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叛臣降将铁杆皇党“跟屁虫”
警方把注意力一下转移到了温骥同身上。
按照江湖上的说法,“新四军”与“五指山”当年闹得像是杀父仇人似的,都巴不得把对方剁成肉末,但为何温骥同竟然捐弃前嫌,重新搭上胡世虎那条船,成为胡世虎的得力干将呢?这个变化里头与案件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呢?
按员工们的说法,温骥同在集团里身份是最模糊的,很难给他贴上个“皇党”“后党”或“工党”的标签来,说他身上兼备三党的色彩也许更合适一些。他资历最老,业务能力强,凭着在家乡教过四五年书的经历和在港都七八年课补机构的经验,在集团里算是个教学管理方面的行家。因为胡世虎原是做印刷中介的,擅长于吃饭喝酒拉关系,对教育懂得不多,集团培训业务大多交由温骥同管理。温骥同除了初中数学上得不错,而且还能编个材料排个课表什么的,把集团的培训业务打理得头头是道。另外,他写书法也有一手,在他办公室挂着那幅楷书条幅“矢志不移”在市里还获得过大奖。在培训机构中,像他这种同时能上课会管理有才艺的人实在不多,因此外面不时有人来挖他跳槽,但他像是无欲无求的模样不为所动。胡世虎把温骥同视作心腹,为了留住他给了他3%的技术股,还多次在大会小会上说,温总监是“五指山”的诸葛亮,“五指山”少了谁都可以,就是不能缺了温总监。温骥同对胡世虎也鞍前马后言听计从的,大事小事尽看胡世虎脸色行事,因此也有员工在背后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跟屁虫”,说他缺点骨气,一见胡总就像矮了半截似的。譬如他曾提出补习要查漏补缺为主,大家都觉得课补机构就得是这样,结果听到胡总说每年要有多少多少尖子撑门面,他立马就改了口风。大家普遍认为,温骥同跟底下员工处得都挺好,从未见他对大家呼呼喝喝的,大家更多的把他看作邻家大哥。黄小玫刚入行的时候给温骥同打过下手,所以直到今天见了他还喊他师傅。据说一众后党遇上难题就想起他,就是郑莜美不服他气,他却处处让着郑莜美三分,不敢跟她较真。温骥同有个挺能帮上忙的助手叫王俊芳,无意在郑莜美面前吐了几句槽,结果就给郑莜美骂了句“开路”,真的就把人家给“开”了,温骥同连屁都不放一个。郑攸美还常常指桑骂槐,说“集团缺了谁地球一样转”。有人把话传给温骥同,没想到温骥同毫无反应,只是笑了笑。
警方查过温骥同的过往,了解到他四川合江农村出身,中等师范毕业,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乡村教师,看不出有“懂药”的背景。他被胡世虎召回“五指山”并得到重用,与胡世虎相处得还不错,一时很难看得出他有除掉胡世虎的“动机”来,再说除掉了胡世虎对他也看不出有什么好处。但他为什么当初会毅然决然离开“五子教育”,而后来又兜兜转转回到“五指山”,成为胡世虎“身边的人”呢?
警方再次找到了温骥同,单刀直入问了他这个问题。他像做过错事似的,显出了几分尴尬。犹豫片刻后,他说出了这件可谓对港都课补托管行业影响不小的江湖奇谈来。
当年在“五子教育”,胡世虎以业务发展需要为名提出要增资扩股,“新四军”因钱都投到了“四通教育”,所以一时手头活钱不多,就想着让胡世虎先垫资,等大家有了钱再缴回这份钱来。那时遇上国家只顾连续出 台“减负”政策,而忘记了社会和家庭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学生们流水一样都聚到了补课托管这块洼地上来,使这个行业一飞冲天,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当时有两件事情可引证这个行业油水有多大:好几家教育机构的股票迅速窜红股票市场,有的一夜之间成为当时价格最高的股票;有个五六十岁的阿姨,在港都市教育局局长家里干了好几年保姆,好好的却突然要辞职,令局长大人猝不及防,后来一打听,原来这阿姨在外面也搞了家托管。“五子教育”和“四通教育”都如沐春风,不断跑马圈地扩充业务,因此,“新四军”无暇顾及“五子教育”的股份,胡世虎垫的钱越来越多,最后垫资转化成了股份。随着进来了一些社会股东,“新四军”股权份额越来越小,胡世虎成了“五子教育”真正的老大。随后,胡世虎像饿狼一样四处出击,谁挡他的路他就扑上去咬谁。他借助教育局几个小干部和那帮常跟他吃喝玩乐校长的撑腰,抢生源挖师资占地盘,把同行挤兑得难以生存。他甚至把手也伸向了本属于同盟军的“四通教育”,一下掏空了“四通教育”几个野鸡门店的全部生源。“新四军”与胡世虎之间也由双方小摩擦变成了六国大封相,由称兄道弟变成了剑拔弓张。撕破脸皮的胡世虎阴招频出招招致命,把“新四军”折腾得脱了层皮,最后几个人混战一场打得鼻肿脸青后,“新四军”彻底退出了“五子教育”。当时温骥同算是“新四军”中最温和的一个,因此胡世虎也暗中挽留过他,但温骥同还是头也不回离开了胡世虎。
随后,“四通教育”每况愈下,“新四军”内部矛盾也不断爆发。温骥同有次在饭桌上骂了“军长”几句,让“军长”下不了台,挨了“军长迎面一拳。他觉得挺委屈的,脸上挂不住,同时也看到“四通教育”像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于是干脆退了股辞了职,自己在家招几个学生做起了私教。而“五子教育”改为“五指山教育”后,虽然如日中天,但教学管理短板日趋显现。胡世虎知道自己毕竟是外行,凭自己的三脚猫功夫蹦跶几下还可以,但持续下去就像武大郎捉奸力不从心。听到温骥同与“新四军”决裂后,胡世虎如获至宝,赶紧三顾茅庐把温骥同像贵宾似的请回了“五指山”。
“胡总不计前嫌,扶我于潦倒,我对他一直是心存感激的。”
温骥同最后这句话,让警方对他的怀疑一下搁了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