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包工头邓永毅已经在黄花所呆了一个月的时间,此时的他已经彻底弄清楚了各种各样的“仓内规矩”,甚至还参与过牢头狱霸发起的殴打新人之行为。
铁打的看守所,流水的犯罪嫌疑人。邓永毅所在的仓永远是16人,若上午有人离开,往往下午就会有新人来仓“填床位”。
离开看守所的人大部分是去了省内的各所监狱,只有极少部分的人可以凭“无罪自由人”的身份离开看守所。至少,被暂时剥夺了人身自由的邓永毅,在那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面,没有见过有人可以在看守所直接恢复自由,昂首挺胸地走出看守所大门。
至于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而离开看守所的,那段时间的邓永毅倒是听说过有一、两个。
离开看守所其实还有其他方式:
横着离开。
在一个月后的某一天清晨,仓外阴雨连绵,邓永毅很早就醒了。皆因,睡在其隔壁角落的二审死囚在那一天起得很早,二审死囚那铁链摩擦地面的声音,把邓永毅弄醒了。
某些二审死囚在死前的那一段日子其实已经表现得像一个死人:目光呆滞、脸色苍白、精神恍惚,如同行尸走肉,苟延残喘。
某些死囚却在死前表现得很豁达,这类人往往信佛,或者说,其在生命中的最后时光选择了信佛,相信存在“轮回”,相信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还有死前天天哭泣、夜夜喊冤的,死前天天洗澡想干干净净、享有尊严地离开人世的,死前想弄死某个仓内之人、重新启动新一轮刑事案件来延长生命的……
死亡临近,千人千面。
在破晓前吵醒邓永毅的二审死囚,属于“豁达型”。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朝夕相处,包工头邓永毅已经与这一名将死之人成为谈天说地、志趣相投的“君子之交”。虽然,牢头狱霸曾私底下告诫“关系犯”邓永毅,小心个人安全,不要离二审死囚太近。
一个人的生命中有时候会出现另一个人,你跟他(她)一见如故,相逢恨晚。他(她)的出现,让你觉得存在“前世”,你仿佛跟他(她)在前世就已经认识。
其实,邓永毅对今生今世所认识的二审死囚了解得不多,他确切知道的信息是:
萍水相逢、年过40的二审死囚是一名杀过人的毒贩,其人身危险性以及社会危害性极大,非死不可。
这名毒贩具有敏锐的直觉,仅仅因为一名巡仓的年轻管教(警察)在昨天多看了他一眼,他就判断出今天将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可以看到日出的机会。
遗憾的是,清晨的仓外阴雨绵绵。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哪怕是十恶不赦的大毒枭。
“邓永毅,今天看不到日出,很可惜……我在外面有很多很多很多钱,我真的不想死啊……在投胎之前,我的灵魂会保佑你的。请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你很快就能出去,很快就能洗刷你的冤情。”
七点前,被执行死刑的毒贩死囚由两名身材高壮的年轻武警押出邓永毅所在的仓。两名武警由一名五十好几的老管教(看守所警察)引领。平日吊儿郎当的老管教,今天穿得非常正规,其灰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脚上的旧皮鞋擦得乌黑发亮,腰杆挺得直直,动作一丝不苟。
年纪越大的人,对生命与死亡越敬畏。
“我走了!兄弟们!”
看着毒贩死囚最后的背影,35岁的邓永毅困惑地问自己:
“我真的可以洗刷冤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