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腊月廿八开始,杏花沟家家户户都在忙于臼糯米粉这件事情,腊月廿七深夜三点多钟左右将糯米倒进凉水里浸泡三个小时到四个小时,然后用食品簸箕捞出来晾干一下水份,等到糯米没有水渗漏出来后装进桶里。
等到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的小学生便起床赶来臼米房前排队。由于臼米房只有两个臼具,为了早点把糯米粉臼出来,只能排队轮流臼糯米粉,这份排队的活计自然落在小学生身上。
在那个没有冰箱可以保鲜的年代,食物存放的时间都不长,这就造成了扎堆臼糯米粉这种现象。
为了快点臼好糯米粉,小学生们都拼了,因为只有排在了最前面,才能早一点吃到各种各种的年糕点心,不拼才怪。
排队的时候只要人来了就行,有一个算一个,快轮到自己的时候再喊人帮忙传话回家去,让母亲们提着浸泡好的糯米过来臼糯米粉。
排队的小学生在除夕前这三天时间里自觉性和积极性是最好的,许多排队的小学生一站就是一整天,今天没轮上,第二天一大早又赶来臼米房重新排队,脚板挺受罪的。
“老莫,老莫,帮我占一下位置,我回家去拿几个芋头,一人一半,好不好?”,
“阿三,阿三,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呢,你妈说今天太迟了,明天才臼米…………真的!我骗你是小狗。”,
“明月,明月,帮忙看着点,我去撒泡尿,实在憋不住啦。”,
“老白,老白,你家姑姑来走亲戚了呢,还不回家,呆在这里干啥子嘛…………是真的!我不骗你,我又没有排在你后面,骗你干啥子嘛。”,
“小枫,小枫,你家才几斤糯米,就不要跟大伙抢了,好不好?过年的时候我送一盒冲天猴给你,怎么样?”,
嘿嘿,到了这个血拼的关键时刻,人人都是抱着负伤也坚决不下火线的决心呢,靠这些小伎俩是哄不动人家挪窝的喽。
只是,偏偏就有那么一两回,家里的三姑六婆还真是提前拜年来了,特别是那些远嫁的三姑六婆们,隔上三五个年头才回娘家一趟,只能提前回娘家来。
在这个时候,只需三姑六婆远远地喊上一嗓子,小学生便屁颠屁颠地跟过去了,早就把排队这件大事给抛之脑后喽。错过了今天,只能明天早上再来排队呗。
从林晚枫十五岁那年开始,便成了臼糯米粉这份农活的主力,徐明月当副手,小妹徐清风则跟过来凑热闹。
臼糯米粉是个十分累人的农活,将十几斤的糯米捣臼成粉末,忙完下来能累到整个人散架,连话都懒得多说几句。
一次臼糯米粉只能放三斤左右的糯米进去大石缸,在捣臼这个过程当中,拿一张小凳子坐在大石缸旁边的那个人,要拿着长柄的勺子顺着石锤上下捣臼的动作不停地将上面四周的米粉刮下底部,好让石锤捣臼得更加均匀。
捣臼得差不多的时候,拿箩筛将米粉筛一遍,挑出粗的粉粒加入下一次捣臼的糯米粉当中去。这样反复循环往复,直到筛好十多斤糯米粉为止。
在前面大石缸里面刮扒糯米粉这个动作有点危险性的哟!林晚枫小时候试过好多次,拿着长柄的勺子伸进大石缸里面去刮扒上面那些米粉的时候,由于动作慢了半拍,勺子还没有来得及抽出来,石锤已经坠落了下来,勺子在零点几秒钟之内便变成了破铲子,几秒钟后,凄厉的哭喊声便响彻了那个尘封的天空。
臼米的工具和舂米的工具不一样,舂米的工具是石磨,石磨这件农家工具至今仍然发挥着余热。
石磨不但可以给水稻脱谷壳,也可以将黄豆、玉米、粘米等粮食磨成水浆,用来制作各种美食。例如:~~豆腐,玉米糊,千层糕,肠粉等等。
如今的石磨用途主要是早餐店改装过的迷尔型电动石磨,主要是用来磨米浆,大城市里有许多早餐店打着广告牌“水磨肠粉”就是这种小号石磨。
至于,究竟是一个噱头卖点,还是真有其事,那就只能依靠那些在大山里吃习惯了石磨肠粉的老油条才能深知其中的奥妙喽。【唐朝大诗人李白留存有一篇与舂米有关的诗章,叫《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臼米的工具,它的用途比较简一,只能用来捣碎粮食和药材。臼米工具主要由四个零部件组成:~~大石缸,石锤,大长木,支撑架。
大长木越长,捣臼的力度越大,踩踏的人也比较轻松一些。在大长木的前端正中间位置凿一个大小比石锤小一点点的四方孔,用来安装石锤,在距离大长木中间的位置,两边各凿一个小四方孔,把一根十几厘米长的小硬木分别敲打进去小方孔里面去,露出外面的长度大概七厘米左右,作为支撑点。
然后,在支撑点的两旁各竖起一块长条石块,在长条石块的内侧顶端凿出一个凹槽,大小和支撑点的小硬木头相吻合。作为支撑架。
在石锤正下方,挖一个坑,大小和高度以大石缸跟地面齐平为标准。
捣臼糯米粉或者粘米粉的时候,一个人在大长木的尾端踩踏大长木,一个人在大石缸旁边刮扒米粉,两人一起合作完成臼米粉的工作。
而在众多春节年糕当中,最值得一提的非红薯糍粑莫属。
红薯糍粑是众多糍粑中的一种,食材包括糯米粉和红薯,大众化的馅料是拌着砂糖的花生米,有些家长嫌弃花生米容易上火,将馅料改为新鲜麦豆,麦豆馅料是咸的。
(麦豆,属于小范围种植的一种豆类,大小跟大黄豆一模一样,只是麦豆有斑纹。在每年的晚稻收割之后在稻田里播种,春节期间开始收获,持续至开春为止。)。
烹制步骤如下:~~首先挑选完好无损的软绵红薯,又粉又松这种红薯会导致糍粑开裂,还没有煎炸便散开来了,所以必须要挑选口感软绵这种红薯,红薯跟糯米粉的比例大概是五分之二是红薯,五分之三是糯米粉。
将选好的红薯清洗干净后削皮,削完皮之后放进锅里煮熟透,然后把它捞出来晾一下。
在煮红薯其间,可以同时进行掰花生壳,五斤重的粉团,大根要两斤多的花生米。掰完花生壳之后便要进行花生烘烤这道工序。烘烤好花生米之后让它彻底凉透了才进行碾碎。
烹制红薯糍粑最关键的步骤是揉搓粉团,烧开水直接倒进糯米粉上揉搓的话,容易导致粉团有半生半熟的现象,而且烧水的分量也不好把控,开水多了的话只能增加糯米粉,开水少了的话又揉搓不动。
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是烧开水之后,先均匀撒一斤多糯米粉进去锅里搅拌均匀,然后再倒进糯米粉里面去揉搓粉团,既方便快捷又保险。
当粉团揉搓得差不多的时候,便可以把刚才煮熟的红薯加进来一起揉搓,直至均匀柔软为止。
接下来拿一根擀面杖将一小团粉团碾压均匀,拿一个玻璃水杯像盖印章一样反印在薄薄的粉片上,一块玻璃杯口大小的粉皮就做好了,有些懒惰一点的人,为了节约时间,用吃饭的碗口来印粉皮,这种大号糍粑,三个就可以填饱肚子喽。
弄好粉皮后,便可以倒纯正花生油或者菜籽油进锅里烧开油锅,一边烧油锅,一边包馅料。当油锅烧开之后将火减弱为小文火,只保持油温一直在一百多度以上就行。然后拿着包好的红薯糍粑小心地贴着锅边轻轻一放,搞掂!
一次放十多只红薯糍粑去煎炸,一边翻滚一边观察颜色,直到金黄色为止。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糕点便可以出锅了。馅料是花生米的红薯糍粑,口感香脆而甜腻,馅料是麦豆的红薯糍粑,口感咸香而软滑,风味独特,各领风骚。
至于其他馅料的红薯糍粑,因各人的喜好而改换不同的馅料,那就更加数不胜数,口感各异了。
“小枫,给莫二哥送去。”,林晚枫奶奶在院子里冲着正在喂猪的林晚枫嚷嚷开了,
“哦!来了。”,林晚枫拍拍手上的污垢,走上院子,接过小篮子,揭开盖布偷瞄了一眼:~~十多只肉粽子,二十多只红薯糍粑,一小碟腊肉。
林晚枫心里嘀咕了声:~~又是老样子。
林晚枫正想喊隔壁徐明月,一抬头,看见徐明月早已提着小篮子在墙角处等他同行了。
“明月,今年你家给三哥送了啥好吃的?”,林晚枫刚跨过矮院墙,便冲徐明月嚷嚷开了。
“今年,我妈弄了一种新糕点,是从大山里摘回来一大把槐树花做的,味道挺好吃的,颜色也花里花俏的。”,徐明月和林晚枫并肩踏着崎岖不平的石阶梯,走向村尾莫三哥家,当拐过屋角之后,从上衣囗袋里掏出一只用桑树叶包裹着的糕点递给林晚枫。
林晚枫接过来,徐明月此时伸手替他提着小篮子,好让林晚枫腾出手吃糕点,揭开桑树叶,一只浅粉色的糍粑皮上嵌满了一层槐树花的碎喳喳,还没有举近鼻子,便闻一股淡淡的,沁人肺腑的独特槐树花香扑鼻而来,小咬了一口,糯米粉的韧劲中夹杂着些许爽脆的槐树花,口感还真是好新异。
“好吃吗?”,徐明月看见林晚枫吃一口,拿在手上研究一番,吃一口,拿在手上又钻研一番,忍不住好奇地扭头问他一句。
林晚枫嘴巴里咀嚼着槐树花糍粑,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示意。
“想吃的话,呆会儿吃完年夜饭之后,我拿一些过去给你和你爷爷、奶奶尝尝。”,
林晚枫一个劲地摇头:“不要拿过来!大过年的,我不想让你挨你妈骂。我尝过了就够了。”,
听到这句话,徐明月心里的高兴劲儿一下荡然无存:“那过一段时间,等我妈带小妹回外婆家走亲戚之后,我再拿给你呗。”,
林晚枫不想因为这件小事情导致徐明月不开心,赶紧抢过小篮子:“明月,你看见没有?老莫他们几个每年都总是比咱们早一点到。”,
徐明月气鼓鼓地不服气:“那班捣蛋鬼,仗着自己家离臼米房近,每年都老是抢在咱们前面臼糯米粉,当然比咱们俩早一天来了。”,徐明月看见莫三哥家小厅子的饭桌上和地上的箩筐里堆满了各种各式的年糕,心里有点懊恼:~~今年又来晚了。
“哎呀!啥时候能让莫三哥第一次尝到咱们俩家的糕点糍粑呀?”,林晚枫一边将小篮子里面的糕点分门别类摆放好,一边冲徐明月嚷嚷了一句。
徐明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别做梦啦!老莫那班人,家里人多力量大,你再瞧瞧咱们俩个人,年年都是落在最后面臼糯米粉,不迟才怪呢。”,
林晚枫等徐明月将几种年糕摆放好之后,俩人合作,分别拿藤罩将桌子上和地地上那几只箩筐盖好,然后搬几根劈好的短木柴压住,预防被野猫进来捣弄。
“看来在莫三哥心里,过年不过年,已经没有多大分别喽。就快到吃年夜饭的时候,还在大山里面放羊。”,林晚枫一边将大门扣上,一边扭头对站在院子一旁的徐明月唠叨了句。
“小枫,我想起了一个好主意,往后咱们俩家不如一起合伙给莫三哥送一顿年夜饭,你看这个主意怎么样?”,徐明月将林晚枫家的小篮子递还给林晚枫,
林晚枫被徐明月这么一点拨,如梦初醒般一拍后脑勺:“哎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主意好!莫三哥放羊回家后,只要放进锅里热一下就可以开饭啦。这主意真不赖!明月,真有你的!就这么说定啦。”,
徐明月脸上笑开了花,两朵沁人心脾的白玉兰,既好看又香气浓郁:“那呆会儿回家跟我爸商量一下,叫他准备几碟拿手好菜。你让你爷爷盛一盘白斩鸡和一小碗调味料,然后再盛一盘米饭。我知道你奶奶每年养的年鸡又大又肥,不像我家的年鸡,年年都是瘦瘦的,一点都没有你们家的年鸡好吃。”,
林晚枫听到徐明月这么说,也笑了,如冬日里的阳光,暖人心房:“一言为定!”,
徐明月:“一言为定!”,
莫三哥家的小院子里,两个小学生在举手击掌,
莫三哥孤寂的世界里,天地万物在为他尽情欢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