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玉丽筝如此拘谨,崇明帝摆摆手:“你也不必过于拘谨,朕已赐婚你与澈儿,若奉旨成婚,便是一家人。”
见玉丽筝略略皱眉,崇明帝心想:看来上次樊将军请求退婚,确实是县主的主意,只不知她为何要退婚。现今看情形,她仍对婚事不喜。
崇明帝可舍不得这么好的儿媳妇人选!
湘西赈灾,崇明帝发现小五元宇潜也是一棵好苗子,他处理政务沉稳、周详、有条理,只是少些历练,“文”有余,“武”不足;小六子澈儿倒是有能力,又有个如此助力的准王妃,只是个性太犟,上次“击鼓京兆府”一案差点没被他气死……
其他儿子,最大的浩儿是不中用了;泩儿也有才能,终不及小五、小六有格局;嫡长子澄儿,天性纯良,只是皇后宠溺太过,比如这次湘西赈灾,澄儿在朝堂上出列请命,皇后马上“病”了……
崇明帝也就八个儿子,因此时不时拿出来点数一下,有三个尚在幼年,算来算去也就五个,皇脉不振呢!
嗨,焉得有小五的“文”加小六的“武”,加之福宁县主的“智”,就极好了!
一加一加一,等于一……崇明帝又开始算数了。
御书房一时静悄悄,落针可闻。
玉丽筝低眉俯首等待着。
好一会,跪在地下的元宇澈疑惑地抬头,看了看父皇,又看看玉丽筝。
崇明帝这才回过神来,想起了“正事”,于是说:“福宁县主,朕找你来,是想问你,如何处罚楚王。”
“皇上?”玉丽筝大为意外。
“楚王刚刚向我请罪,道出了一切。”崇明帝说,“武源知府之女擅理府事,为一己之私截留官府讯报。而楚王言语拖泥带水,同情心泛滥,当断未断,几造成恶果……”
原来是为此事!玉丽筝有点明白了。
好机会,就提退婚好了!玉丽筝心里一阵狂喜。
“福宁县主,楚王个性使然,陷你于险境之中,实难宽贷,”崇明帝说,“除了退婚,一切但由你处置。”
玉丽筝像泄了气的皮球。
元宇澈抬头看向父皇,心里狂喜形于色:知我者父皇也!
又见玉丽筝皱眉苦恼的样子,不知是为不能退婚,还是为想不出处罚的法子。
玉丽筝看着元宇澈,狡黠一笑:“怎么处罚呢?容我想想。”
说着双手抱拳置于颔下,想啊想的,样子调皮可爱。
“嗯哼,罚你什么呢?罚做引体向上,做俯卧撑?不不,练武之人不怕这些。”
“罚你捉泥鳅?话说你怕滑溜溜的泥鳅吗?”
元宇澈心想说:怕,但可!
“罚你吃辣椒?话说你能吃辣椒吗?”
元宇澈心想:不能,但可!
“罚你鬼屋逃生?”
元宇澈:可!
“嗯,还有一种处罚,往你的脸上抹锅底黑灰!”
崇明帝插话说:“可!只不必抹锅底灰,就罚他到桃苑农庄打铁如何?”
哈哈,满面尘灰烟火色,堂堂楚王,天家贵胄,做黔首烂额的铁匠,太有意思了!
元宇澈:可!都可!只要不是退婚,都可!
崇明帝两次设宴招待巡察使团和农庄船队,也察觉这对小冤家有点不和谐。
待到小六子专程到御书房自诉罪状,崇明帝龙颜大怒:难怪福宁县主想退婚!上一次好不容易替你拦住樊将军的退婚请求,你小子居然又一次……
然而,当元宇澈请求剥夺楚王封号以谢罪时,崇明帝却沉吟起来。
这小子在福宁县主那里已是形象大损,再丢了楚王封号,更会形象大跌。
不能剥夺封号。
这小子虽然在武源跌了个跟头,在永州表现还是不错的,尤其收服张文尧、剿灭大崖顶山匪,功大于过。
看看他对福宁县主还算上心,不如调和一下二人隔阂。
莫过于找点什么事,让这对小冤家一起去完成。
因此,当玉丽筝说到罚楚王“抹锅底灰”时,崇明帝灵光一闪,也不等她回应,马上“怒斥”儿子:“小子你听着,明日起到农庄打铁一个月,躬自反省自己错处,切莫再犯!一个月后是否继续领罚,由福宁县主定夺!”
元宇澈说:“儿臣遵命!”
崇明帝说:“还不快滚!”
元宇澈不敢抬头,俯首退到门口,转身走出,快步走出院门,又走过一条宫道,才放声大笑。
迎面又走来太后宫里的苏嬷嬷,她奉太后之命出来探听御书房情况的,见六皇子失心疯地狂笑而去,忙问:“六殿下从哪里来?”
“御书房。”小桂子说,
“要到哪里去?福宁县主呢?”
“殿下去尚书房找陆大人。县主还在御书房里。”小桂子恭恭敬敬回答,“嬷嬷没什么事,我就追主子去了啊!”
苏嬷嬷有点心慌:六殿下又不对路了!皇上不会把这小两口一个骂疯、一个骂哭了吧?不行,得先回去禀告太后!
这边御书房,崇明帝仍有一些疑问要问县主:“县主如何想起南洋一带有甘薯此物?”
如何想起?初中地理课文《甘薯的前世今生》讲的呗!
当然打死也不能说,会被当做妖孽架在火上烤成木乃伊的!
于是玉丽筝恭恭敬敬地胡诌:“回皇上,臣女在涠城时喜欢读奇谈怪论,常常到市井地摊搜索此类书籍,不下两百本。这些书大半为出洋商船水手所写,由此得知南洋有此作物。”
崇明帝点点头,问:“书可还在?”
玉丽筝不好意思地说:“臣女随读随丢,回京时剩下十几本,也没有带回来。”
崇明帝忍不住说“可惜”。
玉丽筝又说:“薛总领一年几次下南洋,到西洋,可以请他留意。”
崇明帝说:“极好,朕抽空见一见薛总领。嗯,朕听李员外所言,可骑车亦是你先提议的。”
又是甘薯又是可骑车,玉丽筝也觉得自己太张扬了,只好厚着脸皮继续胡诌:“此车亦是臣女在杂书上看到,记得书上还附有图。”
崇明帝说:“几百年来,皆是手推车、马车,没想到还可以制造人骑的车。”
玉丽筝解释说:“臣女听到山丹国禁卖马匹的消息,才想起杂书上的车。”
“好!”崇明帝忍不住夸赞,“朕没想到,县主如此忠心可嘉!”
想起之前几次盛会,碍于樊将军面子泛泛夸玉小姐两句,心里终是将她归为不入流,没想到竟是胜过百媚千红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