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密银解·雨孽(二)
书名:凰镜 作者:知年迷所 本章字数:3745字 发布时间:2022-03-25


 “娘娘。”

 “娘娘。”邺柔不看众人,一路疾走回来了长乐宫。

 她吩咐侍人守门,对随身跟的侍女吩咐道:“下去吧。”

 “这…是。”侍女有犹豫,不过还是退下了。

 邺柔平复下心情,转入起居的内室,揭开床帷,拨开一件件锦堆玉枕,再向那精雕细刻的床板一拉,登时显出一个暗道,步步台阶,深邃不见尽处。

 邺柔自袖中笼出火折子,朝下台阶爬去,一路台阶曲折,不见何处。

 快到底时岩壁寒凉,邺柔抚着这寒冷的岩壁,犹不可想象在此地如何生活…

“谁?”石壁中竟传来一个清越的声音。

“是本宫。”

邺柔朝岩壁上暗关一触,一道石门便悄然打开,邺柔见到那人后,还是惊到了。

是这世间不该有的美貌。

岁月一过廿年,修仙人一毫不变。

那人青衣白纱,盘坐在蒲团之上,案不过是空案。

二十年,她竟能不疯。

看都不看邺柔。

“洇儿出事了。”邺柔急切不已。

那人无动于衷。

“他是你亲生儿子!”邺柔劝她,父不信,母不爱,她的洇儿……

那人听多了话仿佛耳朵疼,道:“他是你儿子,少来扰我。”

“你!你…”邺柔急切不得办法,更勾了怒火,怒后又是无力扭转,只觉心焦,搅得五内震颤。

她似求一般:“我知道,我知道是圣霁对你不起,可…可这也是你亲生的孩子,他也是你的血脉啊!”

“现今,他被奸人暗算,圣霁沉湎于一个与你七分像的女子,你去见见圣霁……他会听你的,会冷静下来想清楚的。”

“你去,你去一次,为了孩子,好不好?”

那人终于有了反应,她捂了耳朵。

邺柔:“……”

“生死关头,你倒是说句话啊!”邺柔几近崩溃。

“他是你儿子。”

似太久没说话也不习惯,又补充一句:“你自己管。”

在这水底,实在太静,人声太烈,炸得耳朵疼。

“出去,我不想见你,也不想听见人声。”那人皱眉催促,除了不耐烦,并无别的情绪。

“……你,你!”邺柔没话说了,这人如此,也是圣霁所逼。

但亲生血脉,竟也无一丝动容。

“当真一家子冷血,倒是配圣霁……”

那人听到这话,瞬时色变。霍地站起,一把掐住邺柔咽喉:“邺柔!你怎么敢拿我与圣霁比在一块,你找死吗?”

“放手!”邺柔呼吸困难,对着那人已显杀机的眼睛却只得敛了眼眉示弱,“我…我不来了,再不来了。”

“快点滚,在我杀了你之前。”那手瞬时松开,邺柔落地立马离她三尺远。

“哼。”邺柔冷哼一声,转身便走,“冷血薄情…”

那女子懒得管她的骂,只对着案上书画。

邺柔未听到她一声,心里惶惶惴惴,她是当真不愿为洇儿出一次面……

也是,自从出生就厌恶得不愿见一眼,怎么可能会救他!

偏她不肯放,总想着是条生路……

邺柔一路走,踉跄几回,眼泪不住下落。

洇儿,你让母后怎么去保住你?

......

 

“赐死孤?”圣洇流似是疑虑,而传旨太监却极不耐烦,白绫,毒酒,匕首,端端地摆在案上。

“殿下请速决。”

“嗯,说的不错,的确该速决了。”圣洇流平静得紧。

“殿下,这…”传旨太监看着自己颈上的刀剑,和刀剑后的一众人惊惧不已。

“速决,公公不必害怕。”圣洇流走到那传旨太监前,见他畏死的表情,然后,手起令下,身后包围众人,将其一举拿下。

“太子果真谋反!大逆之罪!这是大逆之罪!”

传旨太监憎恨多过惊惶,又忧又惧之下,竟还敢骂谋反的太子?

圣洇流奇怪,见那太监神色,又实在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夜阑记得,对圣洇流道:“今上赐玉板,就是此人送的。”

圣洇流:“……”

还以为什么大事。

这点小事就能让一个内监有勇气用这种脸色这么对他?

人的自尊,和对侮辱的定义还真是大不相同。

真是离谱。

他摆摆手让人押下去,这么一提起来又想到娇栀。

不该想她。

 

“殿下,现在该怎么做?”大理寺卿在一侧请示,身侧的大理寺丞已惊得没法,但好歹也站住了。

没想到……大理寺丞看看寺卿,担忧自己生死。

就这么被反水了……

“自然是先换身衣裳再说。” 圣洇流理所当然道。

大理寺卿:“……”

太子爱仪容,果然不是虚言。

不过他也长出一口气,看太子如此,对登极继位已是成竹在胸了。

便是一时不理解,那也得相信自己主上。

上了贼船了。

......

 

“朕做了什么,上苍要这般惩罚朕…”

明景帝已经连续梦魇了好几回,他浑身疼痛,头痛为最,简直欲裂。

圣洇流,他最爱的嫡子啊。

为了圣洇流继位稳固,名正言顺,他封邺柔为后做他母亲,弄出宫妃案废黜死了的蔺后,贬后为妃。

还刻意惯坏圣汾,刻意严罚圣沅,时刻打压监视圣涣!

他作为父亲,作为父皇,已经对圣洇流仁至义尽了!

但这个他从小最宠爱,最尽心养护的继承人,竟想弑父?

还是为了一个燕家余孽!

他为圣室基业,统一大业鞠躬尽瘁,披肝沥胆。

诛晴祸,平叛乱,削四族,立军功制,推糜三册,开疆拓土,和亲柔然,安定北境……竟是最后被儿子捅一刀?

“你后悔?晚了,已经赐死了。”

恍惚中有个声音缥缥缈缈,明景帝以为是自己心障,思虑太过所致,便叹惋,又想到不对,反驳道:“朕未下赐死令。”

“这事未三司会审,怎可能就赐死储君?”

“朕只是太心寒,心太疼了…”

他又像一个年迈无力遭到儿子抛弃的老人,那风雨之中厉声呵斥为太子求情的皇后滚回寝宫的陛下仿佛不是他。

“洇儿是天赐的,是天给东圣统一天下的雄主,朕不会杀他,也不可能杀他。”

明景帝悠悠一叹,“这孩子…这孩子怎么就这样了……”

“他不是天赐的,他是你偷的。”

明景帝警觉,辩解:“不,这是天定的机缘,一切都是注定。”

“你不配为人。”

“与人友,窃人妻,虐人子,还敢在世上招摇。”

“死不悔改,到死也不过一个蠢物。”

明景帝听到风刷竹林的雨,就好似那年在焉寿宫碰的壁,那时节,也是这样无半点人情的声音。

也是这样故弄玄虚,在一个混沌的背景,天不阴不晴地调弄人心。

然后空谷传音,说什么:“焉寿修道人,不见尘世熏心客。”

“你是谁?”

他警敏不已,早先的种种昏聩像是假象。

但假作真时真亦假,他已经老了,现在不过回光返照。

昏暗的宫室,只几点烛火,风声呼啸,烛火抖的厉害,明明灭灭间,陡添几分阴森。

“谁?!”明景帝失声叫喊。

“你又想起了谁?”那声音问,“是那抗燕而死的姬家军,还是忧思过度病死的弄玉郡主,还是静妃,是玉嫔,是那一个个被你无视轻视而赴死的亲生骨肉?”

“是那曝在烈日下的白骨,是青龙寺内的血泊,还是,我呢?”

“别…别说了!”明景帝惊叫起来,“你,你到底是谁?”

“我是谁?”那声音似在思索,又接着道:

“遇见叔叔前,我也曾是个幸福的孩子,遇叔叔后,我沦为奴隶,乞丐,过着于野狗争食,鸦雀口中夺肉之徒,叔叔,你倒说说,我是谁?”

“染儿…不,不可能,不可能的。”明景帝兀自说着,莫大恐惧却如山倒来。

那个孩子回来了?

他对那个孩子做的太过,不会……不会放过他的!

一室灯火陡变得通明,一袭白衣在这样的烛火间竟丝毫未损其光,一个少年公子端端在窗前负手而立。

他缓缓转身,露出一张不似人间的脸,皎皎明月辉,映得明景帝越发形秽。

“窗外下雨了,”他向明景帝走近,“下雨天的时候,你杀了多少人。”

“你的皇后为了一个非亲生的,你的儿子,在雨中跪了半夜……她这种人,竟在你的后宫之中,实在是玷污。”

“你那么寄予厚望又信心十足的儿子怎么就赐死了呢? ”

“叔叔,你当真死性不改。”

“不过也好,死会让你干净些。 ”

......

 

“陛下召您进去,娘娘。”

明景帝的贴身太监搀邺柔起来,而邺柔却一甩袖子,“起开!”

她踉跄着站起身,在身侧宫女搀扶下走进太极殿。

“退下吧,”她瞟了一眼宫女,宫女立刻垂头退下。

邺柔一路走向内室,一路灭去烛火,一手朝袖口探去,摸出一个坚而寒的物事,紧紧握住。

深吸一口气,以勉力平静地揭了垂下的帘帷,正纳罕着怎无宫人服侍,便见床纱现在眼前,圣霁正在榻上安睡,呼吸正匀。

邺柔咬咬唇,一柄寒光晃得烛火摇曳。

“陛下?”邺柔试探叫着。

“你…”明景帝睁大了眼睛,双手摸上心口,一柄短剑插在那里,正汩汩地流着鲜血。

邺柔闭着眼睛,一把将短剑拔出,再刺,再拔…

血从滚烫到温热,手上沾血。风过冷凉。

邺柔从未杀生,哪怕后宫待了二十年,她也没杀过人,害过命…

这是圣霁逼她的……这是他逼的!

她不知道人刺几下能死,也不知道,流多少血能死,她只知道,这一刻,她生怕自己下手轻了让圣霁活…

他活着,洇儿就是死…

没有哪个母亲能看着孩子死,她只能杀他…

“…圣霁,你死的不冤。你死在谁手上都不冤……”

她实在没有办法了。

左伽蓝不愿出面,圣霁被妖女迷惑已经下了赐死令,邺文琰还传话来叫她少折腾……邺文琰本来也就是太子事件的推波助澜者。

祁原软禁在府,宗室只是一群款摆之徒。

她唯有这样,唯有如此……

“母后!”

圣洇流惊愕非常,已经逼到这个地步!

他赶到太极殿就是想兵谏,不想……

“母后,洇儿回来了。”

连忙想夺了短剑,不想邺柔将那短剑握得极紧,见圣洇流来了,惊喜过一瞬,但转而就是惶恐,再镇定,决心道:“快,快处理了这里。”

便瘫倒在圣洇流怀里,晕厥过去。

“母后!”圣洇流极为痛心,他的母后,平素懒散无谓,现今竟…竟……

邺柔面色苍白,双唇被咬破滴出鲜血,手中才脱出那柄短剑,而明景帝,陈尸于榻,血染了一整个龙床。

 

明景二十三年七月中,圣帝圣霁死于蒙地刺客之手,圣太子圣洇流即位。年号朝闻,是为朝闻皇帝,其生母皇后邺氏为明景太后。

太子潜臣,除祁原外一一封擢。

四皇子圣沅逼宫,褫夺身份贬为庶民,流放六千里。

三皇子战场失利,不听宣召擅自回京,押回大理狱受审。

又三日,御膳司查出药渣,内庭清查,拷问有疑人等数百人,竟直指宰相邺文琰鸩杀先皇。

禁廷卫入相府拿人,邺文琰已然服毒自戗,留下绝笔诗一首。

朝闻帝大怒,抄没邺家财产,褫夺贵氏身份,家眷依律关入大理狱。

自此,邺家如灭族,再无旧时荣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凰镜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