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心照不宣抱团取暖
书名:长河涛影 作者:马驰千里 本章字数:3450字 发布时间:2022-03-06

风寒日薄炊烟生,

树涩叶黄彻晚霜。

河流潺潺多涩凝,

加炉烧灶紧闭窗。

不觉秋去又冬来山水一片寒凝,太阳加快了白天行走的步伐,收获丰收的农民都在忙碌着粮食归仓,秋风偷悄悄地钻进了羊毛衫里,地税局大楼上的五星红旗在疾风中飘扬。

冯清水虽然还是原先的股长职务,但工作的积极性倍增。

一年来的稽查检查户数是以前年度的两倍之多,结案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入库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取得这样的成绩肯定是与有一个支持稽查工作的地税局局长分不开,也与去年年终县局对他们成绩的肯定分不开,与社会对稽查工作认识的提高分不开。

特别是消除了以往年来自内部的阻力,让他们可以不受人情权力的干扰,工作做得顺水顺风。

由于稽查选案分管的外挂和稽查重大案件审理的升格,让任必长的权力受到了相应约束。

加上刘有才在高山跟前不敢太出风头,使得他与任必长之间的利益合作在忌惮中终止。

这让任必长的心里及其不舒服,面对所有涉及到稽查案件的原关系户的求救变得有心无力,使他原来“无事不能”的社会形象大打折扣,让一向呼风唤雨的他感到很没面子。

在他看来冯阳县的地税就应该由他说了算,所有的地税职工都应该看他的脸色行事才对,可现在的局面好像在失控,对一些人和事的掌握和运作深感力不从心。

一天,刘有才闲来无事走进了任必长的办公室。

以前他一般不主动到任必长这里,有时候甚至还躲着他。

他对任必长事事都伸手干预稽查工作的作为从心里也是及其反感。

有些事本来是稽查局长说了算的,可他总要硬在其中横插一杠,纳税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多都领的任必长的情。

即使每次消化稽查补罚金额都无一不经过他的许可,许多事毕竟还是受到任必长的胁迫,尽管每次任必长指使对方会向他惊心,他也极不情愿做别人的附庸。

他极力地想甩开他走自己说了算的路,也像任必长一样做一个人人皆知的堂堂稽查局局长。

自从高山临驾后,由于赵世荣案形成的印象不是太好,对他的态度不怎么友好,像是在防范他似的。

对这一点他早有所料,毕竟让赵世荣倒下的实证就是出自于他手,市局有传闻说那次倒赵事件就是他策划和串通也在情理之中。

不管怎样,事情已经那样,高山有看法也不出他的意料,只是人家如此防范他,他也必须小心翼翼不能张扬,尽力克制自己守规节矩,对稽查工作尽量上传下达不敢越雷池半步。

于是尽管他身为稽查局局长,其实就和一个闲人一样。

他和任必长的关系在微妙中转圜,与各自的处境大有关系,在如此倍受冷落的环境下两个人不免都有抱团取暖的意思。

坐到一起闲聊的时候,彼此的话题相对于以往要投机得多。

今天他的到来在任必长看来再平常不过也正合心愿。

任必长也正好有一件事想和刘有才说说,尽管目前对他抱有的期望并不大。

他走到门边把没有闭严的门推上回到办公桌前给刘有才冲了一杯水才扯开话题:“有才,对农机配件厂的检查是你安排的?”

刘有才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问:“怎么了?”

“那个企业已经奄奄一息,就要关闭了,能有什么?怎么想起来进去那里检查的?”任必长问。

刘有才呵呵了一声:“我哪还有那权!早就无官一身轻了!”听口气有许多忿忿不平。

“你不知道?”任必长又问。

刘有才明知任必长明知故问就无奈地笑了一声:“任局你难道不知道选案权已经到了征管股,选哪户查哪家那都是占刚局长的权!”

“哦!”任必长听后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声,过了一会儿又问:“他们选案就不和你打招呼,征求你的意见?”

刘有才又发出一声苦笑:“高局长已经把选案一块分给了人家,还和我商量什么!我也懒得去多管,省心!”

“冯清水他们把检查结果和你说过了吗?”任必长又问。

“还没有。我只知道他们已经进去检查了好几天,具体情况还不清楚,要是达到重大案件的审理标准,按局里的规定是要交由重大审理委员会集体上会审理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检查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的话,我们都要在上面签字的。”刘有才轻描淡写地说。

“高山做得也太有点那个,选案本身就是稽查局的事,偏要别具心裁地分出去,而且还要对金额稍大点的上集体会上研究,这明摆着就是不相信你们嘛!”任必长有意煽风点火。

刘有才心中也并不糊涂,知道任必长这样说的用意。

无非就是通过通过抱打不平的同情语言来拉近彼此间关系,也不外乎有另一种意思,让他对高山树立敌意。

刘有才反唇相讥:“老任你不是一样吗?如果信任你,为何要把选案分给占刚?彼此彼此啊。”刘有才一副满不在乎的意思。

心想我才不进你的圈。

这个时候轮不上我去当那出头鸟。

高山可不比赵世荣,人家是市局局长的红人,识时务者为俊杰。

上次因赵世荣事上上下下产生的坏印象还没有纠正过来,我才不去傻乎乎往枪口上撞。

任必长低着头虚叹了一声:“一朝天子一朝臣啊,高山人正年轻,我这老块块的思维赶不上趟了,可有才你还年轻正是早晨的太阳。”

刘有才哼哼了两声:“还太阳!都快成露水了!”

两个人顿时都缄口无言。

过了一会,任必长又把刚才的话题扯回来。

他知道目前看刘有才心有敬畏已经不敢像以前那样做事,但还是不想失去机会:“有才,冯清水他们检查那户已经有结果了。”

刘有才看上去很惊诧:“有结果了?你听谁说的?”

任必长看了看刘有才,觉得事到如今也没有隐瞒的必要:“还能听谁说?听我那远房侄儿媳妇说的。”

“哪个?”刘有才顿时被任必长说得愣在那里,一时想不起来他指的是谁。

“就是配件厂那个女会计,经常来局里办事肯定你也见过。”任必长解释说。

刘有才想了想:“知道。只是不知道你们沾亲。”

“你说,配件厂又不是咱地税局的纯管户,人家主要交的增值税是国税局的主管户。要有问题也就是少交点房产土地税和增值税附带的几种小税。还能有啥!听说还查了好几天,没事找事,硬是骨头里找刺,从账上和凭证里翻腾了个底朝天,七凑八凑凑下四万多。人家企业无奈之下只好认了把税交了算啦,这也是不想和咱税务机关有了隔阂才勉强答应的,谁知冯清水他们得寸进尺还要严格按照税法来,要对所查的税款处以1倍的罚款!这样一来,那么个不死不活的小企业去哪里弄钱去?这不,我那侄儿媳妇就找来了,想让我替他们和你们说说情看能不能不罚,或者再把税款往少的压压。到时候他们会领情的。”任必长现在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和刘有才说说,或许能把这事办了。

因为他知道仅仅是四万多的税款就达不到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的审理范围。再或者,刘有才想想办法让冯清水笔下留情算得少一点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刘有才对任必长的话心领神会,让企业少缴税后企业会领情是什么意思,他也完全明白。

任必长的这个要求在以往来看也并不过分,并不是件难事,但现在的处境不同,使他感到万分为难。

不过刘有才可不想直接再回绝了任必长,因为从现在的情况看也只有任必长能和他处心交流点“深层”的言语。
    既然不好直接推掉又不敢担下来就灵机一动:“老任,你和冯清水说事和我与他说是一样的,甚至你说还要比我的话好使。这件事情要想做圆满就必须从冯清水的身上下功夫,否则像你说的那样,税款加上罚款正好十万元就达到了上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的界限,到了那步谁也都无能为力了。”

任必长又何止不知道刘有才是在变相推脱,心下一想也对。

刘有才跟上赵世荣那件事让市局和外界有很大看法,高山心里对他也存有戒备之心。

他现在就像一块臭豆腐,怎么做都没有香味。

倒不如亲自和冯清水说说看。

刘有才就回到他的办公室没有多长时间任必长就又走了进来。

刘有才顺口问道:“老任,你和冯清水说了没有?”

“刚才到他们办公室和他说了。”任必长悻悻地说,满脸的阴沉,“呵,碰了一鼻子灰!还不如不问!”任必长气呼呼的。

“他说不行?”刘有才早在预料中。

冯清水来不食人间烟火,多少年来刘有才不是领教了一回两回。

任必长这次吃了个闭门糕,他从心里暗自幸灾乐祸。

以前你总是摆出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现在也让你感觉一下被人回绝的滋味。

对冯清水异于常人的感觉不光刘有才有,任必长也有,所里的所长们都有,就连企业中和他打过交道的人也有。

他的执拗,他的不合人情,他的不通世故,他的不入大流使同事感到失意,让领导感到失望,让企业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

这就是他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没有得到升职的原因,稽查局的副局长一直都空了好几年,也没有人提议他。

一句话,人不随和一根筋。

前几年赵世荣看到他懂业务是把稽查好手想提他当稽查副局长,可惜被任必长的一句话否定:“上班迟到早退,心里只有服装生意,没有职业意识,税企关系和同事关系都差劲。”

当场附和表态的还有他的直接领导刘有才。

刘有才说他办事呆板,目无组织目无领导,仍需观察和培养。

这样一个不受人欢迎的人怎么能升职呢?

现在就对领导的话置若罔闻,要是真的升了职那还了得!

他只能原地不动,他也只配继续当那个几进几出的稽查股长。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长河涛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