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欲活捉郭晞以要挟郭子仪退兵,遂奋力追击,直追至营垒下。忽而三千官兵与景教、摩尼教中善射者于营垒中突然现身以弓弩射之,官兵鼓声震天,矢如雨下。
叛贼惊退,柳承渊又引兵逐之,安庆绪大败,柳承渊擒其弟安庆和并交郭子仪处置,官兵遂拔卫州。
原来郭晞诈败乃杨牧之的诱敌之计,杨牧之见此次郭子仪带了第三子郭晞出征,郭晞刀法精熟,深得其父真传。于是计上心来,对郭子仪道:“禀郭令公,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请令公恕杨某之罪,在下要以令郎为诱饵,诱敌深入。”
郭子仪笑道:“此番出征,某本意就是要晞儿历练历练。先生尽管使唤便是。”
杨牧之道:“可伏善射者三千人于营垒内,郭三公子出马挑战,数合后诈败而归。叛军一来以令郎年少,二来知其乃令公之子,必会大军来追,彼时乱箭齐发,必一战而胜。况且在下亦会请柳承渊不离令郎寸步,柳兄弟武艺高强,定会护令郎周全。”
安庆绪仓皇奔走,郭子仪等追之至鄴城,许叔冀、董秦、王思礼等诸节度使亦引兵继至。安庆绪入城固守,郭子仪等围之,李光弼随后亦引兵至。
安庆绪惧,遣使求救于史思明,且请以位让之。史思明发范阳兵十三万欲救鄴城,听军中探子回报杨牧之在官兵中相助郭子仪。
史思明不敢进,对部下李归仁道:“那年老子与李光弼战于太原,杨牧之以奸计和地道战害得我军损失惨重。还有常山那次,杨牧之故弄玄虚,摆了个却月阵,骗我军入阵,折损老子二万铁骑。”
“此人曾破我长蛇阵,不好对付。彼军中尚有一名悍将,名唤柳承渊,武艺绝伦,于百万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也不好对付啊。”李归仁亦颇忌惮杨、柳二人。
史思明道:“既如此,我军便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吧。”遂命李归仁率一万人马屯于滏阳,与安庆绪遥相呼应。
官兵与安庆绪叛军僵持数日,史思明趁机分兵击魏州,既得。史思明筑坛于魏州城北,自称大圣燕王。
李光弼问杨牧之可有法退敌,杨牧之摸了摸下巴慢慢道:“史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动,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将军可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不敢轻出。得旷日持久,鄴、魏城中皆粮尽,则两城必拔矣。”
李光弼大喜,往告宦官----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恩。李光弼素来严厉,且自视甚高,对宫中宦官颇多不敬。鱼朝恩不喜李光弼为人,一来不愿李光弼立此大功,二来欲先立个下马威,好叫军中将领不敢违拗,遂不许。
李光弼道:“本将军征战沙场数十年,知此计甚妙!此战若能擒获史思明、安庆绪,则大事定矣,否则战事延长,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平叛!”
鱼朝恩翘着兰花指,娘声娘气地答道:“咱家以为,分兵攻打,多线作战极为不妥。应当集中兵力,围攻鄴城,方为上策。”
李光弼怒道:“中使并非行伍出身,不懂兵法!此计乃李泌府中的门客杨牧之所献,此人之才堪比卧龙凤雏,焉有不妥之理!”
鱼朝恩本就不服李泌,如今听说杨牧之乃李泌的门客,加上李光弼竟言语如此无礼,鱼朝恩怒火中烧,嚷道:“江湖术士之言,岂能轻信!将军是欺我大唐军中无人么?文以言乱法,侠以武犯禁。将军与郭令公皆位列三公,行事何以如此儿戏?军中尽是用些江湖术士、武林侠客。乌烟瘴气,不知所谓。”
李光弼正要争辩,鱼朝恩不容李光弼答话,继续喋喋不休道:“传咱家命令下去,自即日起,军中不得再有闲杂人等出入,若想留下亦可,皆充为军中士卒。”
命令传至郭子仪处,郭子仪亲至鱼朝恩帐中,求鱼朝恩收回成命,留一众江湖义士于军中效力。
鱼朝恩冷笑道:“咱家也是为了正军规,闲杂人等自由出入军中,若有细作奸细混入其中,该当如何?咱家也不是不让江湖义士留下,若想留的,可充作军中士卒,令归各营,岂不两全其美?”郭子仪无奈,惆怅而归。
众英雄闻讯,群情激愤!摩尼教康教主对众弟子道:“我教为助大唐平叛,牺牲了多少弟兄,况且我教奉颜公(真卿)之命,做事不留名,已不自称摩尼教。他鱼朝恩,一个阉人,竟得寸进尺,若不是为了百姓,谁稀罕留在军中。走走走,众兄弟收拾行李,今日便启程。”
景教教主伊斯道:“可我教弟子半数以上充当耳目,已派至叛军内为细作,如果我这就走了,我教滞留在叛军中的弟子如何处置?罢了,罢了,我只好留在军中充当士卒,以待遣往叛军中的众弟子归来。”
康教主见柳承渊一言不发,问道:“以大哥的武功才智,他鱼朝恩若是封大哥做个大将,都还嫌屈才,莫非大哥只充当一名士卒么?不如随我回西北罢,摩尼教教主的位子应当由大哥来坐。”
柳承渊看了看身边的钱雨道:“我本想平叛之后,带钱雨回儒溪村隐居,早晚聆听师傅教诲。既然鱼朝恩已下了逐客令,不如明日便启程回儒溪村吧。”说完转头看着钱雨道:“我带着你随军东征西讨,几次三番害得你差点身死,早已有隐退之意,如今正好遂了我的心愿。我们明日就动身,你说可好?”
钱雨点头道:“是非之地,不留也罢。只不过柳郎一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这会子却不能如愿,是否会成为终身一大憾事?”
柳承渊道:“儒家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尚未修身、齐家,本就不该去平天下,我身为儒门弟子,理应回儒溪村修身、齐家,且我得妻如此,有何憾哉?”钱雨脸一红,回房收拾行李去了。
康教主又问杨牧之:“那先生呢,先生不会武功,断充不得士卒,不知如何打算?”
杨牧之微笑着看了看身边的阙千歌,淡然地说:“某昨日卜得一卦,乃利西南,不利东北。某曾答应阙女侠与其游历名山大川,一直未能施行,如今倒好,正好可以一路往西南方向而去,游历名山大川。”
次日临行,各路英雄依依惜别。柳承渊对康教主、伊斯教主道:“你我三人意气相投,结拜一场。二位都比我年长,硬要叫我大哥。今日临别,也身无长物相赠,只有几句要紧话对二位讲。”
“大哥尽管吩咐。”康教主、伊斯齐声道。
柳承渊先对伊斯道:“若要将景教发扬光大抑或练好景教内功,都需记住‘ 和而不同 ’四字。可在景教教义中融入忠孝之儒家思想与浑元虚盈的道家思想。我已为你撰写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颂》一文,此后传教或是练功,都可参考此颂,必可有所裨益。”说着从怀中取出专门为伊斯写的颂表递与伊斯,伊斯感激不已。
后又对康教主说:“至于摩尼教,中土禁绝多年。康教主此番回西北后,可先在回纥传教,我听杨大哥说大唐必会再向回纥借兵,届时可随回纥兵大张旗鼓地来助大唐,朝廷知摩尼教之忠,必会准中原汉人信奉。”康教主连连点头。
柳承渊继续道:“ 摩尼教的武功路数,我昨夜亦钻研了一阵,实乃借力打力之技,与达观子的《阴符真经》中的‘移星易宿’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昨夜将摩尼教的武功《颠倒乾坤》做了些改良,融入了些《阴符真经》中的内功心法,创了一套不仅可以借力打力,还可储力聚气的功夫,康教主回去勤加修习,定能功力大增。”遂从袖中取出昨夜撰写的内功心法递与康教主。
康教主接过写有内功心法的羊皮卷,抱拳道:“好兄弟!大恩不言谢!兄弟记住了。”
杨牧之亦拜别众英雄和郭、李二将。郭子仪道:“先生之才,堪比卧龙凤雏,先生此去,吾若失臂膀,怎奈观军容宣慰使已下令,郭某不敢违抗,固无法留先生,可惜,可叹!”
李光弼亦道:“先生此番乃二度离光弼而去,看来此生光弼注定与先生无缘,阉宦当道,光弼只恨自己无能。”
杨牧之忙道:“将军慎言!隔墙有耳。在下此去,不知何年方可相见,有一句话恳请二位将军永记-----静中韬光养晦,退中方求全身。”郭子仪微微点头,李光弼怅然若失。
杨牧之与阙千歌临行,郭子仪又追问:“如今鄴城如何破?”
杨牧之皱了皱眉道:“为今之计,恐怕只能仿效关公水淹七军了。”言毕,与阙千歌并辔策马而去。
众英雄散去后,鱼朝恩命镇西节度使李嗣业攻城,“神通大将”李嗣业为流矢所中而死。
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困鄴城,筑两道营垒,挖三道壕沟,从杨牧之临行前之计,壅漳水灌城。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