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一个婴儿在丹阳县的一个小地主家中出生,这是潘家出生的唯一一个男丁,故而潘老爷大张旗鼓,请了三个唢呐匠出手,请了临近两个村的百姓吃百家饭。
“好!诸位父老,诸位乡亲,且都安静下!今天!潘某人~喜得贵子啊!所以,诸位也来蹭蹭我的福运!”潘栋笑了笑。
话说这潘栋嘛,家中本为一个佃农,后来那个地主被县长给放倒了,自己偷了一二百两,北上天津,去闯了一番,赚了一千多两,几经番折,又返回了丹阳,置了地,来了两家米铺,三家布店,一家当铺,倒也是逍遥自在~
娶了三四个婆姨,虽生了五个女,却从未有过儿子,没法传宗接代,这可是件大不孝的事!
现今,有了个儿子,他是顶高兴的,自己再过几年,也就要老了,届时,看着自己的儿子长大,有能力,那也算人生最后一件趣事……
“潘~潘~潘什么哩?奶奶的!劳资名字都想不到!就叫个蒽?字文木?诶~这个名字好!对!就叫文木!”潘栋定了名字。
就这样过了两年,但潘文木却是从小体弱多病,潘栋在他身上花了不下于50块大洋,要是平常人家,顶多花个二块大洋,要是再不行,便得丢了,可潘栋舍不得呀!等他老了,还得他来作个期盼哩!
(本文中前期的钱财为大洋,作者设定为:一块大洋约么现在的两万,而又因那时候晚上只能生孩子,故而个个家中孩子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