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
“哇啊,哇……”
吵闹的啼哭声从某个乡间的医院传出。
“快把裹布拿出来给孩子包上。”一位年轻的女护士急忙招呼婴儿的家属。
“我没带。”说话的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农妇。
“快把外套脱下来,别让孩子着凉了。”
农妇紧了紧衣服,转身躲到角落旁嘀咕着,“我自己还冷呢。”
此时,一个国字脸的妇女快步走上前来。
……
……
某荒山,山顶。
一间破旧的私塾内。
男童第一次上学。
“奶奶只是去上厕所了,她待会就会回来接你。”女教师拉住他。
日暮。
“对不起,对方的通讯设备已……”
女教师神情中出现了几分急迫,蹲在他面前。
“小辰,你家住在哪里?”
……
……
清晨。
元女村,龙桥湾。
群山面朝着东方,环绕出一弯长长的初月。
几户人家坐落在蜿蜒曲折的小溪边上,院前大片农田错落有致,远方零稀的田间小道斗折蛇行,蔓延到人户的南面,往后是繁荣滋长的修竹。
天灰蒙蒙的,下起了小雨。
枝头传出清脆的鸟叫。
潮湿的风送来阵阵凉意。
农舍的灯光早早地亮起,飘荡出零碎的说话声。
“那我去咯?屋头记到喂猪,黄角田那里又长草了,大坡土播完胡豆莫让那些雀儿吃了……”农汉语气轻松,笑得眼睛快眯成了一条缝。
……
头好沉。
男孩撑着从床上坐起。
感觉做了一个好长的梦,梦里有……蝴蝶?
紫色的……蝴蝶。
灿烂的旭日光辉穿过生锈的铁窗栏,投在床前堆满杂物的木柜上。
左手手背上的印记在阳光下反射出的淡淡柔光映入男孩眼帘。
这时,卧室的木门悄然打开。
“小辰,醒了就快起来。”
男孩盯着农汉,有一瞬甚至觉得来人陌生,“知道了爷爷。”
爷爷怎么每次都知道我什么时候醒。
“我走人福(方言)了,自己去热饭吃。”
……
男孩吃力地端着从锑锅中舀出来的热水,走到院前的洗衣台前。
奇怪的不适感,身体突然变得很虚弱。
不对,大脑也……
“辰娃儿,来吃饭。”男孩刚洗完脸,一位须眉尽白的老人便笑着招呼。
老人是男孩的曾祖父。
只见他头戴棕黑色的东北帽,嘴里叼着一杆蜡黄的烟斗。补满疤痕的深蓝色大衣十分宽大,却难以掩盖老人宽厚的臂膀,不难想象他年轻时一定十分健硕——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是非常罕见的。
男孩犹豫地看了眼家中,“好——”
一只体形修长的狸花猫不知从何处窜出来,轻轻一跃,优雅地落到男孩肩上。
……
雨后的乡间小镇本应是清幽寂静之处,可此刻这里却满是拥挤的人流。嘈杂的人声不绝于耳,街边的摊铺不论大小,皆被围得水泄不通——今日正是三天一次的赶集日。
人们匆忙地来来往往,买好所需品后,小心翼翼地将其装入背上的竹制背篓。绝大部分人的家里都距这有几个小时的脚程,所以每逢赶集都趁着天还未亮时便从家里出发了。
街上不时传来小孩的哭闹声。孩童的天性便是好奇与玩乐,见了街边小店里摆放的一个个新奇的玩具,平日里不是上学便是与家长干农活的孩子哪经得住这种诱惑,死拽着家长的衣角,眼中泛着泪光。可平日里生活拮据家庭又怎能忍受这种花费,望着那荒谬的价格,家长只感头大。“败家玩意儿。”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打骂孩子,怒其不争,将日前对孩子的许诺抛诸脑后。
众人都期盼自家孩子能有朝一日出人头地,举家搬离这穷乡僻壤。但更老一辈的人们却痴迷着这片故土,这在年轻人眼中似乎是很奇怪的事。
在这喧闹的街道中,伫立着一个微胖的小孩。小孩面容醇厚,即使看着他右耳上的那小只子耳,也给人留不下任何怪异之感。
他仰望着矗立在面前的老旧的水泥怪物,“今后就得住这了。”
“李聆风,还不快过来帮忙搬家!”
“晓得了。”他连忙应道,抱着行李,径直走向楼梯……
……
袅袅的炊烟自沉暮中悠悠升起。
“噼里啪啦……”
干燥的杂草在燃烧中发出轻碎的声响,橘红色的火光映照着男孩稚嫩的面庞。
男孩注视着灶洞内旺盛的火焰,温暖的感觉包裹着身体,让他不由地感到几分惬意。
农妇熟练地将锅中炸至两面金黄的麦饼铲出,放到旁边的瓷碗中,散发着一股小麦特有的香味。
倒非是农妇的厨艺有多精湛,而是男孩掌控火候的手法过于娴熟。
“可以去喊你爷爷吃饭了。”农妇道。
男孩眼中闪过一丝不愿,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了厨房。
“小辰快过来,”看着端着瓷碗走来的男孩,农汉微笑,对着男孩神秘地招手。
农汉名为聂安,正是那位白发老人之子,也就是男孩的爷爷。
在聂安之前,还有一位姐姐,但由于一些封建的习俗,家中的人便称他为“聂大”。
只见他从兜里摸出一个朱丹色的蛋,递给男孩。
此物被称作“寿蛋”,一些年事已高的人在庆生时会将煮好的蛋染成红色,以图喜庆。据说吃了它的人可以延年益寿,因此也有“赤丹”的说法。
农妇走了过来,“你自己怎么不吃?”
“我不太喜欢。”聂安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酒味,转头看向男孩,“小辰去端一些麦饼给你‘小祖祖’吧。”
“喵~”
一只狸花猫从房梁上探出灰扑扑的脑袋,看着三人,轻盈地钻出了窗户。
……
在夜幕中等了许久,男孩终于看到门缝中传出一缕昏黄的灯光。在男孩家还未吃饭的时间点,二老却早早地准备入睡了。
“吱呀~”
一个头上爬满白丝的老太太缓缓抽出别住大门的木锁,示意男孩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