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肃宗李泌同榻眠
书名:大唐仁心 作者:闲穿径竹 本章字数:3181字 发布时间:2020-11-12

柳承渊当即呼吸吐纳,将体内的儒家、道家两股真气运行周天。只在周伯庸父子对话的功夫,便已内伤痊愈。不仅如此,内力似也增长不少,原来已在不知不觉中练成了第五重礼字诀神功。

这时只见周伯庸右掌托起,随即翻掌来击柳承渊胸口膻中穴,手掌未到,灼热的掌风便已如热浪袭来,看来周伯庸这一掌是用了十二分内力,一心要置柳承渊于死地了。

柳承渊情急之下,左右手同时击出,左掌掌力中正平和,乃《仁心诀》儒门内功,右掌掌力至阴至柔,乃《阴符真经》道家内功。庙中“砰”的一声巨响,掌风相击,良久方息,周伯庸大惊,柳承渊大喜。

周伯庸惊的是自己刚才分明以一记重掌直击柳承渊腹部,何以他不但未受伤,功力反而增强至斯。柳承渊喜的是,自己不但已练就第五重礼字诀神功,还能同时使出儒家和道家武功。

一击成功后,柳承渊心想:“既然是君子和而不同,那又何必左右手分别使儒家、道家武功呢?莫不如将两种内功融为一体,同时使出,威力岂不是更大?”

正在沉思时,周伯庸又是一掌扑面而来,柳承渊立感灼热无比,犹如红炭。

柳承渊不敢怠慢,侧身闪开后,左右手同时发掌平击而出,这两掌姿势虽与刚才相若,然而内力却大不相同,并非左右掌各使儒家、道家内功,而是将体内的儒、道两股真气融为一炉,化为了刚柔并济的内力击向周伯庸。

周伯庸忙以左掌护住周身要害,以右掌格挡这股刚柔并济的掌力,饶是周庄主内功深厚,亦被掌风逼得倒退三步,差点站立不稳。

“这是甚奇怪的武功?”周伯庸惊道。

柳承渊眸子一闪:“刚刚悟到的。尚未取名,不如就叫和而不同吧。”十六名太行山庄弟子和周长林见庄主要落败,一拥而上。

柳承渊心想:“我这儒道合一的功夫也不知道威力如何,正好拿你们这些虾兵蟹将练练手。”于是要么左、右两掌分别使儒、道内功,要么同时使出儒道融为一炉的刚柔并济内功,已然收放自如,三名弟子重重地撞在墙上昏倒不起。

其余弟子持刀剑一拥而上乱劈乱砍,柳承渊掌去如风,噼啪两掌,分别击在两名弟子后脊,俩弟子不由自主平飞而出,又撞倒了两名身后的弟子。

接着是铛铛两声脆响,原来是柳承渊以手指在两名弟子手中的刀剑上轻弹了两下,指力透过兵器震得两名弟子手臂脱臼,哇哇大叫。

砰砰两响,又有两名弟子被掌风击中往庙门方向撞去,周长林当下回臂欲接住两名弟子,怎奈柳承渊这两掌内力浑厚无比,三人皆撞向庙门,轰隆一声三人随庙门一同倾倒。

只霎那间,太行山庄已有十一名弟子倒地不起,周长林也坐地动弹不得。只剩五名弟子站在周伯庸身后吓得面如土色,无人敢上前应战。

周伯庸挥手道:“一起上吧。”五名弟子这才随周伯庸一同颤颤巍巍地攻了上来。柳承渊左足轻点,飞身而起,从周伯庸身旁斜身而过。哐当两脚,两名弟子应声而倒,柳承渊又趁落地之机拂中另两名弟子穴道,紧接着以一掌爱众亲仁将最后一名弟子击倒在地。

周伯庸自问武功盖世,柳承渊居然能在其半步之内于霎那间将五名弟子制服,他行走江湖几十年,罕逢敌手,适才柳承渊斜身而过时,他出手擒拿,距离如此之近却居然失手,心下大惊。

柳承渊道:“周庄主!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今日便要杀你,以慰钱雨在天之灵!”柳承渊想到钱雨被周氏父子害死,怒不可遏,左右两掌先后击出,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刚柔并济的掌力压将过来。

周伯庸大惊之下,哪敢与其正面交锋,只好侧身闪过,聚热气于右掌掌心,斜斜挥出,试着与柳承渊掌力的偏锋一触,顿觉右臂酸麻,胸中真气紊乱,当即向后跃出数尺,左掌竖起,以防柳承渊再次攻来,右手暗暗伸到怀里,摸匕首在手欲趁机偷袭。

柳承渊当年已在太行山被周伯庸以匕首偷袭过,吃一堑长一智,此时见他右手伸入怀里,早料到他要发暗器偷袭。于是一掌允执厥中拍将过去,周伯庸避之不及,左手以灵火烈焰掌来迎柳承渊的掌力,却被柳承渊浑厚的内力震得腕骨骨折,掌风余威波及周伯庸胸口,震得在怀里摸匕首的右手一阵酸麻,胸中气息登时沉浊。

柳承渊一心要为钱雨报仇,遂将手掌高高举起,欲使杀招拍周伯庸天灵盖,结果了其性命。

周长林一跃而来,挡在周伯庸面前道:“钱雨是我失手杀死的,冤有头,债有主,你杀了我替钱雨报仇吧,我只求你放过我父亲。”

柳承渊原本怒不可遏,欲将周氏父子杀之而后快。此时此刻却下不了手,他想起了昔日与周长林、周琇莹兄妹在太行山庄射箭打猎,独孤氏为其烹饪鹿脯之景。他自幼孤苦无依,虽然周伯庸处心积虑拉拢他或陷害他,但周氏兄妹却不知情。

柳承渊能感受得到, 周长林、周琇莹是真心待他,将他视为亲生兄弟,于是心软了,高高举起的手掌亦放了下来。但转念一想:“难道就这么放了周氏父子?钱雨之仇不报了么?周伯庸老谋深算,武功高强,奸诈狡猾,今日若将其放了,犹如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周伯庸定会卷土重来,对抗官兵,届时黎民蒙难,生灵涂炭。”

想到此节,柳承渊左手一抓一扔,将挡在面前的周长林扔出一丈开外,右手一掌平平击出,这几招既快且准,力道雄浑,周伯庸虽武功高强,亦毫无招架之力。只瞬息之间,胸口、肩头、手腕、脚踝各处穴位皆被击中。

周长林大呼:“父亲!”料想周伯庸已命丧他手,却见父亲好端端地兀自站立,只是脸色显得有些苍白,似是大病初愈般虚弱无力。

正自疑惑,却听柳承渊道:“周庄主多行不义,我已将其毕生功力尽废,望其今后好自为之,不可再做伤天害理之事,否则绝不轻饶。”遂拾起掉在地上的屈伸棍,走向庙门,双足轻点,飘然而去。

柳承渊离开财神庙,蓦地里心中一酸,想起了钱雨:“她与我少年相识,身为钱柜坊的千金小姐,为了我逃婚隐居道观,等了我那么多年。我本打算陪伴她左右,护她周全。却如此粗心大意,先是让她身中剧毒,如今又害得她因为我而香消玉殒,我......我如何对得起她?”

却说光复西京的捷报至凤翔,肃宗大悦,以快马召李泌于长安。既至,肃宗道:“朕已表请太上皇东归,朕当还东宫,复修臣子之职。”

李泌皱了皱眉道:“表可追乎?”肃宗道:“已远矣。”李泌答道:“太上皇不来矣。”

肃宗惊疑地问道:“何以不来?”李泌道:“太上皇必会疑心此表乃有意试探。况且太上皇若应允,岂不成了父夺子位?”

肃宗道:“如之奈何?”

李泌沉思了半晌,慢慢道:“可请群臣再上一贺表,言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思念晨昏,请速还京以就孝养之意,则可矣。以儿欲尽孝之意请上皇回宫,方才妥帖。”

肃宗即命李泌草表。肃宗读后说道:“朕始以至诚愿上皇归来,今闻先生之言,乃悟其失。”立即命中使奉表入蜀,遂与李泌饮酒,邀李泌同榻而寝。

李泌想到杨牧之所劝,功成之后及早身退。在榻上辗转难眠,心想此时乃绝好良机,遂禀肃宗道:“臣今报德足矣,请复为闲人。”

肃宗道:“朕与先生多年来同忧患,今方收复西京,尚未共富贵,奈何就要离朕而去?”

李泌离榻跪地道:“臣有五不可留,愿陛下听臣去,免臣于死。”

肃宗将其扶起,为其披上披风道:“先生助朕平叛,功勋卓著,何以会死?快披上披风,莫着凉了。”

李泌再拜:“一来臣遇陛下太早,二来陛下任臣太重,三来宠臣太深,四来臣功太高,五来臣仕进之路太奇,此臣所以不可留也。”

肃宗道:“且睡吧,改日再议。”

李泌道:“陛下今与臣同榻而卧,犹不得请,他日在大殿之上更是无法恩准了。陛下不让臣去,是杀臣也。”

肃宗道:“不意爱卿疑朕如此,朕岂会杀爱卿邪?是以朕为越王勾践也!”

李泌对曰:“陛下不杀臣,故而臣求归。若已查办臣,臣安敢复言!且杀臣者,非陛下也,乃五不可也。陛下昔日待臣如此,臣于事犹有不敢言者,况天下既安,臣敢言乎!”

肃宗沉吟良久慢慢道:“爱卿以朕不从卿北伐,直捣叛贼老巢之谋乎?”

 “非也。所不敢言者,乃建宁王耳。”李泌摇了摇头。

肃宗叹了口气:“建宁王,朕之爱子,性英果。艰难时有功,朕岂不知之!但因此为小人所教,欲害其兄,图继嗣。朕以社稷为重,不得已而除之,莫非爱卿不细知其故邪?”

李泌道:“若建宁王有此心,广平王当怨之。广平王每与臣言其冤,辄流涕呜咽。臣今必辞陛下去,始敢言之耳。”

欲知肃宗是否肯放李泌归去,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唐仁心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