阿,真以为把纸条撕碎了就没事了嘛。

 

陈洪虽然掌了印,但内心却极度缺乏安全感,无论是资历、威望还是水平,自己都与干爹相差甚远,更别提跟道长之间的亲密程度了,道长在气头上,可以一句话把干爹打发走;等道长气消了,自然也能一句话再把他老人家给喊回来,真到了那一天,自己又会是个什么下场,陈洪想都不敢想。陈洪要想把掌印的位置坐稳,光靠道长赏识肯定不行,自己能力水平也有限,思来想去琢磨出一个主意,找一个资历、威望、水平都在线的大佬做盟友,彼此利益绑定、同舟共济,大树底下好乘凉,有什么担子俩人一起挑,彼此之间多个照应,岂不美哉。内臣与外臣结盟这步棋,貌似还挺高明,万历朝张居正与冯保就是这么干的,陈洪也是个急性子,大半夜的跑去找徐阶递橄榄枝,怎料却是热脸贴了冷屁股,“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白瞎了陈公公的一片美意。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结盟这事陈公公明显是操之过急了,首先一条,人家严嵩可还在位呢,徐阶只是个次辅;吕芳也不过是去吉壤出个长差,指不定哪天还得回来接着掌印,这个时候就提前给自己庆祝胜利,真的不怕被打脸嘛。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一代新人换旧人,陈洪和徐阶上位了,掌印太监和内阁首辅结盟,这真的合适嘛,没有了严嵩与严党的制约,司礼监和清流沆瀣一气、同流合污,陈公公你和徐阁老联起手来,这是要打算对付谁呢,你是不是对道长他老人家有什么误解,还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是《三体》里的一句话,拿来送给陈洪正合适,陈公公你既不懂道长、也不懂吕芳、更不懂徐阶,甚至你连你自己有几斤几两也搞不明白。但这些都不是你生存的障碍,你仗着自己有几分小聪明,先是背刺吕芳,再去拉拢徐阶,最后更是想暗中投靠裕王,行事如此乖张、傲慢却不知收敛,端的是不当人子、取死有道阿。楼主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徐阁老又如何看不明白,如果说陪着张居正倒严是蹚浑水的话,那与陈洪结盟就相当于浸猪笼沉江了,实在是让老人家无语的狠。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儿,无知者无畏,只能夸他们一句勇气可嘉无,然后尽可能地躲他们远一点儿。徐阶心中一阵冷笑,拿捏着语气斟酌词句,不动声色地出言婉拒,“徐某深谢陈公公信任。可朝廷的体制,万不能以私相信任而取代,何况徐某现在仍是次辅,只不过因严阁老养病,暂署……”徐阁老话未说完,陈洪恨铁不成钢地长叹了一声,“阁老” 直接选择摊牌了,“眼下这个局,徐阁老还认为自己只是暂署吗?”


陈公公明明是那么的普通,却又显得如此的自信,好在严格意义上讲,这货算不得一个完整的男人,陈洪当然不会认为自己只是暂时掌印,要是连这点儿盲目的自信都没有,当初也不会毫不犹豫地出手背刺干爹了。眼下这个局面,陈洪判断革命形势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而是一片大好,于是乎意气风发、自信满满地喷了徐阶一脸毒奶,已经打算跟徐阁老携手并肩,一起弹冠相庆、沐猴而冠了。陈洪这番话是一道货真价实的送命题,甭管是不是一场试探,徐阶都要表现出旺盛的求生欲,装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坦然答道,“皇上,朝廷并没有要调整内阁的任何旨意,徐某当然只是暂署内阁事务。”此中玄机徐阶看的无比通透,是不是“暂署”,确实只是道长一句话的事儿,但这一念之间也可以是咫尺天涯,正所谓心随意转、言出法随,道长一日不发话,自己万不可学陈洪那般,生了僭越、轻慢之心,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夹着尾巴做人,踏踏实实、小心翼翼、循规蹈矩做事,这才是上策。

 

在陈洪的剧本里,今夜月色正好,本该是未来的内阁首辅与掌印太监通宵达旦、促膝长谈的戏码,二人共叙革命友情、畅谈理想情怀,最后结成亲密战友,正应了那句诗,“何处无月,何月不照人,只无人如我二人也”,岂不是一段佳话。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陈洪数次递出了橄榄枝,奈何徐阁老假装糊涂,死活不肯接招,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十动然拒吧,陈洪的一片真心终归还是错付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讲道理,试探到了这种程度,差不多也该识相地收手了,可惜有些人就是头铁嘴硬,不见棺材不落泪,专挑那些瘆人的话往外招呼,“徐阁老有句话大概听过吧,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陈洪边说边向徐阶身前凑了凑,手指轻敲了两下桌面,用意味深长地眼神望着徐阶,还不自觉地挑了挑眉毛。

 

确认过眼神,陈公公是徐阁老惹不起的人,如果今晚的一切都是道长背后授意的,想要通过这场考验,那徐阶自然不会去搭理陈洪;如果这些话是陈洪自己琢磨出来的,那就更不能搭理他了,不在一个层次的人根本就没办法沟通交流,穿皮鞋的不屑与泥腿子为伍,何况这光脚的八成还可能是个疯子,徐阶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结束这如车祸现场一般的对话,以后尽可能离陈洪这厮远一点儿,免得他疯起来再咬自己一口。徐阶心中盘算已定,紧闭双眼眉头微皱,用手捂住了耳朵,微微摇着头感叹道,“近日徐某重读韩昌黎《祭十二郎文》,韩公有云呐,‘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徐某已六十有五矣,虽不似韩愈当年之齿落毛衰,可眼也昏了,耳也背了,刚才竟一阵耳鸣,现在还是一片嗡嗡之声。陈公公刚才两句话,老夫一个字也没听见,望公公见谅,还望公公不要再说了。”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这就是徐阶对陈洪的最终回应,徐阁老的意思是,自己今年六十五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陈洪你当你自己是在推销保健品嘛,一门心思的专坑老年人,居心何在、良心何安呐,还扯什么让我跟你联手组队打双排,你怎么不直接让我陪你去死呢!徐阁老上了年纪,头昏眼花加耳背,适才耳边一片“嗡嗡”之声,还以为是有一群苍蝇飞过,陈公公刚刚说了啥,自己一个字也没听见,老人家心脏不好还有高血压,一点惊吓也受不得,望陈公公多体谅,瘆人的话可千万别再说了,真把老人家给吓出个好歹的,怕陈公公你扶不起。徐阶把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无异于在陈洪白净的面皮上,狠狠地扇了一个大耳帖子,陈公公脸上早已敛去了笑容,阴鸷地眼神狠狠地盯住徐阁老的背影,用力地合上了手边的公文,缓缓站起身也,咬着后槽牙一字一句地说道,“既然阁老如此不齿咱家,咱家就将阁老的票拟带回司礼监慢慢核审好了”,说罢猛地一脚踹开凳子,把公文甩给了一旁等候的小太监,一甩袍秀气鼓鼓地扬长而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