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奔的车灯很亮,它那刺眼的光芒反射在“撞坏护栏原价赔偿”的护栏告示牌上,闪到了保安亭内的老保安与少年古惑仔2人之眼睛。
虎头奔,第七代的S级奔驰轿车,是奔驰公司批量生产的第一款12缸小轿车。
在“杀马特”少年略带不爽地斜视着身长体阔的黑色虎头奔之时,马姓老保安已经站直了身子,他娴熟地推开了保安亭的车窗玻璃,对车上的司机说:
“老板晚上好!您是临停的、还是有办月卡的?”
脸带微笑的老保安其实是明知故问。他认得眼前的奔驰S600是小区老住户邓永毅的豪车,只是从来没有见过眼前的年轻司机。如果司机说自己是临停的,老保安会怀疑其是偷车贼。
在2005年,中国大陆的私家车保有量不大,各地停车场也不存在今天的车牌自动识别系统。除此以外,人工收费乃是那个年代的停车场特色,且只收现金,没有今天的扫描缴费。
左手握着奔驰方向盘的年轻司机,用右手拔出了车钥匙,虎头奔的12缸马达随即熄火。
原来,它的停车月卡跟奔驰车钥匙串在了一起。
出产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奔驰S600,是没有无匙启动功能的。
“月卡在这里。”
与老保安素未谋面的年轻司机,把虎头奔的停车月卡递给了前者。年轻司机来自笑果岛的贝村,姓李,名榕。
嘟——
月卡扫过了安装在保安亭的感应器,车场出口的护栏随即升起。
然而,收回停车卡的司机李榕貌似打不着火。
打不着火的19岁李榕下车查看车况,虎头奔的黑色车头盖很快被李榕撑起,它那霸气的V12发动机呈现在老保安与杀马特古惑仔的眼前。
那是一升汽油只卖4块半的2005年。那时候,马路上跑的大排量车子远比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今天多。
“老板,您打不着火吗?”
看到李榕撑起了虎头奔的车头盖,在草根阶层混迹了大半辈子的老保安笑问李榕。他笑的时候,额头上的皱纹凹得很深,看上去像风干了的橘子皮。
“这车子已经有些年头了,打不着火也正常。”
身材瘦长、西装革履的李榕微笑回应探头询问的老保安。
早自1998年开始,“蝴蝶奔”取代虎头奔,成为了大陆有钱老板们追捧的座驾,风靡二十年。
此时,坐在虎头奔后排的包工头邓永毅下车了;一同下车的,还有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的霍不凡。
跟“贝村李氏”的李榕一样,戴着没有度数平光镜的霍不凡,今晚同样西装革履。他手里拎着一个棕色公文包,脚穿一双黑色新皮鞋,头发中间分界、发胶定型,酷似一名年轻律师,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痞子气。
随着一辆白色polo从车场内开出、被堵在了地下停车场的出口通道,包工头邓永毅一边给马姓老保安派中华烟,一边笑着说:
“师傅,我的车子现在动不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建议,您把车场入口的栏杆升起,让后面的这一辆polo先从入口的通道出去,反正,这是出口、入口对开的双车道……您的看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