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刘光远才又开口继续说道:“你的确适合刚势,与云瑶对战的那一次就能看得出来,如果当时你懂得凝炼剑势也不至于被动挨打。”
这话算是说到陈冲的痛处了,回想当时一战陈冲也是老脸一红,颇为尴尬。同样的修为居然被人家压着打,可见自己的战斗力真是不能看,说是徒有修为也不为过。
“不过你最后那两道剑气倒着实不俗,哪怕是剑师也不见得能做得比你更好。所以我才说你适合走剑修之路,那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出你的优势。”顿了一下刘光远又补充了一句:“起码眼下很适合你。”
听得刘光远这么说陈冲正色起来,细细地琢磨了一下,感觉有些道理。他深知当时的两道剑气的来头,眼下就算自己彻底恢复但依然缺少对战的手段,功法还未修炼,不能很好地掌控体内的灵力。法术之类的还没有接触过,不懂其中的门道,至于修真体系的一些手段更是无从谈起。虽说在内外双循环的加持下可以爆发出很强的力量,但却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可以说陈冲是空有一身力量却使不出来,这就很尴尬了。
在这种情况下用剑或者其他灵器就是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将自身的灵力释放进灵器进行作战,配合一些身法多少能发挥出一些实力。而陈冲对剑术还不陌生,剑又是常见的兵器,如此一来刘光远的建议的确可行,也算是当下最好的办法了。
“那你觉得这套剑术具体应该如何改进呢?”陈冲看了一眼手中的风啸又看向刘光远。
“剑术的改进当以凝炼剑势为目标,立其身,顺其变,化其形,明其意。”
陈冲微微点头,虽说有些东西还是理解得不透彻,但假以时日必会明了。便道:“我们无法为这套剑术匹配行功路线,而且其本身又需要拆解,所以还需着眼于其本身,是这意思吧?不过我还是不知该如何进行。”
“你之所以不知,是因为你还不理解什么是剑术!”
“剑术?”陈冲轻咦一声,关于这些东西他倒的确没有思考过,更谈不上心得体会。他看的那些典籍中也没有解释这种名词的,想来婆婆珍藏的典籍又岂会记录这等浅显之事?
陈冲此时很是尴尬,作为金丹后期的修士居然连这种浅显的问题都没搞清楚,还真是讽刺了。
“不单单是剑术,还有法术,亦是符阵术,都是术。所以你要搞清楚的其实是术的意义。”
“术?”陈冲默默地记下了这个字眼,似乎这个“术”就是不同手段之间的共通东西,定是有些意义的。
“以剑术为例,剑术之上即是剑势,剑势之上则为剑意。而剑术之下则为剑式,而剑式之下便是构成它的最基本的东西,叫做剑招。通常而言剑式与剑招会被纳在一起研究,常言道招式不分家,而剑术有八大基本招式,分别为:刺、劈、撩、挂、云、点、崩、截。这就是所谓的剑招八式。
我们所谓的剑术其实就是用恰当的方法将这些基本招式连贯起来,使之环环相扣而滴水不漏。这种方法就是术,推而广之,法术也有最基本的印式,符阵术也有最基本的符文和阵旗,同样是通过术使之得以连贯并发挥作用。”
不得不说刘光远解释得很详细了,而且陈冲也准确地把握住了其中的意思,并且举一反三道:“所以说不同的剑术其实就是那些基本招式的不同排列组合,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招式,其他那些术也同样如此?”
“的确是这样。”刘光远点头道:“所以分解剑术还得从这些基本的招式入手,抽丝剥茧,层层递进。”
“这貌似是个很复杂的过程。”陈冲感叹道。
“当然很难,有时改进一套剑术比重创一套还要困难,尤其是那些趋于完美的剑术,改进它们更是难于登天。”
“然而你却可以做到,果然是天才!”陈冲此话还真不是恭维,他知道刘光远天资卓越,剑术造诣高,他不得不服。
忽然间陈冲又想起了主上,改进一套剑术都如此困难重重,更何况改进一套完整的功法呢?陈冲很好奇这合欢派的主上究竟达到了怎样的境界。
“你别高看我,虽然我能分解出最基本的招式,但若要去掉那些柔势的部分用刚势替换还做不到,就算能拼凑起来也不完美,会留有破绽。”
“没事,慢慢来吧。”尽管陈冲心里有些失望但还是装作无所谓的样子,他可不想影响到刘光远的心情,毕竟有求于人。
“所以我需要时间,好好琢磨琢磨。”刘光远踱了几步,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又对陈冲道:“你再演示一遍给我看看。”
听到刘光远的指示,陈冲又紧握风啸立刻挥舞起来。
刘光远在一旁看着,目不转睛,眼神炯炯。同时更是神识外放,将陈冲包裹其中,仔细地观察着陈冲的每一个动作,斟酌着他那剑术中的每一招每一式。
演示完毕,陈冲收起风啸背在身后,看向刘光明,喘着粗气,似乎有些疲累。
刘光远微闭着双眼,没有说话,脑海里还在回放着陈冲挥舞的招式。
过了好一会儿刘光远才睁开双眼对陈冲说道:“看来不仅仅要改进剑术,你练剑的方式也有问题,需要改进。”
“练剑也需要改进?”陈冲疑惑不已。这套剑术他已经练了许久,堪称烂熟于心,而且每一招每一式都和陈莹莹练得一模一样,他自己也觉得很自然,不知道还有哪里不对的地方。
这时刘光远解释道:“剑修用剑有两种境界,一为‘驭’剑,二为‘御’剑,你可知其中有什么讲究?”
“驭剑不离其身,御剑不离其心。”陈冲这般回答道,对于这些东西他多少还是知道的,虽然不是很懂其中的核心思想。
刘光远微微点头,道:“你说得没错,不过你说的那是深层的含义,直观的表述则是‘驭’剑受乎于力,‘御’剑受乎于意。”
“力,意?”陈冲略一思忖倒也能准确把握其中的核心内容了,的确是直观的表述。
“在领悟意境之前,力都是掌握灵器的手段。以剑为例,它受到我们力量的掌控,既是身体的延续同样也是力量释放的载体。力的来源是掌控者,而不是剑的本身。而掌控者的力量则来源于身体的不同部位,剑虽说一直被握在手中,但其释放的力量却不是来自于手,而是来自于身体的其他部位。这就是你练剑的问题——发力点不对。发力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威力的爆发以及对剑的掌握。你虽然练得纯熟,行云流水,不过很多招式的发力点都有问题,单纯地表演练习倒也无所谓,不过真要与人对战弊端就会显露无疑。以你的方式并不能充分发挥这套剑术的威力,甚至有些招式会成为身体的负担,影响到对剑的把握,从而不能得心应手。”
刘光远很少一口气说这么多话的,可见此时刘光远是真看出了陈冲地问题所在,同时也可能是他对剑执着地一种表现吧。
刘光远的话听得陈冲一愣一愣的,一直以来都没人跟自己说过什么发力的问题,以前陈莹莹也没说过,只是单纯地教了些招式,就连这套完整的剑术也是陈冲与陈莹莹练习时学的,多少有些照葫芦画瓢的感觉。
刘光远的最后一句更是让陈冲感触颇深,在与柳阳和云瑶交过手后陈冲再琢磨这套剑术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平时练得很是顺畅,而真正交手时却不能得心应手。一直以来陈冲都觉得是剑术本身的问题,毕竟他面对的对手是修士,凡人所创之术又岂能应对?现在听刘光远这么一说陈冲也不得不醒悟,原来是自己的问题。
不过说起这发力点的问题陈冲倒也不陌生,当然他并不知道剑招的那些发力点,他想到了菜刀。要说陈冲对哪种器具最熟悉莫过于菜刀了。他对菜刀的使用相当纯熟,其中的各种发力技巧更是了然于胸。
“切靠的是手腕,砍用的是手臂,腿要站稳刀才能握得牢……”
六师兄的教诲现在想起来还是那般亲切,不自觉地陈冲又回忆起往昔的时光。虽然那时候六师兄并没有提到什么发力的问题,但细想之下也的确是那么回事儿。万变不离其宗,正应和了刘光远所言的器受乎于力的论断。
想起了跟六师兄七师兄学习切菜时的往事,陈冲又不免多思索了一会儿。同剑招八式一样,切菜的刀法也有一些基本招式,同样有很多讲究,切,片,劈,砍……直刀,斜刀,横刀等等。
不同于剑术,切菜的那些基本招式并没有所谓的术将其串通连贯起来,这或许就是陈冲将菜刀当剑使很别扭的原因了。不同的器总有着与其对应的式与术,否则便不能充分其该有的作用。当然根本原因也在于菜刀不是兵器,不需要术将那些基本招式串起来用以对敌。
心中想明白了这些陈冲问道:“那剑招八式是不是都对应着不同的发力点?”
“也不尽然,所谓的发力点并不是固定的,比如刺,它的发力点可以是双腿,也可以是腰。由于对战中要面对各种突发的状况,如果只拘泥于招式而发力那么也会为招式所累,必定会落于下风。真正的高手懂得随机应变,在剑术连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发力点,以爆发出最大的杀伤力。或者也可以说发力的本身也是对剑术理解层次的一种考量,是剑术隐藏着的要素。”
陈冲若有所思,尽管有切菜刀法进行对比但他一时半会儿也不能把握其中的要义,毕竟菜刀和剑的区别是很大的。
“要想理解其中的奥妙,单纯思考还不行,必须得靠练习,在练习中体悟方才有所得。不仅剑术如此,其他术也一样,不然各大宗门又何苦设立对战机制?修士又为何要历练呢?无非是要从交战中加深对术的理解,以求得心应手,提高境界。”
听罢,陈冲点点头,刘光远说得完全在理。
“剑术是杀人术,一切的变化都是以杀人为目的,也正是这样的目的才促成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所以……”
刘光远没有再说下去,不过陈冲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剑术是杀人术。”陈冲呢喃着这句话,忽然明白了剑术与切菜刀法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此,剑术是杀人术,而切菜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