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八)熊孩子的无能狂怒(下)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76字 发布时间:2022-03-23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五集

 

虽然俗话说的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但要对付严世蕃这种熊孩子,你就得铆足了劲儿,照他脸上一顿猛拍,他才会有所顾忌、知所进退,千万不能给熊孩子留脸面,否则他一准儿的得寸进尺、上房揭瓦。作为京城首屈一指的公子哥,竟然被一个太监当众狠狠奚落了一番,关键是石公公说的还句句都在理上,硬是把“小阁老”骂成了“小赤佬”,不仅打脸而且诛心,偏偏还一点毛病没有。严世蕃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眼身后那群沉默的官员,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与愤怒,这么多人被拦在内阁门外,却只有自己一人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其他人都摆出一副站在城楼观山景的模样,尤其是高拱、张居正二人,那副幸灾乐祸、喜形于色的表情,最为可恨。

 

认输是不可能认输的,论嘴炮的功力,小阁老还从没怕过谁,既然内阁的事不让说,那就说说自己的本职工作,照样可以给石公公添堵。严世蕃脸色铁青,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是出阁了,但一个吏部、一个工部我还兼着差事,误了百官的事,误了给皇上修宫观的事,谁来担责!”听得出,严世蕃对自己被踢出内阁这件事,始终是耿耿于怀、心有不甘的,如今自己这点隐痛,竟被人当众拿出来公开嘲讽,小阁老又岂能善罢甘休,今天能不能进内阁暂且不论,自己心头这口鸟气必须出了,先把场子找回来再说。讲道理,一个吏部、一个工部似乎也没什么太要紧的差事,是必须要进内阁面见徐阶去汇报的;所谓百官的事嘛,看看身后这群木着脸不吭声的官员就知道了,手里压根儿就没什么急事,无非就是例行公事、签字盖章呗,人家司礼监跟内阁早就安排好了;至于给道长修宫观的事,那就更无所谓了,无非就是耽误半个月的工期,只要小阁老别把房子给修塌了就成。

 

石公公好整以暇的在心里掂量了掂量,就严世蕃说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即使上了秤最多也就四两重,担责就担责呗,根本就不怂。谈公事就好好谈公事,别上来就拿“内阁被废了”这种骇人听闻的标题来吓唬人,小阁老你就是一个修宫观的包工头,别老学那些互联网上的标题党,一天到晚的琢磨着怎么博眼球、骗流量。石公公眉头一挑,云淡风轻地说道,“这么说就对了嘛,有公事说公事,既然小阁老问到这儿了,咱家也就一并告诉诸位。内阁、司礼监已经商议过了,从即日起,各部的公文一律在这里交了,我们会送进去,该票拟的内阁会票拟,该批红的司礼监会批红,至于各部官员,一律在此等候。”

 

道长是个明白人,虽然把大明的朝廷弄停摆了,但日常的公文该怎么批还怎么批,只是这半个月不许徐阶见外人罢了,其实影响也有限,根本误不了百官的事,真以为这些六部官员上班不摸鱼的嘛,每天哪来这么多十万火急、火烧眉毛的事,还都是非见徐阶不可的那种。为此,内阁与司礼监还创造性地发明了大明第一代的OA办公系统,首次实现了半自动化的远程办公,六部官员只要把公文送到指定地点即可,后续无论是票拟还是披红等关键节点,都属于半自动处理,六部官员只要在规定时间上门取走公文即可。使用OA系统签批公文,方便、快捷且高效,减少了大量人与人之间的无效沟通,彻底杜绝了互相扯皮、讨价还价的可能,显著提高了内阁整体办公效率,是一项颇为有益的技术创新。

 

石公公扭头招呼了一声“来人”,随即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一本正经地吩咐道,“把严大人,还有高大人、张大人各部的公文挨次收了!”该收的公文司礼监也收了,诸位大人似乎也没必要继续堵在宫门口晒太阳了,天也不早、人也不少了,还请诸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石公公这句话明显是在送客了。眼瞅着几个宫务员走上前来要收公文撵人,严世蕃又一次开启了嘴炮模式,“石公公适才的话严某没听明白,是不是从今日起六部九卿所有的事情,都由他徐阶一个人说了算?”小阁老这番话明显属于无事生非、胡搅蛮缠了,石公公适才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你听不明白是因为你心太脏,不是人家说的有问题。六部九卿所有的事情,如果真有一个人说了能算,那也该是道长,怎么可能是一个内阁次辅,小阁老你这引战的手法也未免太生硬了些,离水三尺、还钩直饵咸,你是不是又飘了。


严世蕃堵在西苑的宫门口,故意当着一大群官员的面儿,一会儿大喊“大明朝是不是把内阁给废了”,一会儿嚷嚷“六部九卿所有的事情,都由他徐阶一个人说了算”,这影响也实在是太恶劣了,真以为大明朝廷是某浪某博嘛,什么断章取义、乌七八糟、粗制滥造的引战话题都敢往外抛。职场上可从来不会讲什么言论自由,想要畅所欲言的前提是,你得先有个当首辅的爹,同样的话换别人来说,那就是第二个周云逸。小阁老此时的心态就如同一个标准的熊孩子,想通过上蹿下跳、撒泼打滚、胡作为非的方式,去吸引大人们的关注,进而提升自己的存在感,越多人注意到他,他便闹得越起劲儿,属于典型的“人来疯”。对付这路熊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冷处理,俗称“放风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等他闹个了、折腾累了,也就彻底消停了。

 

石公公强忍着心中的不快,果断选择了无视严世蕃,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阴阳怪气地答道,“小阁老,我刚才已经说了,除了公事,其他的话咱家一律不会回答。收公文!不愿意交的让他们拿着,先收愿意交的!”此时石公公口中的“小阁老”,基本就等于是在骂街了,凡是愿意交公文的估计是真有急事,肯定要优先处理,至于那些不愿意的,这会儿不交那就明天请早了,索性就这么慢慢拖着,看最后是谁也先耗不起。几个宫务员绕过严世蕃去收其他人手里的公文,石公公又嘱咐了一句,“交了公文就没你们的事了,都先回去,明天来取回文。”这么多官员都堵在宫门口确实有碍观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六部九卿集体上访呢,先把吃瓜看戏的群众清一清,剩下那些坚持不肯走的,自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死硬分子及其帮凶,对这群人也不需要太客气。

 

堵在宫门口的这一大堆官员,除了少部分是真有公文等着内阁签批的,其他大部分都是惊觉朝局有变,随便找个借口过来宫门口打探消息,想着能观一观风向、摸一摸虚实来的。石公公这边已经下了逐客令,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有些事别说掺和了,哪怕就是多听一句,那都是天大的干系。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一大波吃瓜看戏的官员井然有序地转身离去,片刻之后,宫门口便只剩下严世蕃、罗龙文、鄢懋卿,高拱、张居正这两拨人了。那几个收公文的小太监一脸不知所措地看着石公公,石公公则是满脸烦躁地说道,“办你们的差,看我干什么!”,一个小太监陪着笑脸走到严世蕃面前,小心翼翼地说道,“小阁老,小的给您当差,您老有公文就交给小的吧。”

 

严世蕃一把推开那个小太监,黑着脸直勾勾地盯着石公公,恶狠狠地说道,“石公公,我严某再请问一句,大明朝六部九卿所有的事请,是不是从现在起,都由徐阶一个人说了算,我们连内阁都不能进了!”小阁老似乎是词穷了,只能揪着一个毫无意义的伪命题,翻来覆去地对着石公公发难,就连一旁看热闹的高拱都觉得索然无味,无聊地扇起了折扇。外人能不能进内阁,跟徐阶是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再说了,除了张神童摄政那几年,大明朝的事儿什么时候能轮到内阁首辅说了算的,小阁老你也忒能扯了。有些人就是给脸不要脸,给他三分颜色便硬要开染坊,石公公强忍着满腹牢骚,皱着眉不耐烦地怼了一句,“小阁老要是还问这样的话,那就回家问严阁老去,还有你们二位大人,有公文请交上来,人却不能进去。”

 

一味地忍让换来的只能是得寸进尺,石公公终于忍无可忍,这会儿严阁老的面子也不好使了,一顿口吐芬芳,直接问候起了小阁老他爹,把严世蕃怼得哑口无言,顺便也给一旁吃瓜的两位师傅提个醒,想进内阁此路可不通。凡事都要讲究个方式方法,像严世蕃那样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正面硬刚,刚不过再张嘴骂街那肯定不行,事没办成还把人给得罪了,张神童明显就聪明多了,以正合以奇胜,不仅擅长迂回还能一心两用,愣是敢在石公公眼皮底下玩一手瞒天过海,这才叫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端的是个人才。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