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平静不容易
虽然马运扬即位后,大部分人都没有动,可是任何人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换人只是迟早的事情,既然换了主子,臣子就得寻找靠山,不少人都立即投奔马运扬或者巴结与马运扬关系密切的人。
但是也有不少人是绝对忠于马承华的。其中尤以内事厅和马承华直属禁军及部分仪仗司的人员最明显。
如今的内事厅已经有男女各种职员共三千多人,加上马承华直属左右禁军,马承华能够掌控的还有五千多人。
而这些人之中,内事厅的三千多人是直属内事厅的人,实际上整个晋国直接和间接归属内事厅管理的人有上万人之多。表面看起来,内事厅是一个专门培训宫中宫女侍从和打听消息的衙门,有男有女,而且还类似于培训妓女,但是实际上在马承华、崔迎彤多年的关照下,内事厅在向文芯近二十年的经营下,除了这些外,还涉及到了经商的层面,拥有了一定的武装,而到底有多少武装,只有马承华、崔迎彤和向文芯清楚。
根据向文芯的奏报,内事厅能够调动的武装共有一千二百人,装备短兵器和弓弩,虽不及仪仗司那样实力强劲,但是仪仗司是不能经商的,而内事厅还参与了经商,有自己的生意。而内事厅内的生意不仅在海山洲本土,还在保宁行省、南洋和闽州府都有。因为向文芯招募的人中,到后来是各行各业都有,并不只是培训搜集消息的人,而是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会采用。
在内事厅管理经营的各种生意中,主要是茶叶、布匹生意。而经营的最好的则是总号设在怀远府的海梦绸缎庄,在海山洲各地和保宁府、永晋府、铭英府及闽州府都有分号。
海梦绸缎庄名义上是属于内事厅的,也向内事厅贡献赋税,但实际上一个私营的产业。内事厅在其中的投资份额只占不到四成,而其余的全部归属于私人。
绸缎庄不仅出售布匹和成品衣服,还做刺绣、印染。各种布匹和颜色应有尽有,刺绣出的各种衣服十分精美,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非常喜欢。另外因为海山洲的生活和文风相较于武国比较宽松,尤其崇尚魏晋六朝风骨,所以绸缎庄还生产一些少量但十分精美典雅的魏晋时代服装,同样很受欢迎。因此绸缎庄生意十分火爆,也是内事厅的各种生意中最为赚钱的,而真正的大老板则是一个女子,名叫柳梦绮,时年二十二岁,永昌二十二年出生。
柳梦绮出身柳家,算是大户贵族,但柳家几代人已经没有显赫之人,只是专注于经商,故而家产财富是不少的。但是几代儿子仕途上都不争气。柳梦绮这一代人有兄弟姐妹五个人。长子是柳子厚,永昌二十一年出生,其次就是柳梦绮,小一岁。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分别叫柳子雄、柳子枫、柳梦蝶。三人分别出生在永昌二十三年、昭信二年、昭信五年。
柳家虽然条件好,但是兄弟姐妹和父母都没有什么好的门路。而柳梦绮的父亲柳宗宽已经年过花甲,属于老来得子得女,因此十分重视儿女的教育。但机缘让长子始终是落榜,为了家族,无奈之下只能是选择了另辟蹊径,不顾许多人的反对,在女儿十三岁时候就送入了内事厅,希望以女儿换取家族的再度崛起。
柳梦绮长的十分漂亮,向文芯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粉嫩的脸蛋儿娇媚嫣红,水润而清澈的美眸之中,似是蕴含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气质清冷,似空谷幽兰,而且非常活泼可爱,美得清新脱俗,让人移不开视线。就非常喜欢她。向文芯看到柳梦绮,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不愿意让她做些搜集打听消息的事儿,就请人教她理财学习做生意。
柳梦绮也果然不负向文芯的厚爱,学习能力很强。十八岁的时候,向文芯就让她独挡一面,经营绸缎庄,渐渐的生意越做越大。二十一岁的时候,向文芯为了表彰其功勋,专门奏请马承华、崔迎彤,授予了她等同于女官从五品的官衔和待遇,并得到了马承华、崔迎彤的亲自接见。马承华还为其亲笔提写了店名。并让张光化安排她的哥哥柳子厚(永昌二十一年生)。
张光化与马承华的关系那是众所周知的,而马运扬无论于公于私哪方面也十分尊重张光化。张光化就直接将柳子厚安排到了中书省做正八品的录事。有不少人对张光化任用私人很不满,捅到了参知政事兼吏部官张少微那里,可是张少微谁也敢惹,张光化却不敢。他深知张光化与马承华的关系不一般,还是张晶蕊的叔叔,而且是代理右相,名分、爵位、威望上都要远强于自己,也不得不作罢。
经历过此事,马承华内心始终不高兴。不过他对内事厅向文芯的忠心是非常欣赏的。而马运扬经历过此事,也深知了内事厅的能耐,但是他目下不能更换内事厅的人员,也换不动,只能是维持现状。
虽然晋公、宁阳王已经换人,但是内事厅的向文芯依然只忠于马承华和崔迎彤二人,而马承华直属的两千宫廷禁军,马运扬也不敢变动。
至于此次事件中,最突出的沈俊链,马运扬很欣赏,大力拉拢他。但是沈俊链只是对马运扬很尊重,但对其拉拢则婉拒。
七月下旬,马承华以此次事件中表现优异且婉拒马运扬拉拢的沈俊链出任宫廷右军副统领,以黄惠琪出任内事厅同知。同时“希望”儿子马运扬任命徐天远为仪仗司副都指挥使。
马运扬因为毕竟对父亲有亏欠,也就不得不答应了。
此次的事件,内事厅在向文芯的指挥下,对马承华是绝对忠心。虽然马承华已经事实上丧失了权力,但是向文芯依然忠于马承华夫妻,对马运扬的命令则是阳奉阴违。
曾经有人劝向文芯说不要过于和马运扬闹的僵了,但是向文芯不然。她说:“我本是平常人家一女子,若无大王和夫人垂爱,我一女子岂能进入仕途,又岂能手握大权。我的命都是大王和夫人的,只要二老还在,我只认他们,谁都不认。”
向文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对于手下也都是这样培训的,无论是女的还是男的,在进入内事厅的那一刻开始,向文芯都是这样要求的。故而内事厅仿佛就是一个独立王国。而如果内事厅的人不忠诚,向文芯也毫不手软。可以说在内事厅的这二十年里,向文芯已经不再是一个女人了,也快丧失了普通人的感情,她一生只认马承华夫妻,下来就是丈夫和儿女。而徐天远也是受马承华的恩惠起来的,这方面夫妻二人可以说毫无区别。
除了向文芯外,柳梦绮也感念马承华当年对自己和哥哥的恩典。
马承华交权后,虽然待遇如故,但始终感觉到非常冷清。而身边的一些人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而柳梦绮不忘马承华对柳家的恩典,主动进献从武国得来的上等锦缎一千匹,布匹两三批,以及高档刺绣二十套,用于马承华和其妻妾子女的服装打扮。另外还捐献黄金二百两、白银三千两和铜钱两万贯以及其他一些物品等。
马承华虽交权,却也不缺这些东西。但柳梦绮此时进献,却让马承华、崔迎彤内心是倍感安慰。连其侧室林静姝、林尚珍、郑萍茹以及儿女等也都非常感念,可以说柳梦绮得到了马承华和其妻妾众人的喜欢与好感。
九月中旬,马运扬下令重新讲话并拟定晋国自高祖到明宗以来的功臣配享。他认为之前拟定的配享功臣名单太过于泛滥,无法彰显真正的功勋,而且太多感情因素和个人色彩,必须重新拟定,人员总计不能超过二十人。
马运扬此令一下,许多人尤其是勋贵集团的代表都在思索,这也是一个信号,马运扬要重新洗牌。勋贵集团肯定有先辈能入选,但是原来上的人太多,必将要有被踢下去的人员。关键是要保住最大的人,要有席位。只要有席位,就意味着有影响力,而一旦缺乏了席位,就必将意味着影响力的下降,也会意味着家族的势力要衰落。
到十月底,中书省重新拟定了人员名单,并上报。
以张璇强、崔子建、杜航、曹允恭、王弘博、曹翰卿六人配享高祖马文慧之庙;
以刘愔、李绍铭、裴孝信、韦昊英、于宁清配享太宗马宪永庙;
以苏牧、马康岩、田志明、袁宪明、康元悦配享世祖马康远庙;
以崔昆泽、范希纯配享孝宗马仲云庙;
以李铭顺、杜定瑞配享明宗马若文庙;
马运扬对这份名单是满意的,全部同意。
在这份名单中,配享马文慧庙的是最容易确定的,有晋公二十故友功臣图等佐证,最好确定了。而配享马宪永庙的第一位是刘愔,也是毫无争议的。于宁清跨越了实际上是三个时代,但一生主要活动在马宪永和马海晋时代,并在马康远早期也有功勋。不过考虑马海晋在晋国的特殊尴尬地位,实际上将马海晋时代纳入了马宪永时代。而于宁清也因此成为了配享马宪永庙的功臣之末。而马康岩是配享马康远庙也是整个功臣中唯一的宗室成员,这与其特殊和杰出的巨大功勋是分不开的,也是当之无愧的。而田志明、袁宪明入选则更多考虑的是派系和勋贵集团的平衡问题,虽然其也有功劳,但和苏牧、马康岩比相差太多,即便与军功卓著的康元悦比也差距不小。
范希纯、崔昆泽配享,是早已经定下的,所以毫无疑问。马仲云时代人才不少,有功者很多,尤其不乏军功者,但是一方面由于限定了人员,另外就是如果以军功论,必将导致不平衡。而以范希纯、崔昆泽两个文臣进入,则会顺利许多了。
李铭顺是马若文在西海时代的佐命元勋,杜定瑞又是马若文时代战功最杰出和能力最强的勋贵代表,二人进入是绝对的当之无愧。
中书省对此的解释是:高祖马文慧为创建始祖,故而配享功臣人员最多,额定人员为六人。太宗马宪永和世祖马康远也是有大功于晋国的,额定人员稍次,为五人。之后的全部额定为两人,如遇特殊和巨大功勋时代,人员可略增,但不超过五人。
另外,马运扬还要求中书省对上述功臣拟定赞语,著于国史并传之后世。
此次名单出炉后,朝野的反响还算是正常的,尤其是大族层面,反应还是比较平稳的,这个名单虽然经过了只有一个多月的讨论,但实际上已经照顾到了方方面面。张崔杜田四大顶级家族都有人员入选,崔杜两家最多,有两人,但跨度时间极大。崔子建、杜航入选是毫无疑问的,毕竟是开国元勋。而崔昆泽、杜定瑞入选也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毕竟功劳在哪里摆的。此外,王、李、苏、裴、袁、范各家也都有自己的代表。而真正底层身份的也有,如刘愔、于宁清,北来人员后裔也有康元悦,西海派也有李铭顺。
另外如果就文武之分来考虑的话,高祖时代六人都有过军事生涯,都能算军人出身。太宗时代五人中,刘愔、于宁清、李绍铭是文官,但是除李绍铭是纯文官外,其余也都有军事历练。刘愔做过签书枢密院事,于宁清跟随韦昊英有过征战。而马康远时代中的五人里,苏牧、康元悦是文武兼备,做到了真正的出将入相,其余则全部是文臣。马仲云时代的二人都是文臣,但却对军人有着很强的影响与统御能力。马若文时代二人中,则又是文武兼备的出将入相之人。
而马承华知道了这份名单后,对儿子的此番作为内心上还是认同的。这的确是有利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人员的搭配上也是比较合理的,是平衡的,照顾到了方方面面,这也是事实。也就是从此事上开始,马承华对儿子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变。其实马承华的内心是愿意让这个长子接班的,只是不认同他夺取大位的做法,至少应该和马承华提前交流。只要他提出来,马承华也是可以禅位的。
而在外地的官员中,尤其是南洋的官员中,到五六月的时候也知道了海山洲的变动,但是他们毕竟天高皇帝远,无论谁主政,都上表谢恩即可了。而最麻烦的则是保宁行省的晋国官员,这里的官员和洛国的王太后、王后不少都是晋国的勋贵和宗室成员。不同于别的外姓官员,可以直接上表谢恩,他们则面临着必须要站队表态的问题,尤其是他们还手握着近三万人的一支庞大的军队。
洛国王太后马琳琅,已经五十岁。她常年生活在洛那卡,对于这个侄子马承华了解并不多,只是听说的多。而她自从当了太后之后,对政事操心的就比较少了,所以表态站队的重任主要是杜子颖、裴子邃等人的考虑了。
杜子颖是杜立阳的儿子,而杜立阳在马运扬的即位和逼父禅让过程中,不同于哥哥杜立鹏,采取了中立的立场,但更倾向于马承华。而杜子颖的提升速度很快,在他的每次提升中,马承华都给予了分外的关照,所以就内心而言,杜子颖无论是受父亲影响还是就自己来说,更倾向于支持马承华。而裴子邃,基于权衡的考虑,主张在得到消息后立即上表支持马运扬。
虽然两个人的考虑点不同,但是他们也都清楚马运扬终究是马承华的嫡长子,如无特殊情况迟早是他即位的。故而经过商议,杜子颖、裴子邃等于七月二十日才正式上表给马运扬,拥戴其即位。然而路途遥远,奏疏抵达怀远府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下旬了,马运扬看后也并无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说了一句知道了而已。但是随后,杜子颖则又拉上马琳琅、裴子邃和崔庆维,以私人身份给马承华献了不少贡品,以取两全的效果。
马承华在收到了杜子颖、马琳琅的献礼后,还是非常高兴的。这是他自从三月不得不禅位后,第一次收到大族的献礼,虽然是以个人的身份。而马承华在禅位后,来永寿宫看望他的除了向文芯外,也只有柳梦绮、张光化等寥寥数人罢了。
十月二十日下午,马承华、崔迎彤、林尚珍、郑萍茹还有七子马运凯、八子马运泽,另外还有他的三个女儿及大女婿庾道济,陪同马承华他们在永寿宫聊天。这是三月份马承华禅让后,永寿宫中家人最多的一次。而老六、老七和小女儿也是马承华的子女中仅有的未婚人员,也只有他们能陪伴马承华。而庾道济自从在三月份的朝会中,不支持自己的大舅哥,没有随同张少微等跪下附议,不久便遭到了众人的攻讦。虽然他是马承华的驸马爷,还是马运扬的妹夫,没人敢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庾道济内心不愿与一些趋炎附势的人为伍,在七月的时候索性直接告病在家,其实他才不过二十九岁而已。马承华则因为女婿的行为,对他是另眼相看,就让他和女儿常来陪自己。
就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候,门外禀报说向文芯和柳梦绮前来。
马承华:“快请她们进来。”
向文芯和柳梦绮进来,礼毕后。马承华说:“文芯,不是说了多少次了吗,你进来不用禀报,直接进来就行了。”
马承华、崔迎彤历来十分信任向文芯,视同女儿看待,自从禅位事件后,马承华更加器重向文芯的忠心,就特许他可以随时出入马承华的宫殿,但是向文芯却从来都没有利用这个特权,每次进来都要禀报,而手下们知道向文芯的特殊地位,也从来不敢阻拦。
向文芯和柳梦绮进来后,见过了马承华的嫔妃还有儿女、女婿。这些人向文芯都见过,而马承华的儿女之中,除了长子马运扬要比向文芯大三岁之外,其余都比向文芯小,也都尊称其为向姐。
柳梦绮见过马承华和崔迎彤,但其余人却都没有见过,不过听说过。
马承华将柳梦绮介绍给了自己的儿女们,说:“这就是柳梦绮,文芯手下最得力、最年轻、最能干的人,生意也做的最大。那次我给你们的衣服,其实都是她送来的。”
柳梦绮连忙说:“大王过誉了,小女子怎能担得起您如此赞誉。”
马承华:“担得起,担得起。”
林尚珍这一天正好穿的就是那身衣服,虽然不再年轻,但却仍然颇有风韵,而这身衣服她也颇为喜欢,赶忙走过来说:“孩子,谢谢你了,你是个有心之人,人又长得这么水灵,真让人羡慕和喜欢啊。”
柳梦绮:“谢娘娘夸奖。”
林尚珍:“孩子,婚配了吗?”
柳梦绮:“还没有。”
崔迎彤:“梦绮才貌双全,一定得找个好人家,你们都得给我好好踅摸啊,我喜欢她。”
这时候,郑萍茹说:“大王,六公子和七公子也都未婚,要不让梦绮做你的儿媳妇如何啊。”
崔迎彤、林尚珍这时候反应了过来,说:“对啊,我们怎么没想到啊。”
而老七马云凯、八子马运泽自柳梦绮进来后,就已经有些眼神跑偏了,他们二人已经为柳梦绮的美貌所倾倒了。
崔迎彤、林尚珍立刻拉着自己的儿子给柳梦绮介绍,三人算是认识了。
转眼间,一个正宫王后和侧室妃子都仿佛成了媒婆了,不断说自己儿子的好话,希望柳梦绮能看对自己的儿子。而这让在场之人都觉得十分搞笑,柳梦绮也觉得非常尴尬。
马承华看着很好笑,也看出了柳梦绮的尴尬,咳嗽了一声,然后说:“行了,你们都别说了,让梦绮多么为难啊。”
崔迎彤、林尚珍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二人也上了年纪,何况眼前不是亲人就是熟人,也都无所谓。
马承华这时候说:“梦绮,萍如刚才说的虽说有些玩笑,但还是有道理的。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啊,我的这两个儿子,本质上都不错,你也很漂亮很能干,我不强求你们任何一个人,你们就当做是朋友,平时也可以多来往。你如果觉得进宫不方便,他们也可以去找你。”
柳梦绮:“大王错爱小女子了。”
马承华:“好了,你们年轻人的事,你们自己看,今天我高兴,也好不容易这么多人,晚上都在这一起吃饭。”
马承华随即吩咐准备晚上的膳食。
入夜后,十多个人一起在永寿宫吃饭,非常的高兴和欢快,这段晚宴也持续了约近三个时辰,直到深夜的子时,马承华的儿女们才回去。马承华也很久没喝酒了,这一晚上则喝了不少酒。而这些人之中,如果论喝酒的话,庾道济最能喝,马云凯次之。
柳梦绮别看是个女子,酒量也是不可低估的。其余之人也都有一定的量,但是比较少喝。而晚宴中,马运泽则喝的最少,他一直在想尽办法注视着柳梦绮。
宴会过后,众人离去。林尚珍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儿子马运泽,马运泽立即心领神会,主动将向文芯、柳梦绮送回家中。二人推辞,马运泽说:“向姐,柳姑娘,今晚这里的男人中,我是最小的,我也没喝多少,你们都喝了不少,我理应送你们回去。”
林尚珍:“文芯,让他送你们吧,夜深了,有个男人送你们,我们也放心,大王、姐姐(崔迎彤),你们说呢啊。”
马承华:“是,让他去送你们吧。”
向文芯:“好吧,梦绮,走吧,有劳公子了。”
柳梦绮:“谢大王、娘娘了。”
马运泽:“向姐,哪里的话啊。”
随后不久,马运泽先将向文芯送回府中,然后送柳梦绮。
当车中只剩下马运泽和柳梦绮的时候,马运泽和她闲谈了几句,柳梦绮也全部接应,但还是显得有些尴尬。
不一会儿,车架到了柳梦绮的门前,柳家的人已经在门外等她了。有她的父亲柳宗宽和妹妹柳梦蝶,还有三弟柳子枫,柳子厚则在家照顾母亲。
柳宗宽知道最了解女儿,女儿平常虽也有回来的晚的时候,但这一天分外的晚,而且他派人去了绸缎庄,下人说柳梦绮一天都没有去绸缎庄,就知道必然是内事厅有人叫去宫中了。柳宗宽虽然不入仕,但也知道时下的一些形势,就一直未睡,在等女儿。
当柳宗宽看到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在柳家门前停下来的时候,柳宗宽知道是女儿回来了。
马运泽和柳梦绮下车后,柳梦绮连忙向父亲和弟弟、妹妹介绍说:“父亲,这是大王的儿子、晋公的弟弟马运泽。”
马运泽也十分有礼貌地向柳宗宽行礼说:“晚辈见过老人家。”
柳宗宽等连忙跪下说:“不知公子送小女归来,恕罪、恕罪。”
马运泽连忙扶起来说:“晚辈不敢,不敢。”
柳宗宽:“请公子进寒舍歇息。”
马运泽:“晚辈不敢,如今天色已晚,我还要回去侍奉父母,就不进去了,改日再来。”
柳宗宽:“公子请便。”
马运泽只与柳宗宽言语了几句,但也看到了柳梦绮的弟弟和妹妹。柳梦蝶虽然不及柳梦绮漂亮,却也是大家闺秀,长的也是很漂亮的。
柳梦绮回家后,柳宗宽询问了她,柳梦绮也一一如实禀报了。弟弟和妹妹终究是年轻,觉得这是好事情。而柳宗宽和长子柳子厚则觉得不一般。
柳宗宽:“子厚,你是长子,又在中书省做录事,虽然品级低,但却是权力中枢,你怎么看啊。”
柳子厚:“看得出来,八公子是喜欢妹妹的,而且听妹妹一说,七公子也喜欢妹妹。这对妹妹而言是好事,虽然七八公子不主政,但是毕竟是晋公的亲弟弟,是安宁王的亲儿子。能嫁入公族,对我们而言确实是好事。可是两个公子同时喜欢一个女人,这可有些难办啊。”
柳宗宽:“女儿啊,你聪明漂亮,你也和向文芯接触的多,知道朝中的事情是十分复杂的,两位公子喜欢你,这是好事,但你也要注意啊,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能乱来,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柳梦绮:“父亲,大哥,我知道了。”
老三柳子枫则说了一句,他说:“他有两个儿子未婚,爹,你不还有两个女儿未嫁吗,一人一个,不就好了吗。”
柳宗宽:“小孩子家,别乱说话。”
柳子枫:“我怎么乱说了,大姐漂亮,小妹也不错啊。你没看见啊,刚才八公子也看了好几眼小妹啊。”
柳宗宽:“好了,不早了,都去休息吧。”
次日,马运泽进宫去找林尚珍,说了昨晚的情况,还跟母亲说:“母亲,我觉得七哥也喜欢梦绮。”
林尚珍:“我看出来了,柳家昨天你看了如何啊。”
马运泽:“昨晚她父亲、小弟和小妹一直在门口等她。据我打听,他还有一个大哥,不久前在张相的安排下去中书省做了个录事。”
林尚珍:“这个我知道,叫什么来着,哦,对,叫柳子厚。听说还是有些才能的,但是屡次考不中。因为梦绮和向文芯的关系不一般,加上梦绮不久前主动进献,你父王就让张光化给他安排了。”
马运泽:“这就对了啊。”
林尚珍:“你喜欢梦绮吗?”
马运泽:“不瞒母亲,真心喜欢,类似于一见钟情啊。不过七哥也喜欢,七哥文才不错,但比较腼腆,可是他毕竟是我的哥哥,我不能和自己的哥哥抢女人啊,这传出去也不好听啊,何况他毕竟是嫡子啊。”
林尚珍:“这确实是个问题,老七这孩子,内向,是个好孩子,他是不会明说的,可他娘就麻烦了。我这几年和王后相处的挺好,如果因此与她发生不快是有些不值啊,难办。”
马运泽:“哎,事儿都这样赶上了。”
林尚珍边踱步边思考,突然说了一句,说:“你刚才说柳家还有个女儿,是吗?”
马运泽:“是啊,叫柳梦蝶。”
林尚珍:“长的怎么样啊,年龄多大啊。”
马运泽:“年龄应该比梦绮小个两三岁吧,长的也不错,虽不似梦绮稳重,但看着感觉很活泼。”
林尚珍:“我有办法了,或许可以一试。”
马运泽:“母亲,什么办法啊。”
林尚珍:“你猜啊。”
马运泽想了想之后,说:“莫非是让我们兄弟娶她们姐妹啊。”
林尚珍:“是,你说如何啊。”
马运泽:“这似乎有些......”
林尚珍:“这有什么啊,当年裴孝安、裴孝信兄弟不也是同时娶了孙敏迪、孙敏薇吗,那不也是兄弟娶了人家的姐妹啊。”
马运泽:“话虽如此,可是......”
林尚珍:“你放心,这事儿娘来办,你听着配合就好了。”
马运泽:“好吧。”
林尚珍:“你现在的任务就是打听她们姐妹和兄弟及父母的一切消息和爱好,投其所好,但是不能俗套。柳家几代都没有出仕了,柳子厚如今做八品官,有些低,你可以从此下手,但却不能让人看出来。”
马运泽:“儿子明白了。”
正当林尚珍开始为儿子婚事操心准备的时候,女儿马雅琳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对方就是柳家的人,是柳家的长子柳子厚。他们认识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从昭信十八年就认识了,但是开始马雅琳对他并无什么特殊感觉,但是渐渐相处时间长了,马雅琳也日渐喜欢上了柳子厚。而柳子厚喜欢上了马雅琳,家人也只有柳宗宽知道,但是柳宗宽开始也不抱希望,直到今年夏天才感觉到有了希望。
十一月初,马雅琳和柳子厚将此事分别说与了自己的父母,双方父母均无反对的意见,就定了下来,准备在昭文元年给二人正式完婚。
林尚珍没想到自己光想着儿子,却疏忽了女儿已经嫁给了柳家人。马运泽突然感觉到人生就是如此,自己喜欢的人竟然是未来姐夫的妹妹,以后是该叫姐夫还是叫大哥呢,哈哈。不过正因为如此,林尚珍觉得撮合自己的儿子与老七和梦蝶的事儿反而更好办了。
在昭信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也是小年前。林尚珍请马承华和崔迎彤将柳家人请来宫中做客。有马承华、崔迎彤、林尚珍、孙华迪、马云凯、马运泽、马雅琳、马雅丹,还有柳宗宽夫妻及五个孩子,总计十五人。
柳宗宽能受邀参加马承华的私人宴,是非常高兴的,但是也知道这顿饭是不好吃的,却不能不去。
这一天中午,宴会如期开始。整场宴会上,柳宗宽的妻子颜氏身体不好,很少说话,全是柳宗宽再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林尚珍开始步入了主题,她也是壮着胆子说的。
林尚珍:“柳先生,我女儿与贵公子已经订亲,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的儿子也喜欢梦绮,大王也喜欢。我们可否亲上加亲,你看如何啊。”
柳宗宽知道这是避免不了的,他已经有所准备了。说:“承蒙大王、娘娘厚爱,犬子能与公主订亲,柳某已经诚惶诚恐。小女虽然长的不丑,但毕竟年轻识浅,不敢与公子匹配,还望娘娘见谅。”
之后,林尚珍一直在拐弯抹角的要撮合,柳宗宽则是一直婉言拒绝。马承华一旁在看,明白了林尚珍是在为马运泽说亲。
崔迎彤说:“妹妹,都说娘疼儿子,你怎么还巴不得儿子赶紧另立门户啊。”
林尚珍就在等崔迎彤说,这样她才好开口。
林尚珍没有接崔迎彤的话,反而对马运凯说:“老七,你看梦绮、梦蝶两姐妹谁更漂亮一些呢。”
马运凯:“姨娘,你让我怎么说呢,两个都很漂亮啊。”
马运凯生性内敛腼腆,最怕的就是这种场面。如今林尚珍这么一问,让他十分害羞。
林尚珍:“老七,这么大了还害羞啊,说吗。”
马运凯没办法,只能说:“依我看,梦绮大方稳重,梦蝶年轻活泼。”
马运凯只能这么说,而且也符合两人的实际情况。
柳梦绮、柳梦蝶:“公子过誉了。”
马承华很明白林尚珍的意思,也知道七子、八子都喜欢柳家的这对姐妹,尤其是柳梦绮,但是柳梦绮只有一个人。
马承华开口了,说:“好了,都不用拐弯抹角和端着了。我就给你们说吧。运泽喜欢梦绮,这已经几个月了,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了。运凯生性内敛稳重,需要找个活泼的人互补,梦蝶倒是合适的人选。”
林尚珍:“还是大王圣明啊。”
崔迎彤也说:“你就这么定了啊。”
马承华:“是,我忍受不了你们这场合了,直接给你们定性吧。今日就算是老七、老八的初次订亲宴吧。”
柳宗宽:“大王,老朽不敢啊,臣万万不敢啊。大王对老朽家人的厚爱,老朽铭记在心,但是一家五人,三人与公室联姻,老朽是万万不敢啊。”
孙华迪:“柳先生,您是怕树大招风啊。”
柳宗宽:“这,是。”
马承华:“有我做主,你什么也不用怕。自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何况他们年轻人都彼此相互喜欢,怕什么,不怕。明年让他们三对一起完婚。”
马雅琳:“父王,这是不是得和大哥说一声啊。”
马承华:“我是他爹,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他是长子,此事也得听我的安排。”
马承华自从交权后,经常不高兴,唯独对向文芯、柳梦绮这家人很赏识,所以他力主两家联姻,也有向长子表示不满的意味。
柳宗宽还想再拒绝,但是知道这已经无能为力了。在别人看来,这是无上的荣耀,可在他看来,这既是荣耀也是隐忧。但是马承华金口一开,已经无法拒绝,再拒绝就是是不给面子了,反而更不好了。
昭文元年的春节,永寿宫内大宴。
马运扬本应该居中,但是妻子张晶蕊则建议让祖母黄傲英居中,这样尊敬长辈,免的人们非议,马运扬同意了。
故而在这一天的宴会上,已经九十六岁但身体还可以支撑的黄傲英居中,左右两边分别是马承华和马运扬。而马承华的舅舅黄澄泽小黄傲英两岁,也在主台上就坐。除宗室之外,还有勋贵元老大臣和中书、枢密院和参知政事以上的官员。柳家作为马家的准亲家,也得以参加此次宴会。而且位置还比较靠前,与田家相对应。
在宴会上,黄傲英知道儿子与孙子的矛盾,就很少说话。
马运扬大体说了下情况后,就请父亲马承华说。
马承华:“我没什么好说的,我已经是个闲人了,只说家事,国事找他去,也不要在今日说。”
马运扬:“是。”
马承华:“我今天先向大家祝贺新年,下来就是宣布几件婚事的。一是女儿马雅琳与柳子厚,二是老七马运凯与柳梦蝶,三是老八马运泽与柳梦绮的婚事。我已经定下了,他们三对都在一天办,就在今年的八月二十日,那一天是个好日子。也许你们会说我为什么都选择了柳家,也肯定会有人进行各种猜疑。我要说的是什么也没有,他们是真心喜欢,他们倒是想得多,瞻前顾后,怕这怕那的,但是我觉得怕什么呢,只要喜欢就好。好了,我今天就当是通知各位了,希望到时候你们都来啊。”
马运扬是听的极为别扭,父亲嘴里的怕这怕那就差点名是说自己了。其实马运扬对几个弟弟、妹妹的婚事都是清楚的,他也并没有表示太多的反对意见,只是觉得要在同一天举行有些太过于惹人注意,希望错开,但即使这样,也招致了父母的反对。而作为马运扬首席参谋和身兼参知政事与吏部官的张少微更是极力反对马家与柳家的婚姻。一旦两家联合,必然溜须拍马柳家的人就会多起来,会影响他在吏部乃至中书省的地位。可是他是外臣,不能插手公族的事务,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虽然极为别扭,马运扬还是不得不带头同意并表示祝贺。而大臣之中,事实上卸任的凌淮智和右相张光化最先代表大臣祝贺,谢宣明次之。张少微也不得不表示祝贺。
这场宴会,让柳家很长脸,但是这也无疑将柳家推向了风口浪尖上。
正月过后,柳宗宽多次叮嘱儿女一定要万事小心谨慎,推掉各种不必要的应酬,避免有什么把柄被抓住,尤其是那个活泼的女儿柳梦蝶,她最年轻,也最活泼,也是最不安定的因素。
从正月到八月,户部和公族府、宫苑府都投入了紧张的准备之中。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八个月,他们也知道这三场婚事的意义,分外小心和谨慎。
操办婚事是他们的事情,马运扬则要思索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