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辽师犯境牵一发动全身
书名:水浒之制霸天下 作者:发如月色 本章字数:2056字 发布时间:2022-03-27

罗真人唤来弟子“入云龙”公孙胜,道:“世间还有人假借道术行不轨之事,你仍须下山一趟。”

公孙胜道:“弟子谨遵师命。师父说的可是高廉、郑彪之流?”

罗真人道:“何止于此,你只下山罢了,该遇到的自然遇到,无需多问。”

立在公孙胜一旁的乔道清说道:“弟子可否随师兄一起下山,助一臂之力。”

罗真人道:“你也有缘点化一人上山来修道,便与一清一起去罢。”

公孙胜、乔道清拜别罗真人,收拾行装下山去了。

因躲避战乱,来二仙山上隐居的闻焕章、许贯忠联袂来访罗真人,罗真人命童子看茶,在侧厅招待二人。

闻焕章道:“听闻真人遣公孙胜和乔道清下山,想是战端又起,让他俩去帮宋江和朱武。”

罗真人道:“你那个徒儿朱武把天下搅成了一锅浑水,他自己又没那能耐对付法师,只好让一清出手。”

许贯忠呵呵笑道:“你自要清理道教门户,却把干系扔到朱武头上。”

三人各自拂须哈哈大笑。

闻焕章道:“对了,朱武、张清二人的家眷在二仙山上,真人有何打算?”

罗真人道:“玉娇枝、琼英各生下一个男童。看骨骼资质,张清的儿子张节与其父相像,跟着琼英习武,未来成长为一方名将不在话下。只是朱武的儿子颇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哦?”闻焕章、许贯忠来了兴致。

“这小子还有其他禀赋?”闻焕章问道。

“禀赋倒没有,就连朱武身材魁伟、才智过人的资质恐怕都相差甚远。”罗真人道。

闻焕章吃了一惊,道:“难道朱武生了个平庸之辈?”

罗真人道:“闻先生真是爱惜朱武,连他生个儿子都指望成才。不瞒先生说,此子就算不是傻子,也生性愚钝,难以成器。”

这次就连宠辱不惊的许贯忠也沉不住气了,失惊道:“怎会如此?”

闻焕章扼腕叹息,连叫可惜。

罗真人笑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闻焕章、许贯忠听罗真人话中有话,都道:“真人不要学和尚打机锋,不妨细细说来。”

罗真人道:“以朱武的聪明才智,有争夺天下之份儿,若上天给他一个有龙凤之资的儿子,你们猜他会不会让大宋改朝换代?”

闻焕章道:“这有什么不好?”

罗真人道:“没什么不好,但他是地魁星,若是做了皇帝,天下永无宁日。”

闻焕章道:“真人的意思是,朱武不是个守成之人。”

罗真人道:“如今他的儿子接不了家业,对他来讲或许会死了争天下的这份儿心。”

闻焕章心中不忍,道:“只是他的血脉也难以延承下去了。”

罗真人露出了令人难以琢磨的微笑,道:“天道好轮回。”

闻焕章道:“这又是什么意思?”

罗真人道:“这话再留一段时间,闻先生自然会明白。”

许贯忠问道:“张清的儿子叫张节,朱武的儿子叫什么?”

罗真人道:“朱武一直征战在外,玉娇枝不愿擅自做主,想等朱武回来再给儿子取名。”

闻焕章道:“玉娇枝不为儿子愚钝伤心?”

罗真人笑道:“没有,好着呢,自己的儿子怎么看都好。”

许贯忠笑道:“咱们三个没有家室,怎能体会他人的人伦之乐。”

闻焕章始终对朱武的儿子不聪明这件事耿耿于怀,叹道:“看来大宋气数未尽。”

罗真人道:“我师父扶摇子真人早有预言,大宋有三百年基业,本朝只是乱世,还有中兴的机会。”

闻焕章道:“生不逢时,生不逢时啊。”

许贯忠道:“我等生来干嘛?徒增烦恼。”

罗真人道:“不如与我修道成仙去吧。”

闻焕章与许贯忠相视一眼,各自吃完杯中残茶,匆匆告辞,以免罗真人又来啰嗦。

没有朱武这样的强敌阻挡,大辽铁骑势若破竹,罗睺星耶律得荣的第一路辽军只用了十余日,便领兵杀到北京大名府城外。

大名府最后一万兵马也被朱武路过时带走,兵马都监“天王”李成临时招募的一万厢军怎敌得过四万辽国铁骑,不久城破,李成被辽将琼妖纳延一枪挑于马下,王太守自缢身亡,北京大名府被辽军占领。

驻军在京东西路曹州的张叔夜分给韩存保、徐京、张开四万兵马,前去救援北京大名府。但三人率军走到澶州时,大名府已被耶律得荣攻破。韩存保等不得已,领兵进入澶州城,严密把守,以防辽军继续南下,威胁东京开封府。

有耶律得荣这支军马楔入河北,第二路辽军西方太白乌利可安部队迅速占领河北西路磁州,保护耶律得荣右翼,防备河东路魏王卞祥、赵王孙安率军发难。

第三路辽军北方玄武曲利出清部队紧随其后,驻军河北西路首府、转运使治真定府,保护前面两路辽军的粮道。

见三路兵马进军顺利,辽国郎主耶律辉再派十一曜星将、皇侄、计都星耶律得华率领一万辽骑进入河北东路沧州一带,侵扰宋民,将无数难民驱赶到山东,给沿途州治制造麻烦。

此时的河东路一带,由于辽军进犯中原消息传来,在泽州对峙的朝廷军梅展、酆美部和魏王卞祥、赵王孙安部已经罢战,观察事态发展。

宋徽宗知道河北军素来在民族大义上立场坚定,当年晋王田虎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仍然拒绝辽国的拉拢,坚决抗辽,所以宋徽宗判断作为晋王旧部的魏王和赵王不会坐视异族契丹人侵占河北。

于是宋徽宗派遣右相崔靖为使,前去泽州与魏王、赵王和谈,许诺若二王愿与朝廷联手抗辽,将敕封二人为大宋魏王和大宋赵王,驱逐辽军之后,把河东路一分为二,作为二人的封地,永为朝廷北藩。

宋徽宗的承诺不可谓不优厚,对卞祥、孙安二人来说百利而无一害,但他二人与朱武结为“铁三角”同盟,以燕王朱武为首,因此不敢自专,委托“石将军”石勇连夜出发,去找朱武讨个准信儿,方敢应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水浒之制霸天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