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见大王?”
吴耳愣了一下。如果没有巴清这个身份,他倒真想去见一见那个传奇的天下第一皇帝。但是巴清这个“仙女”身份,他可不想泄露出去。齐皇宫那一出他是怕了的,他可不想让清儿再有任何闪失。
蒙恬见他不言语,只以为他是胆怯。于是看向巴清。
巴清听说要见秦王,也是一愣,她可一点都不想和那个秦王有瓜葛。
见二人都沉默。蒙恬于是道:“要不然,我和大王说,请求大王封吴公子为左司空。”
巴清一听,这蒙恬果然是把吴耳当成自己人一样啊,竟然要请求秦王给吴耳一个这么大的官衔。
吴耳却是一愣,他不知道左司空是什么官职,于是秉承不懂就问的思想,他问:“左司空是做什么的?”
“看来吴公子果然是不喜欢朝政这一套,”蒙恬更坚信了吴耳的说辞,他道,“左司空是专门掌管国家制造业的官员,负责创造和制造新的东西。”
“负责全国的吗?”
“是的。”
吴耳确认后连连摇头:“不,不。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百姓。谢谢将军美意,但我还是不要做官。”
这是吴耳第二次重申自己不想做官,蒙恬见他态度坚决,也只好作罢。他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两圈,然后走到庭院里站定,道:“吴公子既然拿定主意,那我回去再通报大王,请他再做定夺。不过,你一定要做好被官府征收的准备。”
“为什么?”吴耳有点急,“我和官府做买卖不行吗?为什么要征收我的东西?”
“和官府做买卖是允许的,但要看什么买卖。”蒙恬耐心地解释道,“像这种砖呀瓦之类的,都是官窑出品,每一匹上面都要打上官府的印文才允许使用。你想打上官府印文,可不就是官府的了么。”
“原来如此。”吴耳恍然大悟,一时间却也没有了主意。他有些苦恼地看向巴清。
巴清却不慌不忙,她道:“谢谢将军告诉我们兄弟二人这些。否则我们不但会得罪官府,而且我们做的条砖也卖不出去。”
蒙恬道:“巴公子不要客气,我也是和吴公子投缘,希望可以帮到你们。你们既不愿意做官,又想卖砖营生,那你们可有什么好法子?”
巴清道:“容我们细想想。”
“那好。我先去朝中,看那廷尉大人回禀大王,大王是什么态度?”蒙恬道,“但是你们也一定要做好准备。可能大王会召见你们,你们自己掂量着做决定吧。”
说完,蒙恬便辞别二人去皇宫了。
看他走远,吴耳这才来得及问巴清:“清儿,这左司空究竟是什么官职?”
“左司空官衔很大,最早是西周设置的,一直沿用到现在。它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司徒掌管财政税收,司马掌管军政,司空掌管水利营建,司寇掌管刑狱纠察,这个官职其实挺适合你的,因为这就是两千年后的警察。司士负责群臣名册,负责朝廷席位排序。直白地说吧,这个朝代的五官相当于隋唐时期的六部。”
“哇,这官职可不小呀。”吴耳惊叹不已。
巴清笑道:“那你想不想做?蒙恬之所以提前来说,就是给咱们可以改变决定的机会的。毕竟去朝廷说的话,就不好反悔了。”
“不,我不会去做的。”吴耳看着巴清,语气非常坚定,“清儿,在这个世间,只有咱们两个人相依为命。你的身世让齐王和后胜都垂涎,他们一心要夺取你。这个秦王也难免会有这种心思。我可不想让你再牵扯进危险中去,所以我不去做官就能避免掉这一层风险。”
巴清没想到他拒绝蒙恬的提议完全是为了自己,不由得感动万分:“谢谢你,吴耳。”
“傻瓜,我们之间不用说谢。”吴耳伸手搂着巴清的肩膀道,“清儿也不必觉得可惜。你不是说了么,秦国也就还有12年的风光,我们何必趟这池浑水。”
巴清连连点头:“对,我们要利不要权,要权丢了命。你看这蒙恬和李斯,最后不都没有好下场嘛。”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巴清这句话一下子触动了吴耳。他不禁有些呆在当场:“清儿,你看蒙恬对我们这么好,竟然要帮我做左司空这么大的官。一想到12年后他会被人害死,我心里就难受。我们能不能帮帮他?”
巴清一愣:“你是说让我们改写历史吗?这不太可能吧。”
吴耳在说话间已经下定决心,他道:“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没听过哪句话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不管其他,只管蒙恬。我想这也不算改变历史。”
巴清见他心意已决,也不好再辩论,只得道:“好吧,咱们一步一步走着看吧。眼下先想办法把卖砖的事情妥善解决了。”
“这事儿好办,我已经有办法。”吴耳揽着巴清一边向后院走去,一边细声说着自己的应对办法。巴清听了则连连点头。
秦皇宫,议事殿。
秦王政端坐上方,百官左右站列,蒙恬蒙毅兄弟则分列文武将官之首。
李斯正站在中间弓腰禀报:“启禀大王,关于治理咸阳城的事情,微臣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秦王:“终于想到解决办法了。说来听听。”
李斯:“微臣想可设置窑厂,用土烧制砖块。把街道上都用砖块铺满,便能保证咸阳城四季整洁。”
“铺砖块?这个想法好是好。”秦王政道,“可是那砖块都是薄薄的一小片,铺在地面上,且不说耗费量大,也极易破碎,别说车马碾压即碎,只是脚步重的踩在上面也会成坏掉。到那时满城砖瓦碎片,岂能美观得了?”
“大王不用担心。”李斯道,“我说的是经过改良的砖块。”
“改良的?”秦王政很是好奇,“李爱卿,你安排人做的吗?呈现来给寡人看看。”
“这个……”李斯有些话结,毕竟他还没有和吴耳谈好呢。
这时,蒙恬接话过去:“大王,廷尉大人说的改良砖我已经见到了。是一吴姓男子制造的,他已经将砖块铺设在他家门外街面上,效果甚好。真正是做到了‘刮风不见土,下雨不见泥’。大王不妨抽时间去看一看。如果觉得好,可以把这项治理咸阳城这个活儿交给他来做。”
谁都听得出来,蒙恬这是在大力举荐这吴姓男子。在当朝中,能入得蒙恬法眼的人没有几个。一时间,大家都很好奇这吴姓男子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