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和尤灵灵都吓了一跳,以为是她们住的这间房的房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因为这个声音离她们实在是太近了。
等反应过来打开的是隔壁的门时,两个女孩才放下心来。
不过她们左边住着孟柯和许达,右边住着老板娘,这个时间还往外跑的会是谁呢?
田雨就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飞快下了床跑到房门口,小心翼翼的把门打开了一条缝,偷偷的向外看去。
这个小旅馆总共有三层,一楼是大堂,饭堂和厨房的位置,二楼和三楼的房间就分布在楼梯的两边,入住的时候两个女孩子选择了二楼靠右边的第二间房间。
这个房间就在老板娘的旁边,很方便她们有问题时寻求帮助。
门外,灯光黯淡的走廊里,住在她们隔壁的老板娘衣着整齐的走出了房间,脚步有些迟缓却毫无声息的一步一步走到了楼梯口,然后没有任何迟疑的慢慢走了下去。
一楼大堂没有留灯,看着黑漆漆的,田雨看着她就这样一步接着一步踏入了那片黑暗之中。
好一会儿,田雨甚至连脚步声都听不见,要不是突然响起的另一声开门声,田雨已经在怀疑老板娘其实是一直站在一楼没有移动过了。
从旅馆外面映照过来的微弱灯光下,田雨看到老板娘模糊的身影从开了一道口子的旅馆大门走了出去。
静悄悄的关上门,她立刻语气激动的招呼尤灵灵。
“快给许达他们打电话。”
……
孟柯一边把许达从床上拽起来,一边在心里头琢磨着。
老板娘在这个时间点偷偷出门,孟柯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一个可能。
深夜密谋。
至于和谁密谋,密谋什么,这些都还不清楚,但至少可以肯定是和白天发生的事情有关。
许兰芳。
李老大爷对这个名字遮遮掩掩讳莫如深,而老板娘又在许达问起这个名字时一反常态的惊慌失措,再加上周小莲对这个名字的穷追不舍,这无疑加重了他们这些人心中的某些怀疑。而现在,尤灵灵和田雨意外发现了老板娘的特殊行迹,这似乎是一个能够彻底解开谜题的机会。
孟柯简短的向许达解释了一下,便拖着他出了门。
尤灵灵和田雨两人就等在他们门口。
“小雨,你怎么…”
“嘘,小声点。”田雨竖着一根手指冲许达做了个安静的手势,然后就率先带路走在了前面。
而尤灵灵立刻就扑过来拽住了孟柯的胳膊跟着他一起走。
孟柯知道她的胆子很小,这半夜三更的,走廊里的灯又暗的很,也不知道她哪来的勇气敢跟着田雨这么折腾的。
“灵灵,要不你和小雨就留在这里,我和许达跟出去看看。”孟柯心疼女朋友,况且还不知道这一趟会不会有什么危险,便想让她就留在旅馆里。
可是田雨一听孟柯这话,立刻就回过头不满道:“开什么玩笑,明明是我们先发现的,这么有意思的事,我才不退出呢。”
许达私心里不是很想参与这样的事情,但田雨是个好奇心很重并且性格比较强势的女孩子,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种时候打退堂鼓,否则不是让自个女朋友瞧不起吗。
“没事的,柯子,咱们一起跟上去看看,其实我觉得人周阿姨也未必是因为那个许兰芳才出门的,再说了,就算咱跟着她又能干什么?”
说到最后,连许达自己都不知道他这是在劝走还是劝留了,对上其他三人无语加鄙视的眼神,他直接选择了闭嘴。
“行了,再磨蹭下去连人影都看不到了。”田雨有些着急道。
她本来以为这一趟来这么个小地方纯粹是浪费时间,没想到还能扮演一回侦探,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以电影和小说中的情节推理来看,这家店的老板娘说不定是多年前参与了某场犯罪行为,而那次事件,绝对和那个叫许兰芳的女人有关联。
尤灵灵看了两眼放光的田雨一眼,小声道:“我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就当是在玩冒险游戏了。”
孟柯只好随她了。
四人用手机自带的小电筒照明,小心翼翼的穿过了一楼大堂,许达忍不住嘀咕:“周阿姨不会是在梦游吧?”
田雨道:“她对这里熟悉的很,又不想引人注意,自然就不会开灯了。”
出了旅馆大门,大家左右张望了一下,远远的就看到了正在路灯下往一个方向慢慢前进着的老板娘。
田雨低声提醒道:“把手电都关上。”
孟柯看了看安静的街道,“这里的路灯也太差劲了吧,还不如手机呢。”
“我还以为追不上了呢,她怎么走的这么慢?”
许达的声音里面明显带着点遗憾的意思。
其他三人知道他对老板娘很有好感,并不希望真的发现什么不利于老板娘的事情。
但田雨却还是觉得自己的男朋友在某些时候是真的太过于婆婆妈妈了一点。
他们明明都还只是刚刚高中毕业而已,又不是那些喜欢把大道理挂在嘴边的无趣大人。
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可以寻求刺激的机会,何必还非得顾忌这个,犹豫那个的呢。
在她看来,少年人的世界里,根本不需要考虑得那么多,只要不是违法犯罪,想到什么就去做呗。
……
***
这是一座带着小院的老式平房。
小院里种着一棵桂花树,此时还未到桂花开放的季节,所以还只能看到一树繁茂的青翠枝叶。
迎着月华盎然而生的桂树并不能完全掩盖老房子的落魄。
即使它的占地面积其实并不小,而这二十年前在本地还算得上是家境颇丰的一种证明。
可惜时代早已不同,如今的它除了可以让游客们感受一下浓厚的岁月沧桑之情外,再没有哪一个会觉得住在这样房子的人会是什么有钱有势的人家。
但事实上,二十多年前的老周家在西柳镇的确称得上是“大户人家”。
老周家延续到周小莲的爷爷这一辈,就已经在镇上扎根了上百年,靠着祖上传下来的过硬的糕点手艺再加上几代经营下来的广泛人脉积累了一笔不小的家资。
不过,到了周小莲的父亲周永安这里却出现了一点儿小小的意外。
周永安天生就是个读书的好材料,小时候不仅是镇上最聪明的孩子,就连去到市里,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甚至多次代表市里参加各项比赛都能屡屡夺得好名次。
拥有一个这样优秀的儿子,周爷爷欣喜骄傲之余难免又有些忧虑。
因为他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要是他真成了个读书人,那祖传的手艺怎么办?
在老辈人的思想里,读书人都应该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类型,何况周永安一直到十几岁的时候,也确实没有展现出对家里糕点手艺的一丁点兴趣。
对此,周爷爷很是伤脑筋。
他既希望儿子能读好书将来有大出息,又不想等自己死后祖宗们的手艺失了传承,为此经常夜不安枕。
最后还是周奶奶帮他想了个好办法。
“到时候就让儿子娶个贤惠的儿媳妇回来,咱们就把手艺先教给她,等生了孙子,就让她把手艺再传到孙子手上。”
周爷爷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还有一层顾虑,“这儿媳妇总归是外姓人,要是咱把手艺教给了她,她娘家那边偷摸着问她,那咋办?”
周奶奶横了他一眼,“你个死老头子,想得倒是挺周全。你咋不想想,这些年我怎么就没把这手艺给教到娘家去?”
周爷爷眼睛一亮,心里有底了。
周奶奶叹了口气,道:“这女人啊,谁不是最惦记着自个的儿女,只要让她明白,这手艺将来是她儿子的东西,她自然会替自己的儿子守好了护住了。”
就这样,周爷爷总算是踏实的倾尽家资的全力助儿子考学,最终周永安也没有让父母失望,成功的考入了国内首屈一指的知名学府,在整个省市都掀起了一阵波浪。
可惜的是,后来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