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道?
老子的道是阐述世界的本源、本体、规律或原理;庄子的道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孔子的道是中庸之道,是方法;佛家的道是中道,不堕极端,脱离两边即为中道,似空非空不能著空相求空;此即为释道儒三家的核心理念!
那么该求何道?
是纯粹的技击之道?
还是若天道般太上无情,意为:花鸟鱼虫之身,妖魔鬼怪之物或是被毛戴角之辈,湿生卵化之人,或是于天道而言汝等众生皆蝼蚁?
众生皆苦,描来浮世三千绘!
众生皆乐,随性自身圆舞台!
若此时此刻,唯离去之时方知悔或不悔!
与常人而言,人生短短数十载,而幸于史间遗留下些许痕迹或是当不负此生罢了!
那于修行者而言若何?静卧深山,于林间、河下、山顶感悟所谓的道?那么缘何道?
缘聚缘散缘如水,
惜缘随缘莫求缘。
道至何来?坐山望水即可乎?
而那或许能带来些许心境罢了,或是于其时静思己生?
道唯心所现,而技唯物所表。
皆曰:技乎于道!
然技与道相对而行,隔茫茫无际之虚实,原何等同?
若道唯心,那是叩问本心还是自欺欺人?
若唯心,则其当未有善恶之分,应叩问于自身,是崇善亦是扬恶?
那何为善?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孔子也曾解释说:“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道家追求天之恒道,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反对人为干预自然。水流趋下,顺其自然,不争上也;争而为上,是人为也。水趋下而不争,是极自然的现象,故几于道,为上善者,故曰“上善若水”。善者,自然属性而已也。人道效法天道,争道不争高,天人合一,顺其自然。这是道家和儒家的共同之处。
那何为为恶?
天地生万物,万物争其命。何为争?以力,以兵,以杀。
万物活于天地间,生来便须夺他人之命,如牛羊夺草木,人妖夺禽兽,君王夺众生,仙人夺天地。故天下众生生而为恶,无一良善。
是以:何为善何为恶?亦或是善中取恶?恶中扬善?
山海界其间:
飞禽以凤凰为长,
走兽以麒麟为首,
花草以扶桑为强,
虫鱼以神龙为尊。
飞禽以虫鱼为食,走兽食花草为生,而期间亦互有相食。此,何为善何为恶?
若汝见之,强凌弱,强者其须求生。而其弱者亦求生耶!
食,谁之过?不食,又是谁之过?汝生是生,其余亦是生,谁敢言己生纯粹之善恶?
就如长夜亦有日明,冬寒终有春化。
众生为恶不假,然再恶之人,心头亦有一缕阳光,一抹春色。
信的便是那明日与春光,那万恶之中终有的一道善!
此善不灭,众生终可超脱轮回,天地皆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