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丽筝谢过皇上夸赞,又说:“李员外自幼生长于鲤城,与涠城同属一路海岸,他也曾读过此书,故而臣女请他来农庄造车。”
崇明帝说:“没想到海疆的奇书杂说大有乾坤!”
“是。臣女幼时不自觉,现今方知读书能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玉丽筝说,“皇上,臣女还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必拘谨,但说无妨。”
玉丽筝说:“臣女在涠城看的书,也有附地图的,故而得知涠城往南有南洋,往北有鲤城。想我西虞国圣朝清化,民心安定,蒸蒸日上,然周围仍有相当之国,尤其北边铁弗国……”
她也觉得讲太多了,但是日夜所思,胸中块垒,不吐不快,现在有机会讲出,实在不想错过。
以后还不知有无机会,毕竟皇上不可能一次二次召普通臣女到御书房。
只是,讲出西虞国的隐忧,会不会触犯逆鳞?
她看一眼皇上,见其眉头紧皱,忙丢开话头:“也许臣女杞人忧天了,我西虞国向上势头正盛,区区铁弗国不足虑……”
崇明帝却着急了:“县主无须顾虑,此亦为朕之隐忧!朕每思及此,无不寝食难安。县主请讲!”
玉丽筝放了大半的心,鼓起勇气继续说:“臣女认为,内陆之国常互通有无,如山丹国有马,我西虞有铁矿,因此往往国力相当。然而,铁弗国实力非西虞、山丹可比,为我国最大隐忧。”
见崇明帝点头,便知他已承认铁弗国实力远远凌驾西虞之上,就说:“若想胜出,则最好做到人无我有,则向南洋、西洋取求是个办法,如甘薯,则为人无我有。”
“皇上,我西虞国有出海口,是最大优势,只是,如果铁弗国加上此优势呢?”
嗨,越说越上头,又拿出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的提问语气了,不妥不妥,那可是皇上!
谁知崇明帝说:“说得好,请问该如何破局?”
玉丽筝忙说:“臣女大胆,皇上恕罪。臣女只是闲时胡思乱想,亦未有破局之法。现今的造船术,只能造出浦北到西洋的商船,此为我西虞的长处,亦为短处,何也?现今,浦北以东尚未有商队行船,若他日有人从南粤、榕城一带行船出海,亦能到达南洋甚至西洋,则西虞国长处不复存在。”
从薛志荣那里,玉丽筝了解到,现今南粤、榕城一带荒僻偏远,人烟稀少,没有海商,所以西虞国海运得天独厚。但是元宇皇朝禁锢于重农轻商的习惯思维,还没有意识到海运的重要性,万一其它国家意识到了,利用了,西虞将极度被动。
如何让主政者认识到这一点,亦是甘薯的政治使命吧!
玉丽筝点到此而止,崇明帝再问时,她仍表示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崇明帝倒是想到了一些,于是迫切想找三省长官来御书房议事,见福宁县主大致言尽,也颇有倦意,就让她先回去了。
玉丽筝出了御书房,走到宫道,见紫格正在守候,忙说:“快扶扶我。”
紫格一愣,小姐主动提出要扶,还是第一次。
主仆二人快步走出宫门,上了马车。
紫格见小姐额头全是汗,连忙用手帕擦干。
又按按玉丽筝脊背中缝,衣服湿漉漉一片,连忙拿毛巾从后领塞下去吸汗,小声嘟囔说:“莫不是楚王告状,圣上训斥你了?看看,吓出一身汗……”
玉丽筝闭着眼,软绵绵靠在车厢壁上,说:“不是,累了,我打个盹。”
刚才一口气说了那么多,也不知是祸是福。
有点后悔。
没有想到,皇上找自己到御书房是要处罚元宇澈,一时想不出惩罚的法子,情急之下乱讲一通。
罚做引体向上、做俯卧撑?那是读文武学校时同学之间的玩笑。
捉泥鳅黄鳝?是在杭州帮外祖母煮药膳粥时留下的心理阴影。
辣椒?西虞国应该还没有辣椒。
居然“鬼屋逃生”都扯出来了,简直是……
幸好在涠城生活了十几年,而涠城又处于下南洋、西洋的要道,奇闻异事极多,大家对自己的胡言乱语习以为常。
咳,穿越到西虞,怎么越管越多越操心?
因为这里也有了亲情、友情吧。
希望外祖父一家,希望父亲和兄弟姐妹,还有菊菊、紫格她们平安喜乐。
如果西虞不安宁,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西虞国周边,实力相当的国家就有好几个,一旦平衡被打破,就有战争的危险。
而北边铁弗国,国民彪悍勇武,善于骑射,凭武力不断向南蚕食,国土面积一家独大,近半年频频派使者出入山丹等国家。
前不久,山丹国忽然禁止西虞商人入境买马……
种种种种,看在眼里,郁积在心里,不吐不快,所以抓住皇上御书房召见的机会,讲了出来。
只是,毕竟面对生杀予夺的最高执政者,一番话说下来,要了玉丽筝半条命。
其实玉丽筝多虑了。
第二日崇明帝的赏赐就下来了,又一个华美的天宝礼盒,里面有珍稀的合浦黑珍珠一串,玉如意一柄。
送礼盒来的是薛夏至薛公公,他亲自传皇上口谕:福宁县主忠心可嘉,特地赐赏。
玉丽筝心知肚明,这是嘉奖她在御书房大胆建言,只是口谕没有点明,为的是保护她吧。
昨日玉丽筝走后,崇明帝火速召三省长官到御书房议事,连晚膳都是简单用过,搁下筷子接着讨论,一直到三更。
五日后,典客署在会同厅设“鸿胪宴”,招待蛮夷邸众宾客。
面前的餐桌上,洁白的瓷杯盛着糯稠的羹汤,其色似紫玉,其味香甜软滑,小噙一口,顺喉而下,妙不可言。
山丹国使者忍不住出言询问:“这道绯玉琼浆极其美味,敢问用什么做的?”
其他使者也纷纷点头:“同感!”“同问。”
典客樊德肃捻须微笑,回答说:“此羹乃用西虞特产甘薯精制而成。”
甘薯?第一次听说,太美味了,看看能不能搞回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