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年9月2日
有一次,贝尔蒂在下班的晚班车上,感觉坐在自己身旁的一位姑娘甚是面熟。他极力搜索着自己的记忆,他认为这姑娘一定和过去的路易有点关系。
他记起来了,这位姑娘是路易在E星时候大学的女朋友,虽然他们的恋情非常短暂,于此路易也总是予以否认,但在宿舍其他同学们的眼里他们俨然是互相爱恋着的一对情侣。
姑娘一直在盯着手机屏聚精会神地阅读着什么,贝尔蒂瞥了一眼,满屏密密麻麻的文字,说实话,这年头,能够静下心来看文字的人真得少之又少,可以列入稀有动物了。
“打扰了,小姐,请问,您在看什么呢?”贝尔蒂礼貌而友好的问道。
“没什么,小说,《银河往事》。”伊莲娜答道。
贝尔蒂心想:“现在,大多数人都难得有时间坐下来,去正正经经地看一些文学文字这种东西了,人们在看的,无非是一些短剧、演唱会、短视频或者是体育赛事、新闻直播之类,又或者是玩电子竞技、角色体验游戏等等诸如此类。总之,看长篇纯文学作品的实属罕见。”
“额,听说过,或许这些故事会是讲的一些真人真事呢?”贝尔蒂说。
“会吗?我以为这不过是作家虚构的吧。”伊莲娜歪着头反问道。
“或许是,或许不是。”贝尔蒂这样答道,然后注视了思虹片刻,那目光让思虹感觉多少有点不自在。
“您记得夏莲吗?”贝尔蒂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说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夏莲?您是说的人名吗?”伊莲娜反问道。
“是呀。”贝尔蒂有点紧张地说。
“好奇怪的名字。”伊莲娜轻轻皱了下眉头,然后摇了摇头微笑着回答:
“不认识。”
“这人是谁?”姑娘反问道。
“额,我过去的一个朋友。”贝尔蒂答道。
“这名字听上去很有趣,你为什么会问我这样的问题呢?”姑娘笑道。
“这个......恐怕......”贝尔蒂不知道该如何对姑娘解释,他有点不知所措。
“没关系的,那我们不妨先认识一下吧。我叫伊莲娜,斐德玛市立学院教师。”姑娘将一只手伸到贝尔蒂面前,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到。
贝尔蒂忙不迭地握了握姑娘的手,答道:“贝尔蒂,星际航院的。很高兴认识您。”
贝尔蒂发现双方居住的地方距离并不算太远,伊莲娜在星海花园站提前下了车,离开时,十分友好地向贝尔蒂摆了摆手。而下一站即是贝尔蒂居住地:星际航行大队第二公寓。
贝尔蒂渐渐察觉到乌托邦星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随着尼奥尔星的升起和降落,乌托邦星的每一天几乎都是相同的,确切地讲是这样,人们都有着固定的职业,固定的家庭,固定的生活。
这里的人们不会衰老,不会死亡(是指自然死亡,个别事故遇难者除外),然而也很少能得见新生儿的诞生,没有婴儿或孩童,人类的年龄大都分布在青壮年期,当然也有老年人,但数量微乎其微。
不只是人类,经过贝尔蒂的仔细观察,他发现某些动植物亦是如此,比如:公寓花园里就有一束玫瑰花,每年总会在春夏季节开放,然后枯萎,但却不会彻底死掉,花枝的形状也不会变大,也不会变小,而是周而复始,随着四季年复一年地轮回。
然而,另一个事实是:乌托邦星自然界的绝大多数生物其实还是在继续延续着那些古老的生存法则:生老病死,新陈代谢。
而乌托邦星人类则已将成功地将自我置身于法则之外,或者说将自我的命运凌驾于了法则之上。
以乌托邦星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完全有能力改变所至星系范围内的任何一种生命的生存法则,而之所以乌托邦星人类没有对乌托邦星生物圈进行大范围改造,也许只是出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自我生存需求的考虑罢了。
贝尔蒂后来就此找伊莲娜谈过。伊莲娜告诉他:斐德玛市立学院与其说是一所大学学院还不如说是一所科研机构。她每天面对着的都是一张张永不改变的学生面孔,日复一日的学习或者说研究着一个个相同的课题。
是的,这些课题研究的确每天都有着不断的突破,然而她却不以为然,这些年来,她没有见到过一张新面孔对着她展露出一张崭新的笑脸,没有听到过一个新声音对她说:“老师!您好,初次见面,请多多指教。”
伊莲娜说这就是她喜欢看《银河往事》的原因。她说她很喜欢小说里描写的那些生死离别的动人故事,她喜欢看一个人从小到大,直至死亡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她还尤其为那些男女主人公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所感动。
“悲剧具有撕裂的美感。”伊莲娜说。
伊莲娜认为:“永恒和持久不可能产生这种美感,这种美感是如此崇高,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
贝尔蒂很是赞同她的观点,这也是他后来脱去制服同伊莲娜一同加入到斐德玛市市民抗 议活动的原因。
面对日益高涨的抗 议活动,联盟安全调查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紧急的联盟联席会议,商讨对策。会议经过三天的激烈辩论和协商,最终达成如下意见:
1、米诺斯星际公约属于星际联盟公约,乌托邦星作为星际联盟其中一员,必须严格遵守公约各项规定。
2、鉴于外星移民计划已经终止并无法在短期内重新实施,阻断星民生育计划将继续实施。但在遇有意外事故灾难等出现人员伤亡时,可经严格审查核准程序,允许特定生育计划实施(目前,关于人员伤亡的具体定义,仍存有争议,因为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肉体死亡,还牵扯有更深层次和复杂的灵魂往生问题,然而由此又不可避免地牵扯到米诺斯星际公约有关规定的执行,因此这也是不得不继续实施阻断星民生育计划的原因之一)。
3、可考虑谨慎地、阶段性地开放银河系,但考虑到E星的特殊性及米诺斯星际公约的限制,其所在恒星系周围25光年内不予开放。
这场抗 议风潮缘起于政 治家古考加及其一篇著名的政 治书籍《我之观米诺斯星际公约》。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古考加,当时为联盟执法管理协调委员会七名常务委员之一,一位力行主张对现行乌托邦星执法管理制度进行彻底改 革的激进派(革 命派)代表,他的著名政 治书籍《我之观米诺斯星际公约》于U51985年1月正式出版,书中对于《公约》诸多条款内容提出严重质疑和极其尖锐的批评,并对整个联盟特别是联盟高层星际成员中存在的利己主义、官僚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在文章末尾作者高声呼吁:如果不能就《公约》不合理条款内容进行修正,不能就实现公平公正达成新的协议,不能就现行联盟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实施革 命性的改 革,乌托邦星将有必要成为星际联盟正义力量的一员并展开奋力抗争,如有必要直至宣布退出星际联盟。
这本书籍一经出版,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一些激进派人士随即组织了大型的学生游行,声援支持古考加提出的政 治主张(几年来激进派主张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之中,其坚定支持者甚众)。
转眼进入春季,联盟安全调查委员会出面以涉嫌威胁联盟安全为由,要求古考加发表声明,撤回书中不当言论,遭拒绝。
半月后,乌托邦星新闻出版总署迫于压力,宣布核销该书出版许可证并对已出版书籍实施全面查禁。
执法协调委亦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暂停古考加一切职权,要求其“闭门思过,以观后效”。但是古考加并未因此退缩气馁,愤而上书最高级审判法庭,要求主持正义。
最高级审判法庭经过3天紧张合议判决如下:
一,根据《新闻言论自由法》第二条第一款之规定:“星民新闻言论享有绝对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进行干涉。”新闻出版总署对已经授权出版书籍实施查封无效。
二、鉴于新闻出版总署已依照法定程序核销该书籍出版许可证,因此,暂不允许该书籍再版印刷发行。
三、该书籍已发行版其它形式的传抄、复制、拍照等行为属星民新闻言论自由,因此,不在禁止范围内。
不久以后,一纸公文,将古考加派往nihility星(虚无星)任总督一职。
虽然总督一职要高于执法协调委常委一职,但明眼人都知道,这虚无星总督一职实则一闲职,虚无星位于金牛座边缘地带,地域荒僻,人烟稀少,且其实际管理权完全由当地议事院拥有,总督不过是一个牌面而已。
事情看来已经结束,然而二天后,奉命前往虚无星的U569015586号航舰即与乌托邦星航舰中心失去联络。不久航舰中心监测部又传来一则消息,一颗名叫exterminate的超新星发生爆炸,而E超新星刚巧位于乌托邦星至虚无星必经途中,人们怀疑航舰凶多吉少。
航舰中心航行任务负责人彼得森万分焦急,一方面组织力量加紧星际航线搜索工作,一方面紧急与虚无星及沿途其它星际成员航舰中心取得联系,寻求帮助。
七天后,虚无星传来讯息,古考加总督未按期到任。
第二天,航舰中心正式将U569015586号航舰失事报告提交联盟安全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随即召集有关专家召开了两次一级绝密调查会议,调查会议经过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的慎重分析,认为包括古考加在内的4名U569015586号航舰乘员已经全部遇难。
U51985年夏末,联盟安全调查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包括古考加在内的U569015586号航舰乘员不幸遇难的消息。
古考加的不幸遇难就如同他的《我之观米诺斯星际公约》一书一样,再一次在乌托邦星民众之中引发轩然大波。
然而,事情还远没有结束,更大的风波正在酝酿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