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子吧?”秦王政道,“能和小兄弟在一起的,自然也必是人中翘楚。今日有缘得识,幸会。”
吴耳道:“幸会。”
“不喝酒,那就喝杯水去。”秦王政一指半山腰的道观,“那是女娲宫,里面道长是我朋友,他家有甘甜的山泉水,据传是能延年益寿的。一般人去,道长都不给他们喝的。”
“女娲宫?我咋把这骊山老母给忘了?这骊山可是中华民族的创始人女娲葬身之地,可比我穿越来那座小女娲宫有意义多了。但是我不能去,这家伙要识破了我,只怕比齐王还难缠。我还想在他的地盘上立足呢,算了。”巴清心里拿定了主意,便拒绝道:“秦公子,我们也不认识你那道长朋友,就不叨扰了。告辞。”
说完,她就要下烽火台去。
这时,就听蒙毅说:“公子请留步,我有一事请教。”
一心想要离开的巴清闻言,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哪个粉丝能够拒绝自己偶像呢?更何况是她巴清崇拜了两千多年的偶像。
蒙毅问道:“你刚才说周幽王并不是因为一个女人而毁掉祖上几百年基业,想必是对他很了解。不知公子可清楚,到底是因何导致其他国家和诸侯要来攻打这周幽王?”
巴清笑道:“蒙公子,这问题,你问我就问对人啦!”要知道,她曾经看过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有清晰文字记载是周幽王攻打申侯在先的。于是她道:“事实上,是周幽王出兵攻打他妻子申后的娘家申国。申侯发怒,便联络缯国和西夷犬戎族反过来围攻周幽王。周幽王自然不能以一敌三,最后就被赶到这骊山下杀死了。从周武王姬发到周幽王姬宫湦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一共12个皇帝。但前11位皇帝当政时都天下和平,百姓安宁。唯独到了周幽王就战争不断,国势日亡,最后亡国。”
“你说得对。”蒙毅再问:“那你知道周幽王为什么要打申侯吗?”
巴清道:“为了他和褒姒的儿子。”
“不。”蒙毅道,“我还以为公子无所不知呢。那周幽王贪淫无道,这种人最是自私自利,又怎么会为了他人去兴起战争?因为申侯抢走了皇室的一个东西。最后才毁国,也毁了百姓。”
巴清和吴耳异口同声道:“什么东西?”
蒙毅若有所思地看着二人,却没有说话。倒是秦王政开口打断了他们的话:“能有什么东西,肯定是皇室符玺,才能让他如此惊恐。”
“哦,这样的话也是能理解了。”巴清也信了秦王政的话。秦王政的出声再次提醒了她,此地不宜久留。于是她再次拱手,“多谢蒙公子和秦公子指教。我们还有事,就不奉陪了。祝你二位玩得开心。”
说完,便拉起吴耳向台下走去。
因为巴清急于躲开秦王政,所以脚步飞快。二人走得太急,所以并没有听到台上二人的对话。
秦王政面向蒙毅,负手而立,声音也冷冽几分:“刚才蒙爱卿差点没泄露了天机。”
蒙毅垂首道:“是,大王。”
秦王政:“为什么?”
蒙毅道:“突然遇到有才之人,一时兴起,忘了分寸。”
“哈哈,我大秦国里,蒙爱卿要失了分寸的话,那就再没有谨慎之人。”秦王政大笑。笑罢,又问,“蒙爱卿,究竟为何?”
蒙毅沉默了半晌,道:“我听他对历史颇有研究。想看他知不知道当年发生的事情。也好帮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
“蒙爱卿多虑了。他这么年轻,一看就是毫无阅历之人,怎么可能知道那事儿。”秦王政转过身去,面向空旷的山谷,幽幽地道,“想那周幽王贪淫无道,执政无能,才导致神器丢失。从此九州大乱,群雄逐鹿,诸侯称霸,战火延绵五百多年,这天下依然四分五裂,将士们苦,百姓更苦。寡人要结束这五百多年的战乱,结束诸侯争霸,让百姓安居乐业,就要找到那神器。找不到的话,只要无人知道也很好,因为无人知道就不会有人泄露出去,以免再起祸端。”
蒙毅弓腰致歉:“大王说得是。是臣太过心急,思虑不够周全。还请大王治罪。”
“爱卿这是说的什么话?快快起来。”秦王政回身将蒙毅扶起,“你也知道寡人手下这么多文臣武将,但唯有爱卿,寡人与你同一桌吃饭,同一车出行。寡人知你是为寡人着急,寡人只有满心欣慰,何罪之有?”
蒙毅:“谢大王厚爱。”
秦王政:“可惜那小兄弟走得匆忙……算了,不提他。这半日来也渴了,去女娲宫。”
说完,秦王政转身向女娲宫走去。他自顾在前面走,却不见蒙毅回头向山下望去意味深长的一眼,这才紧跟他而去。
两人很快来到女娲宫。早有道长迎出来,将二位恭敬地请进道观里。
这道观又比巴清穿越过来的那座道观要大很多,而且里面装饰得也更加富丽堂皇,就好像一座宫殿般,那女娲塑像也要比其他女娲宫的更大更威仪。
秦王政在女娲像前拈香祭拜,然后由道长领进上房休憩。
蒙毅则在其后也点了一炷香,只是他并未跪拜,而是端坐在塑像前,与塑像相对而视。良久,他几不可闻地叹息了一声,这才起来向上房而去。等他走后,那空荡无人的大殿里又响起一声叹息,仿佛是蒙毅叹息声的余音,在大殿里缭绕不绝。
上房里,道长正和秦王政禀报:“前些天是女娲娘娘的诞辰,来了好多人。他们扶老携幼,背粮抱被,夜宿骊山,那场面好热闹。”
“众人都知女娲娘娘捏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功劳。感念她的劳苦功高,所以前来祭拜。这是好事。”秦王政道,“当时寡人有事抽不开身,派大公子扶苏前来祭拜。他的表现如何?”
“大王英明神武,大公子也刚毅宽仁,虽然年幼,但颇有大王的风范。”道长连声夸赞,“那天,大公子来到观里,见游客众多,便迎着众人去了山顶烽火台上,让众人随他一起祭天拜娘娘。当时小道就跪在大公子身后,就听他祈愿天下早日一统,战火早日熄灭,百姓安康幸福,还祈福大王您福寿安康,心想事成哩。”
秦王政听了,嘴角高扬,心情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