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
书名:疾病预防百科 作者:小诸葛 本章字数:3080字 发布时间:2020-11-14

之前我们了解了高血压,高血糖,那么现在我们来了解三高中的最后一个——高血脂。


在了解高血脂之前我们先来看以下数据:我国约有1.8亿人体内血脂异常,其中明确的高血脂患者多大1.6亿,也就是说每十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患有高血脂。并且每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在增加。


高血脂就是指体内血脂水平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症状。


定义不懂没关系,我们直接来看症状


高血脂与高血压一样,一开始是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很多人都是去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高血脂患者了,还有一些人发现自己体内的血脂微高于正常值。


首先头晕是高脂血症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人,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身体某些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或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


腿经常抽筋,并常感到肌肉刺痛,或小腿发凉、麻木,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


看东西模糊,或出现视力下降,这是血液变黏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反复发作的饱餐后短暂腹痛。


长期血脂高,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


说到这我想大家就会觉得原来高血脂会那么可怕,那么高血脂是怎么引起的呢?要想了解高血脂,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人体内血脂的来源有两种途径,即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血脂是指在人体的肝脏、脂肪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的血脂成分;外源性血脂是指由食物中摄入的血脂成分。具体来说,内源性血脂是指通过人体自身分泌、合成的一类血清脂类物质。内源性血脂先经过肝脏、脂肪细胞,并与细胞结合后释放到血液中,便可成为供给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相对于内源性血脂而言,来自外界、不能由人体直接合成的血脂称为外源性血脂,这类血脂大多是人体从摄取的食物中吸收而来的。食物在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后脂类物质进入血液,从而成为血脂。


正常情况下,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性血脂相互制约,二者此消彼长,共同维持着人体的血脂代谢平衡。当人体从食物中摄取了脂类物质后,肠道对于脂肪的吸收量便会随之增加,此时血脂水平就会有所升高;但由于外源性血脂水平的升高,肝脏内的脂肪合成便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使内源性血脂分泌量减少。相反,如若在进食中减少对外源性脂肪的摄取,那么人体的内源性血脂的合成速度便会加快,从而可以避免血脂水平偏低,这样能使人体的血脂水平始终维持在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而正是由于这种制约关系的存在,人体的血脂水平才能够良好地维持在稳定状态。若是长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如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等,则会造成血脂升高,诱发疾病。


而我们这篇所说的血脂是指外源性血脂。


当我们将含有脂肪的食物吃下后,脂肪就会顺着食道进入胃中,然后经过胃酸的洗礼后,进入小肠。到这里要注意了,小肠不能直接吸收脂肪,而且很讨厌脂肪,那么该怎么办呢,那就需要两个重量级人物登场了。


首先小肠会发信号给胆囊,让它分泌胆汁,分解脂肪。那胆汁是个什么东东呢?


胆汁其实是一种消化液,其中百分之九十七是水,剩下的百分之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成分,包含钠、钾、钙、碳酸氢盐等。另一类是有机成分,包括胆色素、胆盐、胆汁酸、胆固醇、卵磷脂、黏蛋白等。生产胆汁的厂家是肝脏,刚生产出来的胆汁是金黄金黄的非常高贵。它不但颜值超高(简直是小鲜肉中的小鲜肉),能耐更是无敌,它不但能消化油脂,刺激肠蠕动,还能抑制细菌呢。


那么问题来了,生产出来的胆汁源源不断,可是我们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吃饭,那平常胆汁存在哪里呢。肝脏生产出胆汁后,就会把胆汁运送到胆囊。胆囊是储存胆汁的小仓库,就藏在肝脏的后面,像一颗绿梨,最多能装下六十毫升的胆汁,你可别小瞧胆囊,它虽然个头小,但是浓缩胆汁的能力可是刚刚的。胆囊把胆汁里的水和无机盐直接吸收掉,胆汁就变浓稠了。据说浓缩个五到十倍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被胆囊一浓缩,胆汁就从帅气的金黄色变成了深绿色了。


回到肠道内,当脂肪来到肠道,肠道就立刻提醒胆囊赶快分泌胆汁,胆汁就来到了肠道,开始分解脂肪,这个时候大块头的脂肪瞬间变成了小块头的脂肪,这个时候的脂肪还叫脂肪,只不过它的体积变小了,这个时候另一个重大嘉宾登场了,那就是胰液,胰液是由胰腺分泌出来的消化液,他将小块头的脂肪再一次分解成可吸收的物质,像胆固醇,甘油三酯什么的。


当它们来到血液中时就是我们常说的血脂,甘油三酯是我们身体低于寒冷和饥饿,它会随着血液达到脂肪组织中储存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一部分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运输到肝脏,肝脏将它们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储存,也能以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运送的血液,其他部分的脂肪酸会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提供能量。当机体处于寒冷、饥饿时,也能转化为葡萄糖、供重要器官使用。


胆固醇是用于合成脂质类激素、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而高密度脂蛋白吸收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运输到肝脏,加工为胆汁酸排出体外。


一般血脂正常的人,体内的自我调节功能都能将脂肪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那么高血脂就会来了。

高血脂是怎么来的呢。一般我们从体外所摄取的脂肪含量是有限制的。摄取的含量如果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那么就能保持平衡,但是如果我们所摄取的脂肪超过了合理范围,那么体内所积累的脂肪就越来越多,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就越积越多。


当我们的血管的内表面出现破损后,血液中的脂肪,也就是胆固醇就会附着在伤口下戴着,血小板就会把伤口盖住,愈合,这时的血管内部就出现了一个个鼓起来的小包,当这些小包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时,终于,血管被堵住了


血管被堵住后:如果堵死了心脏的冠状动脉就会引发心梗,严重时心脏就会因为缺氧心肌细胞就会大片死去,最终几分钟内就会停跳;如果堵死了脑动脉,就会导致大片的脑细胞死亡,引起脑梗。


不仅如此,每次你摄取过多的胆固醇还会会留在血液中,依附在血管壁上,这样一来,血管就会变从越来越厚,这样动脉硬化就出现了。动脉硬化一出现,各种疾病都会出现,严重的还会猝死呢。


哇那么可怕,那么该如何预防和控制血液中的·脂肪呢?


其实很简单,首先我们要知道,脂肪对于我们人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它,就没有生命,而且我们体内也会自己生产出脂肪来供应身体的所需,当我们从外部摄取脂肪后,我们体内生产的脂肪就会变少,以便达到一种平衡。但是呢这个平衡是有局限的,如果我们所摄取的脂肪过多那么血液中的脂肪就会变多。


所以说到这里,第一个预防方法就是多吃蔬菜,少吃油腻的食物,一定要荤素搭配,根据不同时期的所摄取的量是不同的。

生产发育中的儿童少年每天需要1600~2400千卡的能量,从事一般劳动强度工作的成年人每天需要2100~2600千卡.营养贵在均衡,适量,过多,过少都不利健康,脂肪也不例外.在日常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应该占每天所摄入总能量的25%~30%.


对于肥胖以及高血脂患者的人一定要减少食用油腻食物油炸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并且吃完饭后不要马上躺下,要下来走走,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人体的血脂是没有办法自测的,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所以每年定期检查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监测和发现自己血脂情况的方法,当发现自己的血脂过高时就要开始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少吃肉类,油炸类食品,多吃蔬菜等绿色食品。以及多运动,但是不要做剧烈运动,以温和的运动为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疾病预防百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