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耳闻言也不多问,自是退出大厅去。
厅里只留下他一家三口,怀老爷这才低声道:“夫人,我却觉得清儿这想法可行。想我怀家几代积累,才有今日的万贯家财。我们老夫妇在一日,便能守得这些家财一日。但我们越来越老,还能守得了几日?以后这些家产都是清儿的。”
怀夫人连连点头:“老爷说得是。”
“为儿计,当谋长远。”怀老爷道,“如果不出这事儿,我是计划为清儿招亲选婿的,我本想着在莱芜城选一个优秀男儿入赘,既能照顾清儿一生,又能守住我怀家万贯家财,永世昌盛。但经过这事儿,别说莱芜城,只怕整个齐国境内都无人敢来匹配清儿,那清儿的终身大事岂不是要误在我们手里?”
怀夫人听他说得严重,也是一怔:“那该怎么办?”
怀老爷道:“我想,凭着清儿的身世容貌,这世上就没有不愿意入赘我怀府的男儿。但我不能委屈了清儿,我得给清儿找一个清儿喜欢的丈夫。当下最好的办法,便是让清儿女扮男装出去游历天下,一则散心,二则寻觅佳婿。倘若有优秀的青年男子,清儿看入了心,自回来告诉于爹娘,我们便托人去说媒。”
怀夫人想了想,道:“老爷说得是。不过,清儿容貌绝世,出去怕是不行。”
怀老爷:“这不是问题,你忘了他易容吓跑秦政之事啦。”老夫妻就这样达成了一致。
巴清听他们一心为自己的终身大事着想,心下很是感动。她想把吴耳是自己男朋友的事儿说出来,但现在自己的人设是“神女”,如果告诉他们自己是两千年后的凡人,还带了一个男朋友穿越时空,只怕怀氏夫妇听不懂也无法接受,怀府因她已经遭受灾变,她怎么忍心再让老夫妇为自己担心牵挂太多。不过,如果不是这次穿越,她和吴耳也是商议结婚的,现在不知能不能再回到两千年后,与其等一个不可期的未来,还不如现在把事情定下来,而且她和吴耳在这个世间是注定要相依为命的了。
于是,她试探道:“爹,娘,女儿的婚事让二老操心,实在是女儿不孝。我想,如果我的婚事能早一点定下来,爹娘倒也早一点安心。眼下,我倒是有一个好人选。”
怀氏夫妇异口同声道:“谁?”
“吴耳。”
怀老爷蹙眉道:“清儿,吴公子做事的确有谋有略,但他在皇宫当差,是大王身边的人。大王对你又志在必得。倘若招他入赘,只怕后患无穷。”
怀夫人也连连点头称是。
巴清见此架势,只怕一时半会儿也说不通,便打住这个话题。反正她现在的目的并不是要找个丈夫并继承怀家家产,而是怎样离开怀府却又能不让怀氏夫妇伤心难过。至于以后的事儿,一切自有定数。
一切商定好,怀老爷便准备好大笔秦国钱币,以方便女儿路上消费,还在家丁中挑选了数十个精壮机灵的,明是做下人,暗则为保镖。怀夫人则要丫鬟玉儿和云儿继续跟随伺候小姐。这两个丫鬟一直侍奉夫人,所以能够在这次灾变中躲过一劫。她们听说可以跟随小姐出去周游天下,自是满心欢喜。不得不承认,怀府夫妇对这个半道得来的女儿,可谓是用尽了心思去疼爱和呵护。
但他们越是这样,巴清就越觉得过意不去。她觉得自己无以为报,有心要拒绝,却被吴耳劝阻。
吴耳道:“清儿,你和怀氏夫妇有缘,才能穿越两千年来成为他家的孩子。他们现在已经老了,如果膝下有儿女也就罢了,咱们可以撇清关系,一走了之。但偏偏他们膝下无子,我们走了不再回来,他们又成了孤寡老人,那他们的生活岂不又陷入以前那绝望的境地去了。”
巴清:“我肯定要报答他们的恩情,只要我不离开这个世间。如果有一天咱们突然又时空穿越回两千年后,那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我只是不想再受老人恩惠罢了。”
“当然。”吴耳道,“我想,凭着我们两个的学识和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假以时日,完全可以创出一番天地来,所以我们并不需贪图他家的万贯家财,反而我们能给他们想要的亲情,让他们不再孤独寂寞地老去,这也算是你们之间的善缘因果吧。”
“那你的意思是,带着这些家丁丫鬟?”
“当然带。”吴耳道,“现在可不比两千年后,通讯发达,一通电话便能联系上,视频监控便能清楚对方处境安危。我们既然发心要照顾这对老夫妇,便不能和他们断了联系。带着他们,既能让二老安心,又能为我们送信,一举两得。”
巴清闻言笑道:“你说的对。我们也是有团队的人啦!不过,话说回来,这样一来,你可不是养我一个,而是要养一个团队了。压力山大哟,少年。”
吴耳反而不觉得是笑话,他正色道:“清儿,你这话提醒我了,我们要想在这个世间开局,单枪匹马有时候反而不如一个团队力量大。我们要用你爸爸做企业那样的思维来带这个团队。你做董事长,我做总经理,这些家丁丫鬟便是咱们的员工。”
巴清经他这一点拨,瞬间充满斗志。她道:“两千年后我爸爸的巴氏集团能够上市,我在两千年前也照样能成立打造巴氏公司。虽然没有上市的可能,但我有信心做到天下第一。”
就这样,巴清和吴耳在两千年前莱芜的一处密室里,口头成立了战国时期第一家企业。
巴清的父亲早在九十年代国家提倡个体经营时,便下海经商。到九十年代末期巴清在娘胎里,他已经摸索出经商门道。巴清出生后,父亲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每天父亲都在谈生意做买卖,巴清耳濡目染,也对经商有一些了解。他家就这么一个独生女,父亲自是希望女儿能够接自己班掌管巴氏集团,所以读大学时希望她选择商业金融。
但她偏偏对历史情有独衷,父亲舍不得为难女儿,也就随了她去。不过,在父亲心中,迟早她都是巴氏集团的接班人,所以在她假期里,便经常传授一些企业战略规划和企业管理的商道。等到巴清拿到历史系学位证时,她已经是半个商业高手了。
不过,在这个不知企业为何物的时代里,做什么生意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