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1·银钩月
(题记:
十二月九日作)
取尽银钩2月,
独观喜鹊昏明。
巨槐底下声声抑3,
旷远夜还清。
总道孤情未了,
倾倾三两鸦声。
素心惨笑忧心者,
凭甚泪盈盈?
注释:
1乌夜啼:乌夜啼,词牌名,又名“圣无忧”“锦堂春”“乌啼月”等。以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为正体,双调四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另有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变体。代表作品有陆游《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等。
2银钩:比喻弯月。宋李弥逊《游梅坡席上杂酬》之二:“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3抑:隐没。《淮南子‧本经训》:“则兵革兴而分争生,民之灭抑夭隐,虐杀不辜,而刑诛无罪,于是生矣。”
(词林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