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霸凌,也许并不因为你得罪了这些人,也许只不过,就是人看你不太顺眼,就开始了。这些人丝毫不管,被霸凌者的心里的煎熬和痛苦如万蚁蚀心。
大学其实就是个小社会,相对高中生而言,大学生更测重于生活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培养。而人际关系中,室友之间的关系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搞得针尖对麦芒的,这样在一起处四年,那也是相当难受的。王东珠不说十分会搞关系吧,也一直因早踏入社会而很懂事。和同事、同伴、同学都处得还行。性格也不独。
她能理解,现在的大学生,在家里基本是宝宝,养成了比较自我,不能吃亏的性格,于是大学生,尤其大学女生室友之间发矛盾是常见的事情。王东珠从不主动得罪人,也不爱呛人,但是,她还是不幸,在大学室友中受到排挤了。
刑秀萍,商敏就是不喜欢她。开头王东珠还以为是因为她是外地人,他们两个是本地的,看不起外地人罢了。王东珠觉得自己收着点,人找不到岔,慢慢关系也就缓合了。
但是没有。她忍让一分,刑秀萍,商敏反而就更进一步。开始还是嘀咕说她老开着灯,画的晚,让他们休息不好。王东珠用帘子遮严实了画,他们又嫌她有动静。王东珠就不在宿舍里画了。这几个又盯着她鞋了,说她鞋脏有味,她身上有味。这就纯属找碴了。
无非是有一回,她应老师的要求组织在公共课签到,发现刑秀萍并不在教室里,于是就按照规定在签名册上记录下刑秀萍缺勤。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然而在刑秀萍的眼中,却是她怀恨在心。
于是当晚刑秀萍,商敏在宿舍里,对王东珠那叫一个骂啊,老好人柳叶两边都不得罪,装作害怕不出声。要不是王东珠生得1米7的大个儿,刑秀萍,商敏甚至会过来打她的。
王东珠怎么都没想到自已老实本份从不惹事,竞也会遭受校园霸凌。王东珠按照常规选择求助于老师,老师却只是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而刑秀萍,商敏并没有因为学校的介入就有所收敛。反而对王东珠更为憎恨,干脆联和其它同学进一步孤立辱骂她。
人都以为王东珠被教训了会再跟辅导员说,或是会调寝的时候,王东珠没有。王东珠家里困难,从小干得是四地活,吃得四方饭。被人骂,就骂了,怎么了。王东珠有找刑秀萍,商敏再友好的谈一谈。可惜没谈拢。他们不和你谈的,就是看你不顺眼怎么了。
刑秀萍还比较勇,发挥她的投诉小能手的力量,向学生会举报王东珠的特困补助的问题,说王东珠领着特困补足,居然穿品牌鞋。于是贫困生真的贫困吗?在这个校园爆料帖中火速传开。
校办于是就接到很多在校同学的反映,说什么身边获得助学金的学生挥金如土,而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却申请失败,艰难度日。如果不是有人途中爆料,大学四年里,她不知还需要挤占多少贫困生的机会和资源。
逼的学校出来说,学校对此类舆情,并非无计可施,只能听之任之,由着伪贫困生大行其道,肆无忌惮地伤害贫寒学子的利益和基本的公平观念。比如陵江美院每年会对部分被资助对象进行资金使用抽查,如果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即取消资助资格。绝不会让寒门学子申请救助道路上困难重重,而家境殷实的人却毫无负担地将规则玩得团团转,所有好处都要占尽。因为这样不仅伤害了真正贫困生的权益,也违背了做人最基本的诚信,而且这种不劳而获、弄虚作假的心理,也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埋下隐患,予以严格处理并不过分。
学校找王东珠谈了话,并对展开特困补助调查。而许多人不得调查结束,已经风言风语的向她头上扣上了大帽子。事情变得越来越糟。人开始暗地,或当面,称她为伪特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