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特 洛伊海岸阵地沦陷,希腊联军,成功登陆,兵临城下,扎营结寨,团团包围了特 洛伊。
与此同时,阿喀琉斯义释赫克托耳后,俘虏了阿波罗神庙女祭司,卡珊德拉,并且,意外的与这位敌国女子产生了感情。
本是一对仇敌,怎地有了男女之情?
原来,这女祭司卡珊德拉,本为特 洛伊公主,乃赫克托耳之妹,自幼受良好教育,有坚定不移信仰,不过她虽崇拜上苍神灵,亦不排斥凡人英雄。因此,她看到杀气腾腾攻入神庙的阿喀琉斯站在自己面前时,并未害怕,反而质问道:“阁下,破坏了那阿波罗神像,就不怕遭到天谴么?”
阿喀琉斯轻蔑一笑:“哈哈,那不过是尔等凡夫俗子所拜之神,只因尔等渺小胆怯,微不足道,故而,需要编织如此一个偶像,来自我安慰罢了,方才俺那么做,就是要告诉尔等,神!帮不了人!人生天地之间,除了自己的力量,什么也靠不住!
卡珊德拉闻言,心中虽觉震惊,嘴上仍在坚持:“可我们特 洛伊人的力量,便是阿波罗所赐,既然阁下崇尚力量,那更不应该侮辱阿波罗神像!”
阿喀琉斯的笑声更加放肆:“哈哈哈!你可知,俺便是力量的化身,俺砍掉那神像头颅时,尔等的光明之神,在哪里?怕是正躲在黑暗中哭泣吧!”
二人如此交谈一番,虽然观点各不相同,却也渐渐理解了彼此的立场,饶是大家互为敌人,卡珊德拉有一点看法,倒与阿喀琉斯无比一致:无论信仰神灵或自我,只要是发自内心,那就值得敬佩。
另一方面,希腊人初战告捷,本是皆大欢喜,然而,在分配战利品时,却让阿伽门农十分不爽。
按希腊习俗,联军之中,无论哪个城邦的部队攻下一处敌方据点,其中的一切,都将属于该城邦的士兵,不过,最好的奴隶与财宝,要归城邦之主,再从中挑出一些极品,敬献给联军盟主。
阿伽门农,心生不快,正是因为阿喀琉斯,哪怕希腊联军中有几十家城邦主已献上最好的战利品,可他还是怒火中烧,因为,阿喀琉斯,没有任何表示,并未进献任何财物,丝毫不给这位盟主面子。
思来想去,阿伽门农,暗暗发誓,早晚要让阿喀琉斯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希腊主宰,早晚要把他那颗傲慢无礼的头颅,狠狠踩在自己的脚下!
于是,早已得到情报的阿伽门农,立即命令卫士去把那被俘的特 洛伊女祭司卡珊德拉押来自己帐中,随后,以商议军机为名,请来阿喀琉斯等将领,继而当着众人之面,公然猥亵起了这个与阿喀琉斯关系非同一般的女人,阿伽门农此举的深层目的,自是想借此机会,羞辱阿喀琉斯一番。
眼见阿伽门农如此无礼妄为,性如烈火的阿喀琉斯哪会答应?挺身拦下阿伽门农,以身护住卡珊德拉,手握剑柄,眼露凶光,沉声道:尔待作甚!
阿伽门农的卫士们见状,异常紧张,纷纷抽出兵刃,围住阿喀琉斯!现场几位希腊城邦主瞧了,急忙劝解:“大敌当前坚城未破,我等都是希腊人,正该同心协力,岂可为一女战俘,而起火并!”
阿喀琉斯闻言,利剑缓缓归鞘,毕竟,阿伽门农乃当今全希腊最高之权贵,不宜与他彻底翻脸,可是,如此一来,卡珊德拉必然无法被他解救出虎口,接下来,难免要遭阿伽门农玷污。
阿喀琉斯被迫退出军帐,与此同时,一股自责感,涨满了他的胸口,久久难以消散,堂堂希腊第一勇士,居然无法保护一女子,让他情何以堪!
这场冲突过后,阿喀琉斯,愤闷难消,当即做出决定,退出这场战争和希腊联军,传令所属部下,打点行装,三日之后,随他撤离特 洛伊。
次日,阿伽门农,一声令下,攻城战役,正式开始,数万希腊士兵,如潮水般涌向了特 洛伊城!
特 洛伊人,兵来将挡,早在城门前安排了三千盾牌手,组成盾墙,饶是双方兵力悬殊,这些特 洛伊战士,却无丝毫畏惧,因为,身后有他们爱戴的大王子赫克托耳坐镇,特 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与次子帕里斯等王室成员,也亲临城头观战,为本国军队助威。
当希腊联军冲到距城门一箭之地时,城墙上的特 洛伊弓箭手,听得号令,万箭齐发,箭雨之中,希腊人一片片倒下,后续部队踏着战友尸体,继续冲锋不止,直冲到与特 洛伊人的盾墙短兵相接之后,两军正式开始了一场血与肉的惨烈撞击!
此时此刻,谁都没有退路,想活下来,唯有杀死对方,一时间,喊杀声撼天动地,双方不断有人倒下,鲜血,染红了特 洛伊城下的大片泥土……
希腊联军人数多,特 洛伊人占地利,短时间内,许多希腊士兵无法突破对手盾墙,前进受阻,沦为活靶子,被城上的特 洛伊弓箭手连续射杀!
眼见着希腊联军进攻遇挫,特 洛伊人,趁势开始反击,赫克托耳,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接连砍杀了数名希腊人,尤其是他一剑刺死了来自迈锡尼的巨人战士,令那胜负的天平,霎时间转向了特 洛伊这边!
缺了阿喀琉斯,希腊联军没了擅长斩首行动的英雄,无人能挡住神勇的赫克托耳,大批希腊士兵,不断倒地阵亡,要么被城墙上的特 洛伊弓箭手射死,要么被赫克托耳率领的突击步兵砍杀,眼见的,就要支撑不住了!
乱军之中,也不知,是哪个希腊人率先慌了,突然掉头就跑,此举,恰如传染病那般,有一个逃兵,就会引出十个,百个逃兵,直至全军溃散!
如此一来,希腊联军,军心大乱,所有部队,先是被迫后撤,迅即就变成了集体奔逃,正所谓,兵败如山倒,战至此时,希腊大军,彻底崩盘!
阿伽门农看到,本方大军陷入混乱,奋力嘶吼,想稳住阵脚,然而,战局已急转直下,他也无力回天,最后连自己也被溃军裹挟着离开了战场……
联军退至海边大营,盘点战损,这一仗,希腊联军折了足足六千人马,损失相当惨重,经此一败,联军中的大部分人,已萌生了回家的念头。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趁着希腊人喘息未定,当天夜里,赫克托耳又率三千敢死军,前来偷营劫寨,这是一支特 洛伊精锐部队,冲入希腊大营,一边厮杀,一边放火,一直战到天亮,杀的希腊人尸横遍野,联军大营,几乎烧成了废墟。
一败再败的希腊人继续溃退,直至被赶到了船上。
特 洛伊人,大获全胜,赫克托耳,正欲庆祝,忽然间,他的脸色,因为看到了什么,瞬间变的阴沉无比。
原来,他看到,在被他率众摧毁的希腊大营中,在地上躺着的无数被杀死的希腊人里,有一具年轻武士的尸体,手中仍握着一把鎏钢大剑,赫然便是希腊联军登陆当日,阿喀琉斯砍掉阿波罗神像头颅时用的那把剑!
赫克托耳心中不安,急忙上前查看,只见这死去的并非阿喀琉斯,而是一个年轻人,此时尚未瞑目,凸起的眼神,空洞而游离,全身的装束,更令赫克托耳无比熟悉,他知道,此人穿戴,与那日神庙所遇者相似,必是阿喀琉斯部下无疑。
书中代言,赫克托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死者,非是旁人,正是阿喀琉斯一直极力保护的表弟,帕特罗克洛斯,这位一直想做一名真正男子汉的少年,不想竟丧命于此,特 洛伊人这次夜袭,虽重创希腊联军,却将因此人之死激怒本欲离去的阿喀琉斯。
大败之下,战局危急,那阿伽门农,是何等老谋深算之人,他马上意识到,阿喀琉斯,对希腊联军太重要了,立刻传令,释放那位特 洛伊女祭司卡珊德拉,交还给阿喀琉斯,并让手下特地转告,自己并未碰过这女人分毫,这意味着,希腊联军盟主主动向阿喀琉斯表示道歉,希望这位希腊第一勇士,重新加入这场战争。
如此一来,阿喀琉斯与卡珊德拉,两位有情人,终于重逢,当即一偿夙愿,深入交流锻炼一番。
事毕,卡珊德拉将头枕在阿喀琉斯臂弯间,柔声道:“不知,妾既为俘虏,今已算君之奴隶否?”
阿喀琉斯笑道:“非也,卿乃俺心中佳人,来去任凭自由,俺有一言,只想对卿倾诉,其实,所有神灵,一直都在嫉妒凡人,为何?凡人会死,既难免一死,便会在死前拼尽所有,为生命写下赞歌,而神,却是永生,故而,早就没了任何激情,就算他们千载不灭,万年不朽,又有何意义?”
然而,欢乐时光,只这一夜,次日清晨,阿喀琉斯得知表弟被杀,立刻变的狂怒无比!
试想,他在表弟身上,投入了无数心血,一直觉得,这年轻人,便是未来的自己,是他唯一的门徒,不想,竟遭遇不测,丧命于斯,怎能不令他痛心疾首,复仇火燃?悔不该,当日放赫克托耳那厮回去,最后,竟害了自家表弟的性命。
也罢,事到如今,多想无益,赫克托耳,俺,要与汝决战!
抛出这句誓言,阿喀琉斯,重返战场!
海风带着寒意,吹到了高大的特 洛伊城墙之上。
老国王普里阿摩斯与帕里斯等人,正交谈间,忽见远处,快速驶来了一辆马拉战车,车上虽仅有一人,气势,却胜过万马千军,散发出咄咄逼人的威风,让城头的特 洛伊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此乃何人?来此做甚?
眨眼间,那人已至城下,急刹战车,气运丹田,发出一声惊天巨吼:“赫克托耳何在!速速出城受死!”
这吼声,滚滚而去,中气十足,直把城楼警钟都震的嗡嗡作响,特 洛伊人,个个面露惊惧神色。
赫克托耳,闻声一看,见是阿喀琉斯,心知今日难免一场恶战,并且自己凶多吉少,遂转头看向妻子安德洛玛刻,柔声道:“此人正是阿喀琉斯,为夫这就下城迎战,我若阵亡,特 洛伊城,必然难保,可还记得曾带你去过的那条出城密道?将来,特 洛伊城若有失陷那天,你可带着孩子们,带着父王,带着王弟,哦,还有海伦,从密道悄悄离开特 洛伊,一直向内陆走,切记,不要再回头,只要能保住咱特 洛伊人之血脉,吾妻当记首功,拜托了!”
安德洛玛刻闻言,泪流满面,拉紧丈夫的手,恳求道:“妻与君,生死相依,可否不去决斗,一起逃离?”
赫克托耳苦笑,摇头道:“阿喀琉斯此来,是为报亲人被杀之仇,为夫选择迎战,是为国家尊严而战,特 洛伊人,或许会败,会亡,却永不会临阵退缩,贪生怕死,向来犯之敌低头。”
言罢,赫克托耳纵马出城,直面阿喀琉斯,凛然道:“你我又见面了,当日你不杀我,今日我却不会留情,一会儿动起手来,你我之间,必有一亡,可否先立一君子约定,允许死者得到应有的尊重。”
然而,阿喀琉斯,已被仇恨蒙蔽了理智,冷冷答曰:“雄狮不会和猎物有任何约定,废话少说,拔剑吧!”
当世两大最强虎将,终于开始直接碰撞,这是一场力量与速度,勇武与胆识的顶级较量!
城楼上,所有特 洛伊人,都在紧张无比的注视着这场旷世之战!
终于,还是那半神之体的阿喀琉斯,更胜一筹,最后,他一剑刺入了赫克托耳的心窝!
特 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见状,啊呀一声晕倒,安德洛玛刻见丈夫战死,瘫坐在地,泪流满面,小王子帕里斯紧握拳头,恨意满胸,他多么想冲下去,为哥哥受这一剑!
海伦更是面容苦涩,这一切灾难,都是因她而起,也许,她回归希腊,就能带来和平,平息干戈,可事到如今,她回归与否,又有何意义?
城上众人,心情如何沉痛,暂且不提,城下的阿喀琉斯,已把死去的赫克托耳钉到了马车上,拖着这具尸体,扬起一团黄尘,驾车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