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烟雨有渡
书名:庄生大道 作者:四斗米夫 本章字数:2100字 发布时间:2022-03-27

凡事不可责备求全,寻优避缺尽在人心!

----------------

第二天下午,中信陪着田冰一起来到了省文化厅。

一间堆满文档的屋子里,一位中等微胖身材的小伙子,正在陪着一位女人聊天。

小伙子便是枯斋本尊了,吴艺书法专业毕业生,写得一手飘逸的狂草,喜欢收藏一些不值钱的玩意儿,曾经找田冰讨要过紫砂壶,几次来往后,反倒是和中信聊得更为投机,他年龄略长两岁,因此夫妇二人称其为兄。

中信率先拱手道:“枯斋兄,别来无恙啊!”

枯斋忙站起身招呼:“哟,稀客呀,你们俩来了,快请坐。”

看着那个女人稳如泰山地坐着,田冰主动询问道:“这位姐姐是?”

“哦,我来介绍一下,萍姐,这位就是田冰,陶瓷专业,做紫砂壶,这位是她老公。”

枯斋先把田冰夫妇介绍给萍姐,接着介绍起萍姐来:“这位是萍姐,也是我们文化厅的,在大戏院工作!”

“萍姐好。”

“田冰是吧,来,坐这儿吧。”萍姐握住田冰前伸的手,更是将她拉了过去,一起坐在了沙发上:“听枯斋说起你几回,今天刚好认识了。”

萍姐性格很开朗,30几岁,皮肤特别白,长得也不错,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风情。中信在心中默默点论着,自己寻个椅子坐下,刚好与枯斋隔桌对坐。

见众人落座,枯斋笑着问起来意:“你们俩今天怎么过来了?肯定不是单纯来看我的吧?”

田冰说道:“没什么大事儿,就是想找你参谋参谋,不急,你们先聊。”

“不碍事,都是闲聊,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听听吧。”

“那行,我直接说了,萍姐也帮忙给听听。”

本来就是嘛,多个人多个主意,田冰也不矫情,把两人的想法大概讲了出来。

听完田冰的讲述,枯斋立即表示认同,还隐约透着一丝官方语气,毕竟他在文化厅也算耳濡目染几年了。

“我觉得可行,你早就该出来了,凭本事吃饭,不看人脸色,还能传播艺术于大众,让他们长长见识也不错。”

萍姐颇感兴趣,积极参与着意见:“对呀,这是好事儿啊,我那个单位早就关门了,天天在家闲着没事儿,我还想学学玩泥巴呢。小时候,哪个不爱玩泥巴呀,长大了,反而玩不到了。”

田冰笑着说道:“真的决定开工作室了,一定先邀请萍姐过来体验。”

萍姐问:“怎么?你还没决定开呀?”

“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好,还犹豫着呢,这不,来找你们参谋了。”

萍姐却是满脸的坚决与神往:“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呀,多有意思的事儿啊!要不是我不懂技术,我都愿意干。”

“田冰,干脆你们合伙开吧,萍姐的老公是大老板,你们一个出资金,一个出技术,这不就行了嘛。”枯斋提出了更趋合理的方式。

事情的发展已然超出了预期,真要是赔了,就有些对不起合伙人了,田冰看了一眼中信,却见他恍若局外人,全然没有丝毫表示,也便谨慎地回答着。

“也不是不行,就是我不敢保证一定赚钱,毕竟,这个事情以前没人做过,到底行不行还真说不清楚!”

萍姐当即就豪气地拍板,但也提出了她的方式:“做生意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赚钱啊!不过我的想法是,钱,我可以先拿出来,算是借我家那位的,营业收入先还借款,等钱还完了,我们再一人一半。”

田冰听了,想了一下,直接冲着中信问道:“哎,你倒是也说说呀。”

中信却是张口就说:“我觉得行,肯定要先保证投资方的利益,至于后来的事情,你和萍姐商量着办,技术上你负责,其他事宜萍姐负责。”

中信所考量的本就是帮田冰找个事做,让她充分发挥她的能力,其他的琐事刚好有人代劳了,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赚不赚钱,眼下他并不在意,他的收入足够两人开销了,就算没钱赚也无妨。

交流进行得很愉快,时间流逝得也很快,临近下班时,田冰和萍姐俨然成了多年的好姐妹,挽着手走在了前面,中信与枯斋落在了后面。

四个人一起吃了晚饭,敲定了具体合作事宜,由田冰负责前期筹备,萍姐则负责选址。

经过几轮实地考察,有一处属实不错,这是一座临河傍桥的古典建筑,位于吴市著名的人文景区--烟雨渡。

仅为初见,便让人不忍离去,古风浓郁,清新雅致:

木门木窗木回纹,雕花镂空处均镶有玻璃,沿河的窗外,垂柳依依,迎春花虽仅余绿叶,却也团团锦簇,两岸错落点缀的屋舍小阁,多为白墙小瓦挑檐,偶有摇橹轻舟缓行河上……

房子不大,侧门打开,连着曲折回廊,可以借用,置小桌小椅,可做陶,可品茶,平添惬意悠然!

正门前是游乐场,飞机木马摇摇车,人声嘈杂,音乐略吵,稍嫌有憾,于商业而言亦是好的,凡事不可责备求全,寻优避缺尽在人心!

经过简单的商议,几人一致决定租下,当即就去了景区管理处面谈租赁事宜。

虽然是一处闲置的建筑,可陶瓷工作室毕竟闻所未闻,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不敢决定,最终还是在景区最高领导那里,几人连承诺带解释地费尽了口舌,总算获得了许可,在签署了相关保证书后,租下了那一栋小小的古典亭阁。

田冰和萍姐负责清扫擦拭,中信负责水电安装及维修一切坏损,枯斋勉为其难,书写了隶书的匾额,【吴市陶艺制作间】。

中信本来是找那个董其昌之不沾边弟弟董其斌的,很不巧,他毕业回老家了,已然是断了联系。

中信找来木板,直接把宣纸粘在上面,先将字迹复刻下来,再用雕刻刀一点一点的扣,最后填上油漆。

当匾额被安放在斗拱之间,整体色调与建筑浑然一体,灰绿的字,庄重显眼却也不觉得突兀。

田冰看了说是阴刻,中信问是何意。

田冰答曰:少了二两。

中信感慨:老婆真好,老茧不好。

说笑间,首个民间的陶瓷工作室正式挂牌,即将迎来热爱陶瓷却不得其门的普通爱好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庄生大道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