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二审郑、何,清流乱斗(下)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76字 发布时间:2022-02-22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三集

 

面色憔悴的郑泌昌、何茂才戴着手铐脚镣缓缓走上正堂,赵巡抚不屑地喊了句“跪下!”,身后衙役不由分说便将二人推倒在地。半个月前初审的时候,大堂上好歹还有个板凳,让郑泌昌坐着交代问题,如今看着自己满身的刑具,再瞟一眼一脸倨傲的赵贞吉,匍匐在地的郑泌昌心中不由闪过一丝绝望。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事到临头郑大人反而想通了,颇有几分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觉悟,到了这番田地怕又有什么用,横竖是个死,还不如破罐子破摔,和这群清流周旋到底,说不定还能拼条生路出来。

 

跪倒在地的郑泌昌喘息了片刻,用微微发颤的双手撑了撑地,毕竟年老体衰再加上一身刑具拖累,却是站不起来了,便扭过头望着何茂才缓缓说道,“茂才阿,你我还未定罪,尚属革员,理应起来回话。来,扶我一把。”似乎是被郑泌昌那坚毅的眼神叠了层buff,何茂才双眼也回复了几分光彩,双手用力搀起了郑泌昌,两个人挺直腰杆直立在大堂正中,颇有几分革命义士宁死不屈、宁折不弯的架势。郑泌昌毫无畏惧地直视着赵贞吉,平静地说道,“赵大人,皇上的旨意上是不是要我们戴着刑具受审?如果没有,请给我们去掉刑具,设座问话。”不得不说,大明的犯罪份子,气焰实在是太嚣张了,面对煌煌圣谕还有满屋子的审案官员,对于自己的罪行不但没有丝毫悔意,居然还敢高喊人权待遇,实在是冥顽不灵。

 

赵贞吉根本就不屑回答郑泌昌的问题,扭头直接问谭伦,“谭大人,你说呢?”赵巡抚刚才就声明了,“审案的事情我就不能细问了”,案子既然由谭伦领办,那小到要不要“设座”,大到这案子该怎么审,自然都是谭大人说了算,这才是甩手掌柜的应该有的风范。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谭大人身上,谭伦满腹牢骚、面色铁青,此时却不得不表态,只好把一身的邪火都发在了郑、何身上。“圣旨上当然没有让你们戴不戴刑具的旨意。但你们想知道皇上是怎么看你们的,我可以念几句旨意给你们听。”说罢谭大人站起身开始背诵圣旨,“上谕,“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换干洗湿...”,郑泌昌,你不是问皇上要不要你戴刑受审吗?旨意你听到了,对你们这些巨蠹,皇上想宽容你们,苍天也容不得你们!”说到此处,谭大人用力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跪下受审!”

 

谭大人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贪污腐败分子实在是太多了,堂下站着俩官场婊子,堂上还坐着一位官场茶艺师,没一个让人省心的。这么大的案子,天大的干系,赵巡抚轻轻一句话,就推给谭大人一肩挑了,赵巡抚如今无耻的模样,颇有几分谭大人当初在五狮山下撂挑子给高翰文时的风采。这人都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同行之间才是真的冤家,最看不起清流的,恰恰就是清流自己。谭大人对赵巡抚心怀不满,倒霉的确是郑、何二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郑泌昌无奈地看了一眼何茂才,撩起衣袍再次跪了下去。郑泌昌人虽然跪了,但总还是要撂几句狠话震一震场子,这就叫倒驴不倒架,“落在你们手里,无非一死而已。可各位大人不要忘了,我们的案子皆因织造局而起,杨公公不来,织造局不来,不知你们要我们招什么?”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郑大人话虽然说的硬气,“无非一死而已”,可这人只要还活着,总免不了困兽犹斗一番。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事到临头郑泌昌唯有搬出自己真正的靠山,让眼前这群清流有所顾忌、知所进退才能活命。这个时候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也顾不得那许多了,趁还有口气儿在,把该说的、不该说的一气儿全说了才是上策。旁边的何茂才也如梦方醒般地随声附和道,“案子审到朝廷,杨公公也应该出来帮我们作证。赵中丞,你们如果偏袒,朝野自有公论!”眼见今晚形势不对,郑、何二位当机立断,谁也不再藏拙,案子还没开始审呢,一上来就直接甩大招,隔空召唤织造局的杨公公。这就好比斗地主,地主第一手才出了一对儿三,农民就直接甩王炸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农民下一手是一大串儿飞机,能直接干地主一个春天呢。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此时此刻郑、何二位竟然还指望杨公公站出来帮他们辩冤,这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尤其是何茂才这句,“你们如果偏袒,朝野自有公论”,听了让人分外心寒,何大人似乎很担心天网恢恢,不小心就漏掉了杨公公。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浙江三个好基友,奈何桥边手拉手,也许这才算是个正能量、大团圆的结局。犯罪分子气焰嚣张,谭大人也不失时机地跳出来煽风点火,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一本正经地开始挑事儿,“中丞,你是主审,钦犯如此顽劣,中丞应该有个态度。”赵巡抚想当甩手掌柜的,谭大人又岂能让他轻松如愿,主办、领办,一个想撒手不管,一个死拽着不放,一个说“我就不能细问了”,一个讲“中丞应该有个态度”,正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最后鹿死谁手,还得看各自后台。

 

谭大人要赵巡抚给个态度,赵巡抚云淡风轻地朝堂下扫了一眼,扭过头冲着朱七问了一句,“几位上差,是否请杨公公出来和他们见一面?”没有态度就是赵贞吉的态度,审案是你谭伦的事儿,犯罪分子如何气焰嚣张、冥顽不灵,关人家赵巡抚鸟事,再说了郑、何二位不就是想瞻仰一下杨公公的风采吗,让他们见就是了,何必这么上纲上线的。郑泌昌问赵贞吉要设座,赵贞吉扭脸问谭伦“你说呢”,谭伦问赵贞吉要态度,赵贞吉扭脸问朱七,“能不能把杨公公请出来”,这就叫顾左右而言他。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理学之臣算是把传统太极拳中的接、化、发三招,练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朱七只不过是学历低,不代表人家傻,早就说了主意全让姓赵的他们拿,只见锦衣卫四人全如老僧入腚一般,一个个的眼观鼻、鼻观心,只要不扯到道长和宫里,一律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赵巡抚闹了个没趣,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急忙用力一拍惊堂木,喊了声“带杨金水!”郑、何二位转过身,只见头发花白、呆若木鸡、一脸痴笑的杨金水被绑在椅子上,让四个太监抬了进来,三个好基友、一个坐着、两个跪着,总算是团聚了。大堂之上一片沉默,郑泌昌慢慢转回身,忽然止不住地仰天狂笑,夜半三更郑大人这笑声简直如鬼哭狼嚎一般,听了让人心里发毛。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刚才郑泌昌还在叫嚣说,“我们的案子皆因织造局而起,杨公公不来,织造局不来,不知你们要我们招什么?”现如今不仅杨公公来了,织造局前后两任堂官都座在大堂之上,求锤得锤,郑大人你可满意了?

 

人生的大起大落来的总是这般猝不及防,郑泌昌刚才还意气风发地扔出了一对王炸,结果牌一出手才发现,甩出去的竟然是两张大王,四周投来关爱智障般的各色目光,就好像此刻痴呆的那个,不是坐着的杨公公,而是跪着的郑大人一样,简直荒谬至极。正如《国际歌》中唱的那样,“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实现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此刻的郑泌昌终于不再心存侥幸,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要想活命,只能靠自己了。片刻之后郑泌昌方才止住笑,眼中闪过一抹狠厉,冲着赵贞吉揶揄地问道,“请问赵中丞,杨公公是不是和我们一起受审呐?”郑大人你可能想多了,要不是你跟何大人嚷嚷着非要见杨公公,赵巡抚也不会特地把杨公公给请过来,也就是让你们三个好基友最后再见一面,多少算满足你一个遗愿,何况如今这世上除了道长他老人家,已经没人能审的了杨公公了。

 

面色铁青的赵贞吉将郑泌昌视作了空气,吩咐衙役将杨金水即刻押送京师,杨公公就这么华丽的退场了,临走时嘴边还挂着一抹邪魅狂狷的痴笑,端的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此时郑泌昌双眼风光、嘴角含着一抹冷笑,自顾自地大声说道,“好!好手段!我们的案子因沈一石而起,沈一石一案因织造局而起,你们现在把织造局撤走了,案子自然就落在我们身上了,好!”郑泌昌心思缜密、逻辑清晰、眼光毒辣、人情练达、有胆有识,仅凭一点蛛丝马迹,就把道长的旨意猜了个七七八八,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此优秀的中流砥柱竟然沦为炮灰,白白折损在了浙江这片修罗场,可见严党气数将尽,大厦将倾已非人力可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