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冯清水有苦难言
书名:长河涛影 作者:马驰千里 本章字数:4537字 发布时间:2022-03-08

冯清水他们检查的继续让刘有才很不舒服,但又不能无故下撤退命令,心中懊恼至极。

不过两天,张先林就又给他打来手机:“有才,你和人家说过没有啊,那个叫冯清水的带着两个人又来了,他们给我那小姨子算下将近两万元的税,其中还有五千元的罚款。这该怎么弄啊?我那小姨子都愁得不行了。”

“那你就让她交呗!冯清水和咱们都是一届的同学,你也应该认识他吧?要不,你亲自和人家说说?说不定比我还管用。任务是我派出去的,再反过来拆弟兄们的台,打击弟兄们的积极性,有点那个——”刘有才这样说主要还是在不好插手的情况下挽回些面子,总不能在同学面前落下个没能耐,连手下都管束不住的窝囊感觉。

“我知道他,可念书那会儿都没有说过话,现在去求情不是热脸帖人家冷屁股吗?人家能搭理我吗?”张先林设身处地说。

“那你就让你小姨子交了算啦。先林,我还有个会,就这样。”刘有才话音未落就放下了电话。

哪有什么会议要开,只不过是想尽快摆脱张先林的纠缠和麻烦。

凭他现在的处境,实在是难以完成他这项“艰巨”的任务。

放下电话回头想想,心中不免烦闷而生气,一个堂堂的地税稽查局长竟然混成这个窝囊模样,心中大不自在。

哪成想,不到半个小时,张先林就像狗皮膏药一样又贴了过来,这次不是打电话而是直接找上了门。

他是“有备”而来的,进门就神秘兮兮地从里面把门拴上,扭回身来把一叠卷成一卷的人民币塞到了刘有才的裤兜里。

刘有才虚情假意地还想推让,被张先林紧紧地按住,递着眼色说:“看有人进来不好看。我和你是谁跟谁呀,还这么见外!不多,两千元,聊表寸心!”

刘有才警觉地瞅了一下屋门然后也就不再推让,脸上故作难为情的样子:“这件事真的很难办。你说,活是我派出去的,当时候你要早一点给我打个招呼就好说多了,我就派他们去另个地方检查。现在结果都出来了你让我怎么说!”

看上去,做领导的确实有为难之处。

张先林看到刘有才已经收下钱,心中踏实了许多,说话的口气也就随便起来:“办法还是你的多,我们说不上话,一切就都靠你了。”

刘有才明知事情不好办,但钱已经入了腰包,就像猫吞进一条小鱼一样,再让他吐出来,何其不忍何其难!

只好把脑袋里的所有螺丝紧了一遍,一计冒上心来:“和你说实话,我作为领导确实不好中途下弃税撤出的命令,不过我倒是有一个办法能解你的燃眉之急。”

说到这里,刘有才故意停顿下来。

张先林心急如焚急问:“有才你就不要吊我的胃口了,到底是什么办法?”

刘有才先做出一个欲言又止的样子,有一种难以启齿的感觉,然后说:“不满你说,要不是咱们这关系,我真不能给你出这样的主意,这都是违反原则的。”

“哎呀,在咱们之间哪有那么多的讲究,有什么好主意就告我说呗。”张先林显得有点不耐烦。

“你知道冯清水他家住在哪里吗?”刘有才看着张先林问。

张先林一副不确定的样子,反问道:“他不是和你们都住在后面家属宿舍里吗?”

刘有才这次回答得很利落:“对,就在第二栋单元楼的一单元二层203室。”

然后刘有才盯着张先林问:“知道怎么做吗?最多二百元的东西就行。”

张先林半信半疑:“我贸然去,能行吗?”

刘有才扔了个眼色:“他不是凡人俗胎?他不吃五谷杂粮?”

张先林冲刘有才笑了笑,看上去如释重负,比刚进来的时候轻松了许多。

这种事对于张先林来说是小菜一碟,已经不是做过一次两次,在乡里工作这种事也是司空见惯。

晚上的时候冯清水刚下班回家就响起了敲门声。

他打开门,一个人影闪进来吓了他一跳:“谁?”

他吃惊地叫了一声。

张先林满脸堆笑:“清水,你不认识我了?”声音很温和。

冯清水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像在哪里见过又一时想不起来:“你是——”

“张先林,咱们在冯阳一中念书的时候都是一届的。我现在在乡里当副乡长。”张先林不用对方问就直截了当地先亮明了身份,以求引起对方的重视和高看。

“哦,对,看我这记性,来里面坐。”这时,冯清水还真的猜不出来乡长大人登门有何事要说。

坐定后张先林也不等冯清水问就开门见山:“清水老弟,我这次上门是有求于你呀!”

冯清水莫名其妙地问:“什么事?”

“我是为我小姨子的那个饭店来的,这两天你们辛苦了,查出她不少税来。她两口子没有营生就指望着那个饭店糊口,将近两万元的税把她愁得不行,这不,就找到了我让我过来和你说说,看看给少算点应付一下,也给老同学一个面子——”

还没等张先林说完,冯清水就很客气的笑了笑说:“老同学你开什么玩笑,那税多少也不是我说了算的,再换一茬人去也是那个算法,我怎么能随意变少,呵呵,不行!”

“清水,说啥咱也是同学,这件事好做难做还不是你一句话?这件事我就靠给你了,给你老兄一个面子吧。”张先林几乎是在央求。

“要说其他事也许我都能帮你,唯独税款的事我不敢,你想,我上有刘局长在那里督促着,下有两个小兄弟在那里瞅着,你说你这不是要让我明着犯错误吗?老同学,实在是对不住啊。”

一听冯清水这样说张先林的心里早凉了半截,心想我一个副科级乡长给你一个税务局小职员来说好话还竟然碰一鼻子灰,真没劲。

想起身赌气离开,只是来都来了,手里还提着东西就这样灰溜溜走了又觉得难为情,就勉强皮笑肉不笑地干呵呵了两声。

尴尬而无奈地说:“话不要说死,兄弟,你再想想。”说到这里,用手指着袋子说:“这是两瓶酒,还请你收下。”

心想,只要你收下这个袋子就不怕你不给办事,刘有才说得好,不信你不食人间烟火!

然而,张乡长的判断还是有失偏颇。

没想到手里的东西就没有落到地上。

他往下放冯清水就往起来提,往他怀里一个劲地推,直到他倒着退到了门外。

只听彭的一声,黑漆漆的屋门冰冷地闭上了,没有一点人情味。

张先林说不出的尴尬和迷茫。

此时此刻,他的脑袋里只有一个概念,事没办成!所有心思都是白费!

他扭回头又看了一眼防盗门不由自主地嘟囔了一句:“不识人情的东西,当个小头头有什么了不起!”接着步履沉重地一步步向楼下走去,心情不爽到了极点。

他出来后,还没有走出地税局单元楼的院子就给刘有才报告了战况。

这个糟糕的战果使他自己感到异常失意,也使刘有才感到失落。

他至始至终也不相信冯清水性格再不入大流也不能不爱财!不能不通人性!

张先林打来的电话使他顿感意外和无奈。

张先林不肯放下电话又问道:“再怎么办?”

这个口气就像是一家人在商量对策,就像刘有才和他一样都是被检查对象似的。

这就是人!就是礼金的魅力,糖衣炮弹的威力!

刘有才还真的够意思,他没有辜负老同学的厚爱,一计不成他又献一计:“老张,冯清水是个异人,他要是硬不收你就去他老婆那个店里把东西给他老婆丢下,说不定能行。”

李凤妍没有经过这种事,当张先林面带笑容苦苦央求让她和冯清水多美言几句给抬抬手的时候,李凤妍心软了。

张先林把东西强塞到桌子下面。

她试图让他带走,怎奈一喊一远,张先林走出去的时候几乎是一溜小跑。

李凤妍不免对张先林的处境深感同情,心想回家问问冯清水到底什么情况再说,只得暂且把那个袋子放进了库房。

谁知一连几天生意忙碌,竟然把此事忘掉了。

这一忘不要紧,正在冯清水他们急急催税的时候,局里通知股所长到大会议室开会。

冯清水带着笔记本和大伙说说笑笑走进会议室,看到几个局长正襟危坐地坐在主席台上不约而同一齐将那种异样的眼光向他投过来。

也许是自己太敏感了?

其他人走进来,他们不是也一样投去相同的眼光吗?自己又没做亏心事,何怕鬼敲门!

这样想着,他还和往常一样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当会议开始的时候才知道今天的会议是廉政工作会议,从高山的讲话,从各个副局长的发言,从所有人的眼光中他渐渐感到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们的眼光就像是警察在审视着小偷一样,尽管会议上没有具体点出谁的名来。

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在领导们的讨伐声中不外乎一个指向,那就是如何廉洁自律,如何在工作中不收受贿赂,如何正确行使公权。

人们都在窃窃私语。

他无形中感到一种很不自然,那是来自一种无名的直觉,那种直觉让他看到了一个裹着阴风的黑洞。

他的心底更多的是一种不祥的莫名其妙。

散会后会议室只留下一个人,史建国!

他不仅没有离去,而且还点名让冯清水留下来。

接着是一场让人凝固血液的谈话,是一个让人沮丧至极的警示。

他否定了史建国对他的警告,否定了史建国所指的收受礼品的事实。

当史建国按照高山保护干部引导干部的大方针把话摊明,指出有人向局里反映把酒送到了他老婆摊子上的时候他无言了。

他的心在颤抖,因为他到现在都蒙在鼓里,可是谁能信?他又能怎样证明自己的清白?

真有一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感觉和悲情。

他心思沉沉目光痴呆地等回了李凤妍。

向她兴师问罪的时候她才突然想起来。

但这种事谁能给他们作公道?张先林吗?还是刘有才?很可能现在任必长也在背后沾沾自喜。

搞垮他让他永远不要翻身,让他永远不要不听指挥!

这一个声音也许来自好多人,有领导有同事也有企业上的人。

李凤妍更是欲哭无泪,她后悔当初没有当即把那点脏东西给他扔出去。

这是一次疏忽,一次大意,一次教训。

她看着冯清水颓丧的样子心如刀绞悔恨交加。

手提袋里装着的不是两瓶酒,不是人情,而是两颗别人精心埋设的雷!是两瓶毒药!

冯清水的名声被炸了个粉身碎骨。

次日冯阳县地税局针对冯清水的举报召开了班子会,鉴于没有实证事情又不大,本着保护干部的原则应以警示为主。

任必长提出此事虽然只是空口无凭,但毕竟在局里造成了很大影响,应该将冯清水调离稽查岗位。

刘有才表示完全支持。

高山来冯阳时间不长,对冯清水的了解不是太深刻,听两位主管领导都这样建议就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决定把冯清水调到征管股从事稽查选案。

王占刚对冯清水很了解,一听说要分到他的麾下,又多了一位得力干将,当然欣然接受。

这次的班子会还有一个议题,是关于吴玉春担任副科级非领导职务的事。

任必长很不满意,在之前赵世荣重用吴玉春的时候吴玉春的眼里就只有赵世荣一个人,对他不冷不热,隐隐觉得有那么一股小人得志的傲气。

赵世荣出事后,有一段时间吴玉春显得稍微谦逊一点。

随着高山到来,他慢慢地又取得了高山的信任,对任必长的态度又恢复到了以前那种不理不睬的样子,这一点使任必长很懊恼。

当高山这个提议的时候他没有极力表现反对,还是或多或少说了一些吴玉春的不足。

原来吴玉春是稽查队队员的时候对刘有才几乎是不带笑容不说话,可现在的情形已然完全不同。

特别是高山上任后就显得格外明显。

高山对刘有才的成见和戒备瞒不过见风使舵的吴玉春,他一直与刘有才保持距离,生怕刘有才的霉味沾到他。

刘有才对高山的这项提议也不表示支持。

除他二人之外班子的其他人都不说什么,大家都知道,高山主意已决,反对也不起作用。

不管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高山定了的事谁也推翻不掉。

将近年终的时候,市局来人对吴玉春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民意测验,提拔的事基本上大功告成。

当二零零五年新年的钟声又一次敲响的时候,冯清水和李凤妍吃着饺子香的满口流油,去冬的隐晦和不快就像乱舞的雪屑一样去之无踪。

对于冯清水来说多少年的磕磕绊绊已经适应了这种时世不济的窘境,也许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天意!命运!

遗憾的是那个稽查案件最终还是没有执行下来,亏的是国家,盈的是人情。

他离开后此案被不了了之束之高阁。

他就像一块堵在别人路口的石头,砸碎了挪开了,所有人的出行也都通畅了,所有事都变得顺溜。

被查的一案三家都免去了负担和烦恼。

送礼说情的张先林终于心想事成。

分别得到配件厂和饭店好处的任必长和刘有才也都如愿以偿还上了人情,显示了他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至尊形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长河涛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