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偷书
书名:山的那边是海吗 作者:安小忆 本章字数:2046字 发布时间:2020-11-17

我渐渐明白,走出大山唯一的一条出路就是读书。

 

家乡四季更替,春夏秋冬,又是一个轮回,播种,插秧,种田,收割。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看似这样周而复始的细微的变化,不过是原地踏步,仅仅解决了温饱的问题,门前的那棵树还是那棵树,眼前的这座山还是这座山,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叫做市中心。如果不读书,我的世界便是一个村落,这个村落只有房屋,人家,还有那做不完的农活;如果不走出大山,我的眼前也只有大山,未曾有远方,诗歌和大海。

 

记得冬天的时候晒太阳,我们靠着红砖墙瓦,小手拿出来冻得通红的,大家的目光呆滞,眯着眼睛晒着暖和的太阳。我们的数学老师现在是有着三四十年教龄的人,头发花白,但是梳得整整齐齐,一双布鞋干干净净的,上课的时候总是精神饱满,她跟我们说:“我从18岁开始教书,我在这个小村子都生活快六十个年头了,教室里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我的学生也遍及祖国的各个大江南北,他们开花又结果,有些你们的父母还是我的学生呢,如今我又教你们,再教两年,估计我就在讲台上直不起腰了,你们的孩子我自然是没机会教咯。”她慈祥,温柔又耐心,上她的课总感觉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我,聚精会神的听着,我的数学也因此得以提升。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她的笑就像这个灿烂的太阳,温暖心窝。

 

“老师,老师,你又没有教过我爸爸?”我想听听老师口中我的父亲。

 

“教过,你爸爸可不像你那么乖,可调皮了呢!你和他长得很像很像,鼻子眼睛一模一样。”老师又叹了一口气说:“以后,你们都要走出这座山,替老师看看外面的世界。”

 

老师一辈子都在这个小小的村落教书育人,每天面对我们这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学生,又看着一批又一批学生从这里走出去,却很少看到从这里走出去又回来的,我看了一眼老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味道。

 

她以前是有机会出去的,县里每隔几年就会评选一次优秀教师去镇上教书,每单评选到她时她就摇摇头。“留给其他人吧,我爱这里的学生。”与其说她爱这里的学生不如说我们爱这样的老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三尺讲台,相伴一生。她说:“读书,是获得智慧和知识最便捷的一种方式,在书的世界里,你不会局限于自己的思维世界,而是看到地球之外还有更大的宇宙;你不会只在乎一日三餐保障温饱,而是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多的能量;你也不会只关于眼前所经历困难的时候,而是可以把目标看向更远的远方。读书,可以给你带来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建立自己价值观的可能,读书,亦可以改变命运。”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在我今后很多年的生活中都在不断的激励我,我想父母亲时,我想最爱我的奶奶时,我受欺负时,我胆怯时我害怕时。

 

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在脑海中描绘过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外面的世界有大海。

 

为了亲眼所见外面的世界,我除了努力读书还是努力读书,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比同龄的孩子早成熟,也没有他们那么多的关爱。只有将自己沉浸于热爱的事情里,才会觉得自己是自己,与他人无关。

 

也从那时候开始,我渐渐形单影只,不再爱说话的同时会一个人静静的看书,那时候我没钱买书,学校里组织每个人带一本书来,放在教室的角落里,我带的是每年学校里都会发的小学生课外读物选集,但是我每次都会一字不落的看完,这是我汲取课外知识的来源之一,规则是借一本还一本,看完一本还得写一篇读后感,我喜欢写读后感,所以我看的也最快,《小王子》,《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故事》,《繁星春水》,《朝花夕拾》等等。

 

最喜欢的还是每周二学校大扫除,还最喜欢劳动委员把我分配去搞阅览室,一来是阅览室不脏,扫扫灰拖拖地就好,二来是有机会去里面挑几本好看的书,毕竟阅览室不常开放。

 

既然看了我的文章,我也就不瞒大家了,我其实是个小偷,我偷了阅览室的书看。

 

大家搞完卫生后都急着要回家,我就故意一个人走在最后,敞开书包,装一两本书在书包的最里层,每回偷书我就心跳加速,手都在颤抖,锁上门,然后鬼鬼祟祟的加快脚步离开教学楼,走了好远还回头望,反反复复,我也多少次的告诫自己,不要再干这样的见不得人的事了,但是为了使自己在闲暇之余有书看,我不得不这样做了。后来,我偷了很多回书,每一次都会把看完的书在本子上做好笔记又还回去,然后再偷新书,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发现。

 

在所有我读过的书里,到目前为止还是《红楼梦》排第一,书里有作者的生活,我在看作者的人生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带着他们的角色也这样活了一遍,读完之后便豁然开朗,自己又好像获得了一次重生,那些流传经典的好文值得我翻开一遍又一遍,再读红楼并非只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情爱爱,更多了一些思考。

 

 读书,不仅是读课堂上教的那些,还有古今中外的书籍。那个时代,我们没有那么多网络小说,一本本被翻烂的泛黄的纸质书,留下了很多个人的记忆,也鼓舞着很多个人好好生活。后来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字,读诗集,读历史,也读哲学。也渐渐明白弗朗西斯·培根的《论读书》里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山的那边是海吗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